历史故事

错过机缘,大学者遗憾终身!

郑念行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明代大学者朱国桢在他的《涌幢小品》一书中写道:

我四岁的时候,见到一位和尚,身高约有八尺,方脸盘,大耳朵。他口中总是喃喃自语,别人听不懂他到底在说些什么。

有一次,他从南栅的栗树桥来,经过我家门口时,一群小孩跟随着他,向北走去。此僧号称“傻和尚”。

冬天他到河里洗澡,很久才从河里出来,出来时全身热气腾腾,蒸气好像云雾一样。当年我很小,曾经坐在他肩膀上,手摸着他的头顶,顽皮地用小拳头打他,他也不发怒。但是他一经过贵人家门口时,便大声漫骂。最初人家还能容忍,时间一长,贵人家忍受不了他的侮辱,便命仆人打他。和尚盘腿坐在院子里,让他们痛打,皮肉却一点儿不受损伤。

贵人家只好把他放出去,他出去以后又骂。反复多次,实在没有办法,便把他关在一间屋子里,不给他饭吃。

大约关了半个月,人们再偷偷地去看,只见他正在关闭的房子里静坐,慢慢的呼吸吐纳。也有的人偷偷给他枣吃,给他水喝。

又过了十天,贵人感到非常后悔,向他陪礼道歉,并答应为他修建寺庙。没有多久,这个和尚便不见了。听说他题了两首诗在墙壁上。当时我因年纪小,不能把他题写的诗记录下来,更没有能够拜他为师。到现在还认为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什么时候我能够再遇见这位和尚,跟着他进山修行,脱离苦海呢?

以上是朱国桢所写文章的完整内涵。

朱国桢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曾任礼部尚书、文渊阁学士、太子太保和内阁首辅等职,先后撰写过《皇明史概》、《大政纪》、《开国功臣传》、《逊国臣传》、《涌幢小品》等。是当时的一位政要,也是一位大学者。为人正直。他从自己一生的经历中,悟到:富贵荣华只不过是短暂的吉光片羽,转瞬之间,就飘逝而去。唯有修行,才能永远脱离苦海。他的这一体悟,十分珍贵。值得人们思考。

(事据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
转载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少时勤奋好学,十三岁即有文名,二十岁中进士,授校书郎,后升任监察史里行、礼部员外郎。他凭自己的经历及观察所得,写出《种树郭橐驼传》一文,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指出,这也是养人的道理,为官治民者,不可“好烦其令”。文传千载,熠熠生辉,极富社会意义。
  • 睡莲
    唐代的沈嘉会,在太宗贞观年中任校书郎。因为犯事被发配到兰州,思归之心十分迫切。每天早晚,常常向东拜祭泰山,希望早日能活着回到那里。
  • 有一个山西富商,住在京城信成客店里,衣着、跟随的仆人和马匹,都很华丽,他这次进京的目的是:将要按照当局的有关规定,花钱买官当。
  • 刘鄩认为晋国的军队都在魏州,晋阳一定空虚,打算用奇计袭取晋阳,于是暗中率领军队从黄泽西进。晋军奇怪刘鄩军队好几天都没出来,寂静无声,便派骑兵去侦察,只见城中没有烟火,但却不时出现旗帜顺着城堞来回走动。
  • 清朝乾隆年间,两江制府(官职名)黄太保巡查到了镇江府。船刚在京口靠岸,他脖子上挂的极为珍贵的串珠,便忽然不见了。他大吃一惊,命令地方官员严加搜捕,限一个月内将串珠交出来。县官接受了命令,回去就叫差役四处搜查,但是一点踪影也没有。眼看一月限期将到,催逼、鞭打的办法都用了,也不起作用。县令苦思冥想,束手无策,便离开县衙,微服私访。
  • 后梁帝下诏,命令吴越王钱镠大举讨伐淮南。钱镠(音流)任命节度副大使钱传瓘为诸军都指挥使,率领五百艘战船,从东洲出发攻打吴国。吴国派遣舒州刺史彭彦章及副将陈汾抵御吴越军队。
  • 曹州(今山东曹县一带)人于令仪,原来是个以贩卖货物为业的小商人。他为人宽厚,从不欺骗人,晚年时家道殷实富足。
  • 契丹王召韩延徽来,与他谈话,非常喜欢,于是让他做自己的主要谋士,一举一动都要征求他的意见。韩延徽开始教契丹人建立幕府,辟置僚属,修筑城郭,建立城市里巷,用来安置汉人,让他们都有配偶,开垦种植荒田。
  • 明代山东东阿县有个叫侯钺的人,他少年时家境贫寒,全家只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他虽是贫苦人家的子弟,可生的眉清目秀,体貌端庄,尽管年纪不大,却通情达理,见识不凡。父母对他也格外钟爱,从小便让他读书识字,吟诗作文。这侯钺在读书识字之余,对画画十分感兴趣,一有时间便画画,父母也从来不加限制。
  • 沈起凤有个叔叔名叫沈鸣皋,字楚鹤,任直录保定府太守。他管理下属,治理民众都很严历,总是坚决贯彻上级的旨意,因此在当时的官场上便有了“能吏”之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