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砍柴:黑牢指定死因“暴病而亡”

十年砍柴

人气 18

【大纪元4月11日讯】《水浒传》中有这么一段,写武松被刺配到孟州的大牢里。这位当初景阳岗打虎扬名立万,当过一县巡捕都头的英雄虎落平阳,监狱里的老犯人提醒他准备常例钱孝敬管牢房的公差,武松倔强不听,众囚犯劝他道:“好汉,休说这话!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如何不低头,只是小心便好。”

有狱友向武松详细地介绍黑牢的差人如何将犯人折磨致死:“他到晚,把两碗干黄仓米饭来与你吃了,趁饱带你去土牢里,把索子捆翻着,藁荐卷了你,塞了你七窍,颠倒竖在壁边,不消半个更次,便结果了你性命,这个唤做‘盆吊。’”“再有一样,也把你捆了,却把一个布袋,盛一袋黄沙,将来压在你身上,也不消一个更次,便是死的,这个唤做‘土布袋’。”

这段文字我读得毛骨悚然,我想狱卒如此整死犯人,是因为尸体看不出外伤,那时候也没有现代解剖技术,可以“暴亡”做交代。──不过即使有现代解剖技术,也保不齐结论是:心脏病发作。

我原以为文学作品的情节,多是想像,等到我读明朝的史料时,我才知道施耐庵所写黑牢里的细节,是来源于现实。明朝一些笔记记载当时狱卒对待犯人,和《水浒传》里完全一样。《明通鉴》写东林党人杨涟被阉党迫害,抓进大狱,狱卒奉命用“土囊压身”结果了杨的性命。东林诸君被害死在大狱里,对外的说辞无一不是:“暴病而亡”。

好端端的人,进了监狱暴病而亡的概率那么高,我想哪怕是白痴也不相信这样的说法,一定认为是在监狱里遭受折磨而死。中国古代监狱之黑暗,从秦汉到清代,记述下来的文字很多,但被记述下来的只可能是黑牢的冰山一角。汉代名将周勃被冤入狱,饱受狱卒凌辱,感叹道,我曾率领过百万大军,竟然不知道狱卒如此之牛!一个人入狱,生死系于狱卒之手,那么品级再低的小吏,比大将军确实更威风,大将军也要根据军法来惩处手下人,而狱卒收拾囚犯的自由度大多了。监狱黑成为了中国一种历史经验,那么弄进大牢后首先用钱打点,便成为历朝历代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不但小老百姓,达官贵人也不免如此。明末李清在《三垣笔记》中载,“傅司马宗龙以复疏拂上意下狱,入门即索钱,及行至‘天下太平’一门,钱尽,监门者闭不使入。宗龙徬徨门外,俟续取钱至方入。又原任谢少司马器光,下狱,为牢头索诈不成,被击数掌。”兵部尚书和侍郎进了监狱,也要拿钱开路,无钱照样要被狱卒殴打。

因此,没钱的穷人,进了大牢,被“暴病而亡”的概率比富人要高得多。当然,这条规律不适用于政治斗争,像杨涟这种反对当权者魏忠贤的官员,哪怕品级再高,银子再多,同样会被“暴病而亡”。

既然历朝历代的人都知道大牢之黑,知道“暴病而亡”是说谎,为什么这个黑牢指定死因被一代代监狱管理者坚持,面不改色心不跳地重复几千年?那是因为权力是垄断的,官员只向上负责,老百姓是被看管的牛羊。权力垄断是黑狱产生的根源,权力被垄断,黑狱中的人必然缺乏救济渠道,黑狱外的人即使不相信“暴病而亡”的说法,官家也不在乎。因为,只要不惊动朝廷,上司问罪,你不相信,又能把人家怎样?

不过古代有关黑牢的文学作品或史料中,折磨囚犯的多是狱卒亲自动手,想必当年没有多少条禁令,所以不用狱卒指使犯人中的牢头,来收拾不孝敬银子的新犯人。而且,古代管牢房的人创新能力很不够,几千年来还是沿用“暴病而亡”四个字,不知道其实可以有更多有创意的解释,比如死于“青壮年猝死综合症”、“躲猫猫”、“做噩梦”等等。

──转自《十年砍柴博客》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十年砍柴:局长杀猪和皇帝卖肉
看到地狱时就晚了
欧巴马下令关闭关达那摩湾监狱 禁刑求逼供
情人节将届  资安业者吁提防电脑病毒肆虐
纪元商城
这种肥皂不会耗损 永远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里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这种杯子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个被捕
这些亚马逊好物 让你生活品质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