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颖:评论的杀伤力只限于杀伤作者自己?

曾颖

标签: , ,

【大纪元4月13日讯】新疆“阿凡提评论”的主编王大豪在一篇评论中质疑当地教育部门在小学生中推行“背诵领导名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此新闻因触及当下社会文化中敏感的神经,而引起全国各大媒体的跟进报导和转载。这种在领导们不需要光亮的时候把聚光灯引过来的行为自然引起一些人“不高兴”,而他们不高兴的直接结果,便是爱憎分明地端了评论作者的饭碗。如同某些人的“被自杀”那样,他是“被主动辞职”的。

辞职后的王大豪4月7日里的一篇帖子上自问:“我明天干什么?以捡垃圾为生吧——让这个世界少一些垃圾不也挺好嘛!作为新闻工作者,如果不能为老百姓说几句真话,不如捡垃圾。”随帖还发出了一系列他拉着扳车在街头一个个垃圾筒前翻捡破鞋易拉罐的照片。对此,有人群情激昂热血沸腾,有人则质疑是一次做秀,称其为又一个“香水女生”。

在我看来,王大豪的做法,倒更像一种行为艺术——对于一个老新闻工作者来说,他的谋生能力还不至于弱到非得捡垃圾为生的地步。这其实只是一个无声的抗议,以具体的行动,来引起包括曾经关注过他的评论的读者的关注,以此,来呼唤人们对宪法赋予他的言说权的尊重。

作为一个老新闻工作者和无评论版可编的评论编辑,我对他的忧愤与苍凉的心境是可以理解的。他的行为背后所暗藏的,就是当下评论最尴尬和危险的一些隐患和危机。这些危机,来自于对包括评论者、被评论者和读者在内的对言论的认知心态和水平。

在当下一些地方的一些人心中,评论这种文体,仍然是敏感而令人忌讳的。一些媒体的领导,视这种楷体字文本为惹祸的根子,必欲将之从版面上根除;一些媒体,因市场的需求,虽对评论做了保留,但对评论“叶公好龙”防范森严的气势,直接造就了一大批评论怪胎,包括:只评小事不评大事,目光永远向下,天天批市民乱扔垃圾的所谓评论;也包括只评远事不评近事,高举着貌似正义的杀威棒,对外省外地外国甚至外星的坏人坏事进行目光如炬言词火辣的批评,却对目光所及民怨沸腾的本地事讳莫如深。而一旦不晓事,有所触及,则会像王大豪们那样,不得不在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之间做选择。多数人,会凭着本能做出“理性”的选择。

我们的社会,正在进入高速进步的轨道。超常速度和规模的发展,必然也会存在一些失误和盲区。如同汽车需要发动机与刹车一样,前者如鼓励的言论和文字;而后者则是推广常识查明问题的诊断性文字。二者缺一不可。而当下社会中,激励、颂扬、甚至在权力和利益指挥棒下对权力的印证补充甚至激励的文字已经多到起负作用的水平;而出于理性而纠编减速的好评论,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受到箝制甚至阻碍。

因为言说渠道的狭窄而产生的社会问题,是影响我们通向法治与文明之路的障碍。王大豪捡垃圾事件背后最大的隐喻就是:如果在一个社会中,评论如炸膛的枪,其杀伤力只限于杀伤作者自己的话,那是不正常的!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孙东东“访民精神病说”暗藏玄机
曾颖:民工子女的理想怎么那么令人崩溃
近卅亩鱼塘被毁 沪访民到港申冤
叶菊兰︰媒体倾中 台言论自由新威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