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庸人自扰

弘毅
font print 人气: 1070
【字号】    
   标签: tags:

“庸人自扰”这则成语指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它来源于《新唐书.陆像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唐睿宗时,朝廷中有个监察御使叫陆像先。他为人宽容,才学很高,办事干练,敢于直言,皇帝很器重他。可是,有一次他触怒了皇帝,被贬到益州任大都督府长史兼剑南道按察使。

陆像先到任后,对百姓十分宽厚仁慈。即使对于犯罪的人,也不轻易动刑。他的助手劝他说,“这里的百姓十分愚顽,很难管教,你应该用严厉的刑罚建立自己的威望。不然的话,就没有人怕你了!”陆像先听了,摇摇头说,“我的看法和你完全不同。老百姓的事情在于治理,你治理的好,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他们便会服从你,为什么要用严刑来树立自己的威望呢?”

于是,陆像先用自己的一套办法来治理益州。有一次,一个小官吏犯了罪,陆像先只是训诫了他一顿,劝他以后不要重犯。而他的一个属下认为这样处理太轻,应该用棍子重重责打一顿。陆像先严肃的对他们说,“人都是有感情的,而且每个人的感情都相差不远。我责备了他,他难道会不理解我的话么?他是你的手下,他犯了罪,难道你就没有责任么?如果一定要用刑的话,一定从你开始。”

那个属下听了,满脸羞惭的退了下去。

后来,陆像先曾多次对他管辖的官吏说,“天下本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只是一些见识浅陋的人,平庸无能之辈,自己骚扰自己,结果把一些很容易解决的事情办糟了。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后就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陆像先果然把益州治理的很好,百姓生活安定,官吏也十分佩服他。(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唇亡齿寒这个成语故事来自公元前六百多年的春秋时代,讲了两个关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国家,如何双双走向灭亡的故事,它们灭亡的关键就在于一个人性的弱点被敌人攻入了。
  • 常言形容人“病入膏肓”,或说“病在膏肓”是指一个人已经无药可救了。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膏肓是在人体的什么地方?为什么“病入膏肓”就无药可救?这成语是出自哪本古籍?
  • 《听故事的天使》,每天都有好故事。每位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的天使,在价值观不断变化的时代里,《听故事的天使》节目制作群愿意为您的孩子撑起一片纯净的天空。
  • 老虎,百兽之君。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先民以老虎表达不同的心声,演绎为固定成语,其中既有先人对生命的慈爱与认知,先贤的威武和勇猛,也有处理兵事的机警。虎君演绎的正反两派,在历史上深入民心。
  •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这话儿是从哪里来的?后人减缩成“千虑一得”的成语,其中显现了晏子的机智,比机智更可贵的是他的好德的修为,智仁勇兼备又谦冲自持,淡淡定定看破财的诱惑,尚俭守德、不造业。
  • 季文子是个怎样的人物呢?孔子在听到“季文子三思而后行”之后,反应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孔子说这话是否另有所指呢?
  • 据《后汉书‧羊续传》载:羊续,后汉泰山平阳(今山东泰安)人,为官清廉奉法。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羊续被任命为南阳郡太守。在此之前,江夏兵赵慈反叛,杀死了原任南阳太守,并攻陷元县,一时间人心惶惶。羊续毫不畏惧,身边只带一个小书僮微服前往,他“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到任后,快刀斩乱麻,迅速平定叛乱,人民欢欣鼓舞,得以安居乐业。
  • “信”是人际关系的基石,历代也流传了许多典故,本系列文章将列举成语中有关“信”的故事,让我们看看古人对信的看法。
  • 东汉张楷的志向就是修道,屡次辞了征召不任官。他能作“五里雾”,而他自己是最能看清人生迷雾的有道之士!
  • “信”是人际关系的基石,历代也流传了许多典故,本系列文章将列举成语中有关“信”的故事,让我们看看古人对信的看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