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仙迹探微:石竹山—神窟仙宅

牟梅
font print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位于福建省福清市西郊十公里处的石竹山,旧名石所山,主峰状元峰海拔534米。胜景有一线天、二塔、三岩、四泉、五仙、七峰、十二石,其“石能留影常来鹤,竹欲摩空尽作龙”。明《八闽通志》记载了石竹山山名的由来:“在永寿里。山形峭拔,其巅有石巍然,上粘蛤蛎壳。山不其多竹,惟竹根盘错,当春夏之交,饥者多于此采笋以济,然欲多则不可得,号济贫笋,故名石竹山。”

石竹山,素有“雅胜鼓山”之誉,是历代道家方士寻仙、修道之山,并被人们视为“神窟仙宅”、“灵异之府”。

大概在汉代,就有人在石竹山上修炼。根据史料,“何九仙世传兄弟九人,居于山修道,又居九鲤湖侧炼丹,丹成,各乘鲤仙去”。清代《福清县志·地舆志》记载,五代后梁时“林真人炼丹于此,丹成骑虎上升”。《闽都别记》第101回载:“福清石竹山之仙人林汝光,在石竹山修炼,骑虎上升。他好度凡人,仙游浙江宁波,收余心发为徒,带回福州,师徒二人路费用完,分文皆无。

林汝光就带心发来到屏山,指着一池塘,将满塘池水变成白银,又到南门池浦堤岸,变池水为“银镶浦”与“金堆洋”。林汝光还把金银用不完的秘袂告诉了心发。有了金银,心发萌发了思凡之心,要求回家。林汝光知其俗骨难以度化,就同意让其回乡。心发急往池塘取银,可是却怎么搬也搬不动,最后只拿下了二两而已。后来还有唐代真人郑文叔等在此修炼。

石竹山的宫观应该是建筑在半山腰西侧悬岩峭壁上的仙君楼,至于它建于何时,已经无从查考。它供奉的是何氏九仙,应该在唐以前或唐初。建于唐朝大顺二年(891年)的灵宝观是供奉林真君的。《福清县志•人物志•仙释》载:“林炫(玄)光,邵武人,朱梁时尝炼丹于石竺山,后舍宅为仙井寺,以产业入灵宝观。”石竺山即为石竹山。灵宝观后更名为灵宝道观。不过,在宋绍圣二年,灵宝道观被移至玉融山,曾兴盛一时,但不再属于石竹山。

唐时,佛教亦开始在石竹山兴起,南宋时,进入鼎盛发展时期。宋端平二年(1235),进士林希逸写的《石竺山二十咏》组诗之序明确指出:“(石竺)山在福清境内,昔羽人、今纳子居之。”“衲子”即僧人。说明当时在山上的僧人多过修道之人。最早建造的佛教寺院是石竺院,始建于唐大中元年(847年),后更名为石竹寺,由九仙阁、玉皇殿、伽蓝殿、文昌阁、土地庙、观音堂、石佛宫等组成。明末清初式微。

虽然佛、道在石竹山上并存,而且在南宋时佛教发展超过道教,但到了南宋后期,出现了祈梦灵地之说,应该还属于道教范畴。据说何氏九子成仙后,人们在此立庙奉祀,祈梦十分灵验,特别是关于功名方面的。南宋宝佑的《仙溪志》引陈谠的《梦记》,记叙了五、六位科第祈梦应验的故事。到了明朝,石竹山祈梦之灵验更是远近闻名。

明代王世懋在《闽部疏》中记载:“福清县石竹山,亦有九仙灵迹,其山亦宏丽,在宏路驿大道旁,士人祈梦者,以秋往九鲤湖,以春往石竹山。石竹山是九仙离宫,为行春治所耶。”

据明何乔远《闽书》卷石竹山条云:“皇朝邑人叶向高为孝廉时,祈梦,梦人语之日:‘腰系白玉带’,后果验。”叶向高后为内阁首辅。万历四十五年(1617),他再次游石竹山时,亲自对友人叙述梦见有人语之日:“腰系白玉带”,并作诗《登石竹岩》。诗云:

嶙峋石竹插青霄,病起欢从胜侣招。
梦径曲穿云外洞,榕门斜接涧边桥。
苍崖月准仙坛静,碧海天空鹤驭遥。
一自名山传梦后,只今玉带愧横腰。
(余为孝廉时祈梦,仙人告以腰系白玉带)

石竹山不仅山峰嶙峋、峻峭,如紫磨、狮子、象王、状元、龙女诸峰,而且奇石、幽洞甚多,如紫云洞、桃源洞、通天洞、日月洞、摘星台、化龙窝、鹤影石、蓬壶石、鸳鸯石、棋盘石、龟蛇石、蟠桃石、穴窦、洞天等。在这其中,自然留有许多仙迹,比如紫云洞,是五代林真人炼丹处;虎迹岩是林真人骑着老虎白日飞升之处。仙游的仙门洞,传为何九仙所居之处。

关于林真人和何氏九仙,石竹山一带还流传着他们扶危济贫的故事。

传说五代闽国时,有一名为周艳冰的书生之未婚妻吴瑶琴,为闽王抢入后宫为宫女。林真人有心相助,就化成满身生疮的叫化子,并以身上的疮虫塞入艳冰口中。艳冰恶心,口吐一纸,内有字日:艳冰汝莫泣,石竹有仙迹;若要求瑶琴,西山出红日。周艳冰这才知道叫化子是仙人,乃进石竹山求仙,又碰见了林真人。林真人领着他来见九仙真,其中一个道人赠给艳冰一封锦囊,并说:“随存在身,至急迫时开看,自然夫妇相逢。”后来周艳冰用锦囊中的“追魂丹”救活吴瑶琴,夫妇团圆。

还有“石竹山飞瓦”的故事。据说多智和尚因建寺无人运瓦而发愁时,竟迷迷糊糊做起梦来,结果何氏九仙显灵,瓦片奇飞。“出米石”讲的是山民黄阿山家中贫苦,祖母挨饿,忽梦见石竹山上的石木皇里尽是白米,梦醒后到山上一看,果然如此。此外,《龙女峰的传说》、《鸳鸯石的传说》、《林汝光的传说》、《鲤鱼山》等传说也是仙气十足。

石竹山还有海市蜃楼等奇特的景观。明末福州著名诗人曹学全曾作《登石竹山》一诗,将雄伟、庄严、神异的石竹山呈现在人们面前,诗云:

息徒改俗辙,寻仙骋云毂。
溪路绵以纡,山形拔而矗。
人初状倏呈,坡奥境徐蓄。
千岩若层累,万树信攒独。
敷帷固甚密,为字何其复?
即此乘虹飞,因之眺鲤伏。
朱鸟现毛质,玄猿衍类族。
托命于仙灵,讵为人所畜?
我来一叩之,入门展钦肃。
耳目慑灵异,乌敢恣云欲?

(本文转载自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位于四川省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峨眉境内的峨眉山,以其诸多的佛家胜迹以及秀丽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被称为“蜀国仙山”,也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云海、日出、佛光、圣灯”乃是峨眉山的四大胜景。峨眉山南北绵延23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次峰金顶海拔3075米,不仅高于五岳,而且在中国众多的名山中,也算是最高的一座山。
  • 关于武夷山山名的由来,大概有两种说法。南宋白玉蟾着的《武夷重建止止庵记》说,古代的仙人彭祖居住在此山,他有两个儿子,一名铿武,一名铿夷。彭祖880岁的时候,上天成仙去了。临走时嘱咐两个儿子要继承祖业,为百姓造福。此后,他们开山挖河,并在山上种植百花仙草。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各取其名字中的一个字,将此山命名为“武夷山”。
  • 终南山古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据说因为山在周王朝的南面,故名南山,也叫终山,即陆终居地而得名。《禹贡》有“终南悖物”之句。因汉武帝曾在这里祭祀过太乙神,故又名为太乙山或太一山。《汉书·地理志》载:“扶风武功县有太一山,故以为终南。”宋朝程大昌《雍录》卷五称:“毛氏曰:‘终南,周之名山中南也,中南即终南也...............
  • 以玲珑秀丽闻名于天下的九华山,位于安徽省西部青阳县城西南,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作为黄山的支脉,它有99座山峰共18景,其中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九峰最为雄伟,最高峰十王峰海拔为1342米。
  • 位于江西省樟树市清江县的阁皂山,是武夷山的支脉,绵延二百余里,共有99座山峰,主峰凌云峰海拔807.5米。因其风景优美,颇有灵气,而成为道教灵宝派的祖山。据说由仙人郭真人掌管。
  •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以东的莲花洋中,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它南北长约8600米,东西宽约500米,面积为12.76平方公里。最高山峰为佛顶山,海拔约290米。山上有奇异的石洞和众多的寺庙,自古就有“海天佛国”、“蓬莱仙境”的美誉。
  • 茅山古代称句曲山、地肺山,又名冈山。因为它山势曲折,像汉字的“已”字,故名句曲山,又名金陵地肺山,道家称“句曲之金陵,是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西汉景帝时,有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来句曲山修炼,同时给当地百姓治病,人称“三茅真人”;后三人得道成仙。人们遂改句曲山为三茅山,简称“茅山”。在道教中,它被列为第八洞天和第一福地。
  • 崂山自古就被誉为“海上仙山”,“神仙之宅,灵异之府”。《史记》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仙人名叫安期生,在琅琊郡海边以卖药为生,据说他吃的枣子大的象瓜。他后来得道成仙,活了上千年,被称为“千岁翁”。秦始皇东巡琅琊时,曾经召见过安期生,密谈了三天三宿。安期生离开时,给秦始皇留言,“千年之后,求我于蓬莱山下。”后来,秦始皇为了寻找神仙安期生和长生不老之药,曾派方士徐福率人在此登船入海,没有返回。
  • 天台山幽静、奇特的自然环境,吸引着历代众多修炼者来此修行。此外,道教认为天台山是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因此其赤城山洞为十大洞天之一,其灵墟洞和司马悔山为七十二福地之一。天台山由此被视为神仙窟宅荟萃之所。
  • 王屋山,位于河南济源县城西北45公里处。它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是古代济水的发源地。其山势雄浑,平均海拔1715.3米,它有三十六座奇峰秀岭,二十八个神洞名泉,主峰天坛峰,更是一峰突起,万峰臣伏。很多人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就在王屋山。现在人们仍然可以看到,在王屋山南面的山梁中间,确实断开了一条很大的山口,这大概就是传说中愚公移山的所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