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幸福的两种样貌

文╱王理书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儿与我,经常对话。而我,常常谈很严肃的话题,2006 年12 月27 日的这天,我们谈“什么是幸福?”

被照顾得无微不至

旦与爸爸出门逛大街去了,树和我俩用水果香气的热水泡澡,红莓的颜色,艳丽。起因是,我要他自己脱衣服,他爱学不学的,他说:“你帮我,我才幸福啊。”

于是,我说了个瞎掰故事:一个什么都被父母照顾得好好的孩子,到了可以自己吃饭时,他还想被人喂,父母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继续喂你。”到了可以自己洗澡了,他还不想自己洗,父母说:“没关系,我们可以花钱请人继续照顾你……”

故事说到这个人长到30 岁,父母死去了。他两年内,把父母留下的钱花光,没人照顾他,他不会自己吃东西,甚至连拿东西到嘴巴都懒,于是就饿死了。

我问树:“这个人幸福吗?”树说:“幸福。”

“咦?为什么?他死得好快。”我好奇。树说:“他只有后来2年不幸福,前面30年都是幸福的。”

凡事可以自己来

树这孩子,他在学校,什么都自己来:自己吃饭,擦屁股,,折被子……

在家里,他喜欢赖着,每回,我要他穿脱衣服,他总露出一种“勉强”的表情,他心里极珍惜,能被我们爱着。然而,他对爱,有些会失去力量的认知。

我说:“妈妈对幸福的看法,和你不一样。”妈妈认为,幸福就是,“到了可以自己来的时候,就学会了。”可以自己走路,就学会走路了,是幸福!可以自己说话,就会说话了,是幸福!可以自己吃饭就学会了,是幸福!可以自己脱衣服就学会了,是幸福!可以自己按电梯……可
以自己敲蛋到锅子……可以自己搓汤圆……可以自己喝汤……都是幸福……

妈妈18 岁就开始赚钱给自己花,觉得好自由,自由是一种有力量的幸福;妈妈32 岁时钱比较少,外婆给我零用钱,我觉得好甜蜜,甜蜜是黏人的幸福。如果我32 岁,很健康却没有去赚钱,什么都要外婆照顾,我应该会觉得没力量,麻木与生气。

好喜欢父母陪伴

你知道吗?

一岁多,当你可以不用吃奶嘴,妈妈高兴,心点点头。

一岁多,当你会自己上大号,妈妈高兴,心点点头。

一岁多, 当你半夜尿急会说, 你从此不用尿布……妈妈高兴,心点点头,地球松了一口气。

“为什么地球松了一口气?”树好奇。“因为尿布对地球不好,地球不舒服。”

你知道吗?

3 岁,你可以自己吃饭,你赖着要我喂,我说没关系,我的心叹一口气“唉……”

4 岁,你可以自己洗澡,你不喜欢,我继续帮你洗……我跟自己说要有耐心,心也叹了一口气“唉……”

树问:“是长得高还是长得矮的人会早死?”这跳跃式的问话,让我明白,他一直是,好喜欢当我们的小孩,好喜欢我们陪伴,好害怕我们早死。他问:“如果你们死了,谁照顾我?”于是我们讨论了,亲族以及社会福利系统,在各种困难下,孩子可以得到的照顾。懂了所有无常的后路之后,他看我:“妈妈,我喜欢你。”

摘自《做情绪的小主人》 宝瓶文化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爱因斯坦的思考实验像抛进量子力学大殿堂的手榴弹,没能对宏伟建筑产生太大损害。事实上,这些思考实验帮忙试炼量子力学,让人更了解它的意义。
  • 生命闪耀令人赞叹的光彩时,总是发生在智慧解开困惑的当下。智慧是超越成见、包容异类和洞察妙理的能力,而困惑是心灵陷入昏昧漩涡时的感受,论其原因,有时候是事物的道理十分曲折幽微,有时候却是自己内心设下莫名的偏差认定,以致于面对真相依旧大惑不解,甚至刻意抹煞它的存在。
  • 我要告诉你,自认不适合为人父的我,何以开始质疑自己对养儿育女所抱持的根深柢固的想法。如果我说我是在加勒比海开始重新思考这件事,想必你也不会感到意外,因为那是我转入新生物学的启蒙地。事实上,我的省思还是一次不幸的摩托车意外事件引发的。
  • 《不登校:无校可归的孩子》作者是两位成长时期拒绝上学(本书称为“不登校”)的日本人,他们在成人后写出孩童时代拒学的心情、在家的过程及对学校教育的看法,其生命的历程与诚实的反思值得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参考。
  • 但是,“选择”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那就是容易让去上学及曾经去上学的人们来接受不登校一事。靠着使用“选择”这个名词变成拥有不否定学校,但是可以有不登校的权利。能够认同“学校错了”这样过于激烈想法的人很少,但是若是说“因为我和学校不合,所以请让我选择另外一条道路”的话,大家就容易以“也可以啦!”的做认同。
  •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及书中的七章目录标题,就不想阅读。不只是我,恐怕大部分从事安宁疗护,实际在第一线照顾临终病人,且受过较完整训练的医疗专业人员,也都不想读此书。
  • 心理治疗师常误以为,赤裸裸的死亡焦虑不是针对死亡而来,而是掩盖其他问题的幌子。珍妮佛的情况就是一例。
  • “思乡草”每一篇都很短,只有一两千个字。那是应一家华侨的中文报纸副刊编辑的要求才写的。我没有每天都写,大概是一周一两篇,好像专栏的文章,有许多人爱读。
  • 在这里我要写我夜行军的奇遇。

  • 昨天开车经过一条小巷子,目睹车祸现场。我将车子在路边小停,跟女儿旦旦说:“你等等,妈妈想送光给那两个人。”那是一名躺在地上的欧巴桑以及一名无助的卡车司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