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美术

理性、明晰的新古典主义(五)

新古典主义的代表艺术家
谢春华
font print 人气: 5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5日讯】一八○○年拿破仑第二次远征意大利胜利后,与西班牙卡洛斯四世(Carlos IV)和解并重建外交关系。在传统礼物交换仪式中,拿破仑从代表西班牙王室的画家歌雅手中得到了西班牙国王夫妇的肖像;驻西大使查尔斯吉恩(Charles-Jean-Marie Alquier)也代表卡洛斯四世请求得到大卫绘制的拿破仑的肖像,以便悬挂在马德里王宫作为二国新关系的象征。在接受这个请求后,拿破仑指示大卫再画三个版本,分别送往巴黎郊区的法国王家圣克劳德城堡(the Château de Saint-Cloud)(注十五)、法国巴黎官兵疗养院(Les Invalides)和在阿尔卑斯山南侧的米兰共和国的宫殿(the Cisalpine Republic in Milan)收藏,而大卫自己保留第五个版本直到去世。画中描绘拿破仑横越阿尔卑斯山的要冲圣贝尔纳多时的英姿。画家积雪的陡坡为背景点出地势的险峻,拿破仑跨在着跃起的烈马上,举起手臂向前指向山顶,显示出不畏艰难的决心。脚下岩石上除了拿破仑的名字,还刻上了罗马时代的名将汉尼拔和中世纪的查理曼大帝的名字,代表拿破仑立意与先贤齐名的雄心。其实此次远征,拿破仑是骑着骡子由侍卫引导在大雪中横越阿尔卑斯山的,但拿破仑认为绘画首要呈现的是精神与人格特质,因此要求大卫画出他《镇静沉着的骑在一匹烈马上》 (Calme sur un cheval fougueux)的,可见拿破仑自信能统治这烈马般难以驾驭的欧洲。

画家将《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原作复制多次,从一八○一~一八○四年的这五幅画里,可以清楚看到大卫的画风素描精确、色彩炫丽透明,丝毫不因复制作品而略减其严谨的态度,可作为绘画史上珍贵的典范。



图27《拿破仑途经圣贝尔纳多》(Napoleon at the St. Bernard Pass,圣克劳德城堡版本,2rd version,1801年) 1801年, 大卫,油彩、画布,271 × 232公分,在1814年被普鲁士军移走,现收藏在夏洛腾堡宫殿(Charlottenburg),柏林,德国



图28《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官兵伤残疗养院的版本3rd version,1802年) 1801年,大卫,油彩、画布,巴黎,法国



图29《拿破仑途经圣贝尔纳多》(Napoleon at the St. Bernard Pass,米兰版本4rd version,1803年)1801年,大卫,油彩、画布,246 x 231公分,艺术史博物馆(Kunsthistorisches Museum),维也纳(Vienna),奥地利



图30《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大卫保留的版本5th version,1804)1801年,大卫,油彩、画布,270 x 232 公分 凡尔赛宫博物馆,巴黎,法国(此版本在1979年被送进凡尔赛宫博物馆)

一八○四年三月拿破仑制定法典、五月成为法国帝王,之后大卫以古典、宏大的形式创作了大幅钜作:《拿破仑的加冕典礼》(Coronation)、《授鹰旗式》(Distribution of the Eagles and Gros’ Battle of Aboukir,凡尔赛宫夏托国家博物馆)。



图31在展览现场的画幅非常壮观

《拿破仑的加冕典礼》确切的标题是《一八○四年十二月二日在巴黎圣母院拿破仑一世王帝的祝圣仪式与约瑟芬王后的加冕典礼》(Consecration of the Emperor Napoleon I and Coronation of the Empress Josephine in the Cathedral of Notre-Dame de Paris on 2 Dec 1804)。大卫受拿破仑委任画此历史性的巨幅作品,画中如实描绘拿破仑帝王为约瑟芬王后加冕典礼的时刻﹕拿破仑缓缓为跪立的王后约瑟芬戴冠,盛装与会的男女贵宾皆全神贯注观礼。严密的构图、高雅的形态、华丽的服装刺绣和金饰等的细腻描绘…画面色彩鲜艳、质感逼真,十分动人。大卫当时在场参加了典礼,并当场速写。他将周遭环境和整体情景以古典形式烘托、对当时人物悉心观察而真实的刻画,在充分掌握光线和色彩变化下,使这幅画的场面表现出辉煌气氛。为了贴切而真实地表现这一重要事件,大卫请了许多人作模特儿,画了许多写生习作,并就构图与色彩作整体布局思考。教宗庇护七世、卡普拉拉红衣主教等当代人物鲜明生动,每个角色在人群中一一可辨。画面上站在教宗右侧的卡普拉拉红衣主教、和俯瞰全场的帝王的母亲事实上并未出席此一盛典,而教宗的手势则是按拿破仑本人要求而画的。这幅画为历史留下了记录,也寓意着君权神授的庄严崇高。



图32《书房中的拿破仑》(Napoleon in his Study),1812年,大卫,油彩、画布,204 x 125 公分,华盛顿国家艺廊,美国

《书房中的拿破仑》画于一八一二年,大卫在此表现的不是战场上的英雄,而是一位政治家和立法者。画面中拿破仑穿着制服,右边写字台上燃剩一小节的烛光,背景座钟指着清晨时间;左边摊开的书有“Code”(法典)的纸卷、加上座椅上的配剑呼应着拿破仑的穿着,说明他正放下工作,准备去视察军队。(注十六)
大卫在一八○○年开始画《雷奥尼达在温泉关》,之后中断多次,一八○五年一度放弃,后来又拾起画笔重新画,到一八一四年才完成。



图33《雷奥尼达在温泉关》(Leonidas at Thermopylae)(Leonidas an den Thermopylen),1814 年,大卫,油彩、画布,392x 533公分,罗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雷奥尼达是斯巴达国王、古希腊英雄人物,于公元前四百八十年,率领三百名勇士抵抗波斯人的侵略,坚定捍卫温泉关而英勇牺牲。这幅画的背景是温泉关天险地形的壑谷岩石,雷奥尼达半坐在画面中央,手持宝剑、盾牌和兵械,冷静的仰视前方;围绕他的是众多斗志昂扬、誓死奋战的士兵们。他们以戏剧性的姿态向上攀爬、高举花冠、吹奏号角等等,或或聚散、高低错落形成两层弧线结构,看似混乱、实则有序。在慷慨激昂的气氛中更显雷奥尼达超脱个人生死、冷静英勇的牺牲精神。(注十七)



图34《画家自画像与女儿朱丽》(Self-Portrait with Her Daughter, Julie),1798年,维涅‧勒布仑夫人,油彩、画布,130 x 94公分,罗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图35《欧辛来接法国英雄魂》(Ossian Receiving the Ghosts of French Heroes),1798年,吉洛德,油彩、画布,192 x 184公分,玛美松城堡国家美术馆(Musée National du Château de Malmaison, Rueil),法国



图36 《拿破仑巡视雅法城的黑疫病人》(Napoleon Bonaparte Visiting the Plague-stricken at Jaffa),1804年,格罗,油彩、画布,523 x 715公分,罗浮宫博物馆,巴黎,法国


在一八一四年拿破仑宣布退位,于一八一五年拿破仑百日王朝,滑铁卢战役失败之后,波旁王朝复辟。一八一六年大卫不愿接受和解,离开巴黎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他在一八○八年即开始着手复制的《拿破仑的加冕典礼》于一八二二年在布鲁塞尔精准的复制完成,此大幅钜作现在收藏于凡尔赛宫。
大卫的著名弟子有维涅‧勒布仑夫人(Élisabeth Vigee-Lebrun,一七五五 ~ 一八四二年,法国)、吉洛德(Anne-Louis Girodet de Roucy-Trioson,一七六七 ~一八二四年,法国)、格罗 (Antoine-Jean Gros,一七七一 ~ 一八三五年,法国) 、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一七八○~一八六七年,法国)等人。@*

(注十五)拿破仑于1804年5月18日在壮丽的圣克劳德城堡宣告作为法国帝王。
(注十六)拿破仑很欣赏这幅画,曾对大卫说:“您发现了我,亲爱的大卫,在晚上我为国民们的幸福工作,而且白天的时候我为他们的荣耀工作。(You have found me out, dear David, at night I work for my subjects’ happiness, and by day I work for their glory.)”
(注十七)温泉关是一个易守难攻的狭窄通道,一边是大海,另外一边是陡峭的山壁。这个村庄附近有热涌泉,因而得到温泉关(Thermopylae)这个名字。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一世以其本国精兵三百人及七百名底比斯人和六千名希腊各其他城邦的联军在温泉关抵挡数量上远远超过他们的波斯军队长达三天。列奥尼达的军队挡住了当时认为唯一能通往希腊的通道,但在第三天,一个希腊当地的居民背叛希腊阵营,带领波斯军队沿着山区的小径绕到希腊联军的后方,见此列奥尼达解散了希腊联军,留下三百名斯巴达精兵与七百名底比斯志愿军。列奥尼达与众人视死如归,坚守自己的位置,奋力顽抗,同时保护其他正在撤退中的希腊部队,直至最后一口气。
列奥尼达率领的部队在温泉关勇猛的死战,为雅典的海军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使雅典在接下来的海战中能够获胜。
为了纪念他们的英勇战绩,人们在一尊狮子状纪念碑上镌刻下这样的铭文:“过客啊,请带话给斯巴达人,说我们踏实地履行了诺言,长眠在这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历史上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所画,以长卷形式来描绘当时的汴梁(今河南开封)承平时期,京都街市与汴河漕运的繁盛景象。“清明”这绘画主题有什么特殊意义?“上河”的内涵是什么?展开画轴,从城郊沿汴河到虹桥再进到城区,河道两岸的自然与人文风光,以及市井生活、水陆交通经济发展,种种描写细致而生动…
  • 时代更替、文化兴衰,历史朝朝代代承传着。张择端笔墨精熟、呈给宋徽宗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呈现出来当时社会的人物百态、经济活络的景象,繁华、复杂的活动场面有如上演的一幕戏。
  • “古典”(classic,classism)一词,含有传统的、典范的意涵,通常是指来源于古代希腊、罗马艺术美的价值或风格。最早用于文学,十七世纪以后才运用在美术上,当时的学院普遍认为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已为未来立下典范,如文艺复兴也是受到古艺术的启发,才从中世纪的不成熟走向艺术的鼎盛。所以“古典主义”或“新古典主义”,都是指受古希腊、罗马文学、美术、建筑等艺术影响的思潮和美的风格,其特征在追求完美与永恒的价值,强调理性、秩序、明晰,形式上偏好结构的单纯、平衡与比例的整体和谐;精神上则崇尚尊严、高贵、平和等内敛性质。
  • 传统中最早的艺术学校是一五六二年时,乔治‧瓦萨里(Giorgio Vasari,一五一一~一五七四年)在佛罗伦斯所创建的艺术学院(Accademia dell' Arte del Disegno),学生们在学院里学习绘画技巧,包括解剖学和几何学。十年后另外一间学院:圣路卡学院(Accademia di San Luca)在罗马创立。和佛罗伦斯的艺术绘画学院相较,圣路卡学院较偏重教育和艺术理论。
  • 罗浮宫博物馆内收藏丰富,包罗广泛,堪称为艺术的宝库,不仅激发人们对艺术的向往,也为其它艺术馆树立典范,在艺术和社会教育方面影响巨大。
  • 新古典主义的绘画是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为基础,在表现形式上模仿希腊、罗马的古典规则,强调理性的表现,作品单纯而明晰。其构图多呈静态,均衡严谨,画面细腻精密;题材多以古代神话、传说,或表现历史和现实的重要事件为主,借古代英雄的事迹表达勇敢、光辉等高尚品德和历史的大场面。
  • 知名艺术史家、书画鉴定家傅申教授于16日辞世,为缅怀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将于4月26日至5月25日推出“傅申教授古书画题跋纪念展”的绘画篇,之后于5月31日至7月2日展出书法篇,欢迎民众前往参观。
  • 歌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时是一项复兴希腊古典戏剧的实验。到了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歌剧达到了顶峰,成为吸引全欧洲观众的艺术奇观。这种艺术形式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精髓,并预示了其400年后的发展。
  • 站在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Capitol Rotunda)里可以欣赏到许多艺术。 很多人认为圆形穹顶的视觉体验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游客花时间研究这个广阔空间所呈现的艺术、建筑和雕塑,否则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圆形大厅里的饰带(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