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孔子世家(2)

史记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 第十七
司马迁;图:正见网
font print 人气: 40
【字号】    
   标签: tags: ,

是时也,晋平公淫,六卿擅权,东伐诸侯;楚灵王兵强,陵轹中国;齐大而近于鲁。鲁小弱,附于楚则晋怒;附于晋则楚来伐;不备于齐,齐师侵鲁。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身举五羖,(1)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2)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注(1)正义百里奚也。

  注(2)索隐家语无此一句。孟子以为“不然”之言也。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鶏故(1)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干侯。(2)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3)齐人称之。

  注(1)正义郈音后。括地志云:“□鶏台二所,相去十五步,在兖州曲阜县东南三里鲁城中。左传昭二十五年,季氏与郈昭伯□鶏,季氏芥鶏翼,郈氏为金距之处。”

  注(2)正义相州成安县东南三十里斥丘故城,本春秋时干侯之邑。

  注(3)集解周氏曰:“孔子在齐,闻习韶乐之盛美,故忘于肉味也。”索隐按论语,子语鲁太师乐,非齐太师也。又“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无“学之”文。今此合论语齐﹑鲁两文而为此言,恐失事实。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景公曰:“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2)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3)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闲。(4)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5)吾不能。”以季孟之闲待之。(6)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注(1)集解孔安国曰:“当此之时,陈恒制齐,君不君,臣不臣,故以此对也。”

  注(2)集解孔安国曰:“言将危也。陈氏果灭齐。”

  注(3)索隐此说出晏子及墨子,其文微异。

  注(4)索隐息者,生也。言上古大贤生则有礼乐,至周室微而始缺有闲也。

  注(5)索隐刘氏奉音扶用反,非也。今奉音如字,谓奉待孔子如鲁季氏之职,故下文云“以季孟之闲待之”也。

  注(6)集解孔安国曰:“鲁三卿,季氏为上卿,最贵;孟氏为下卿,不用事。言待之以二者之闲也。”

  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干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1)问仲尼云“得狗”。(2)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阆,(3)水之怪龙、罔象,(4)土之怪坟羊。”(5)

  注(1)集解韦昭曰:“羊,生羊也,故谓之怪也。”索隐家语云“桓子穿井于费,得物如土缶,其中有羊焉”是也。

  注(2)集解韦昭曰:“获羊而言狗者,以孔子博物,测之。”

  注(3)集解韦昭曰:“木石谓山也。或云夔,一足,越人谓之山缫也。或言独足魍魉,山精,好学人声而迷惑人也。”索隐夔音逵。阆音两。家语作“魍魉”。

  缫音骚。然山缫独一足是山神名,故谓之夔。夔,一足兽,状如人也。

  注(4)集解韦昭曰:“龙,神兽也,非常见,故曰怪。或云‘罔象食人,一名沐肿’。”索隐沐肿音木踵。

  注(5)集解唐固曰:“坟羊,雌雄未成者也。”

  吴伐越,堕会稽,(1)得骨节专车。(2)吴使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髃神于会稽山,(3)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4)其节专车,此为大矣。”吴客曰:“谁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纲纪天下,其守为神,(5)社稷为公侯,(6)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7)为厘姓。(8)在虞、夏、商为汪罔,于周为长翟,今谓之大人。”

  (9)客曰:“人长几何?”仲尼曰:“僬侥氏(10)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11)于是吴客曰:“善哉圣人!”

  注(1)集解王肃曰:“堕,毁也。”索隐隳会稽。会稽,山名,越之所都。隳,毁也。吴伐越在鲁哀元年。

  注(2)集解韦昭曰:“骨一节,其长专车。专,擅也。”

  注(3)集解韦昭曰:“髃神谓主山川之君为髃神之主,故谓之神也。”

  注(4)集解韦昭曰:“防风氏违命后至,故禹杀之,陈尸为戮。”

  注(5)集解王肃曰:“守山川之祀者为神,谓诸侯也。”韦昭曰:“足以纲纪天下,谓名山大川能兴云致雨以利天下也。”

  注(6)集解王肃曰:“但守社稷无山川之祀者,直为公侯而已。”

  注(7)集解韦昭曰:“封,封山;禺,禺山:在吴郡永安县。”骃案:晋太康元年改永安为武康县,今属吴兴郡。

  注(8)索隐厘音僖。家语云姓漆,盖误。系本无漆姓。

  注(9)集解王肃曰:“周之初及当孔子之时,其名异也。”

  注(10)集解韦昭曰:“僬侥,西南蛮之别名也。”[正义]按:括地志“在大秦国*(北)**[南]*也”。

  注(11)集解王肃曰:“十之,谓三丈也,数极于此也。”

桓子嬖臣曰仲梁怀,与阳虎有隙。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1)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醳之。(2)阳虎由此益轻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觽,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注(1)集解孔安国曰:“不狃为季氏宰。”索隐狃音女久反。邹氏云一作“蹂”。

  论语作“弗扰”。

  注(2)正义醳音释。

  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于季氏,因阳虎为乱,欲废三桓之适,(1)更立其庶駆阳虎素所善者,遂执季桓子。桓子诈之,得脱。定公九年,阳虎不胜,奔于齐。是时孔子年五十。

  注(1)正义适音嫡。

  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曰:“盖周文武起丰镐而王,今费虽小,傥庶几乎!”(1)欲往。子路不说,止孔子。孔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用我,其为东周乎!”(2)然亦卒不行。

  注(1)索隐检家语及孔子之书,幷无此言,故桓谭亦以为诬也。

  注(2)集解何晏曰:“兴周道于东方,故曰东周也。”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1)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注(1)索隐家语作“西方”。王肃云:“鲁国近东,故西方诸侯皆取法则焉。”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①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 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一。①赵高为郎中令,②任用事。二世下诏,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令髃臣议尊始皇庙。髃臣皆顿首言曰:“古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虽万世世不轶毁。③今始皇为极庙,四海之内皆献贡职,增牺牲,礼咸备,毋以加。先王庙或在西雍,④或在咸阳。天子仪当独奉酌祠始皇庙。自襄公已下轶毁。所置凡七庙。髃臣以礼进祠,以尊始皇庙为帝者祖庙。皇帝复自称‘朕’。”
  • 六国陵替,二周沦亡。幷一天下,号为始皇。阿房云构,金狄成行。南游勒石,东瞰浮梁。滈池见遗,沙丘告丧。二世矫制,赵高是与。诈因指鹿,灾生噬虎。子婴见推,恩报君父。下乏中佐,上乃庸主。欲振颓纲,云谁克补。
  • 项籍者,下相人也,(1)字羽。(2)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3)梁父即楚将项燕,(4)为秦将王剪所戮者也。(5)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6)故姓项氏。
  • 项梁起东阿,西,*(北)**[比]*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乃使宋义使于齐。
  • 到新安。(1)诸侯吏卒异时故繇使屯戍过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
  • 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1)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军皆呼万岁。汉王乃封侯公为平国君。
  • 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先有司”,管理者首先要胜任自己的工作,自己要出色地、专业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并能在工作状态和职业精神上给下属带一个好的头。哪个下属会忠诚地追随一个不能胜任自己工作的上司呢?哪个下属会死心塌地地为一个不能为他们树立表率作用的领导效力呢?所以,孔子说的“先有司”,是做好管理工作的第一要义。

  • (中央社记者黄慧敏台北1日电)保加利亚电影“在世界转角遇见爱”导演史蒂芬柯曼达瑞夫,与孔子同一天生日。今天他到台北孔庙“朝圣”,抽中“状元及第”签,开心表示孔子果然是疼惜“自己人”。
  • (大纪元记者袁玫/刘菲洛杉矶报导)(大纪元记者袁玫/刘菲洛杉矶报导)近年,中共政府通过用内地大学与选定的海外大学的亚太研究中心或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合作方式,全球各地以推广汉语教学的为名义,开办了大量名为《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学校。然而却一直受到当地的质疑,指中共政府利用孔圣人的名义的同时又通过汉语教学的方式,灌输中共思想,所谓左手孔子,右手马克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