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河评论第16集】

横河:高考改民族说明什么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7月7日讯】(希望之声《横河评论》节目)横河: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横河。上个月是中国大陆高考分数逐步公布的一个月。在高考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重庆高考文科的第一名何川洋,涉嫌在民族问题上造假。这个事情最早是在6月上旬的时候,有人举报说重庆市的重点中学巴蜀中学,有多达二百多名学生涉嫌造假,以少数民族的身份得到加分。据报导,接到举报以后,由重庆市的监察局牵头,组织了当地的公安局、民族宗教委员会、教委还有招办这些部门,组成了一个联合调查组,针对这个举报的问题进行调查。

在线收听
下载收听

结果据说查出来有多个学校,一共有31个人,确实有更改民族身份的问题。到了重庆高考分数公布以后,文科的第一名何川洋,当时很多记者去采访他,才发现电话打不通也没人接,也就是说他拒绝接受媒体采访,当时猜测可能涉及到少数民族加分的造假。结果后来证实他是汉族,但是被改成了土家族,所以加分就被取消了。当时据说已经把民族由土家族改回了汉族。

何川洋是巫山县官阳镇人,他的父亲是巫山县的招生办公室主任,叫何业大;他的母亲是巫山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这件事情后来发展到北大,就是他报考的第一志愿是北大,据说他只报考了北大,北大取消他的录取资格。他母亲解释说,这是他父母3年前犯下的错误,和这个孩子没有关系,因为那时候何川洋才14岁。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看到了其他的家庭也这样做,所以他们是跟风,把孩子的户籍转到一个土家族的自治乡,制造何川洋是土家族的假象。这件事情的最新进展是重庆市监察局所组织的联合调查组,决定不公布31个更改民族身份的这些人的身份和名字,这个是广大民众要求非常激烈的。

除了何川洋以外,在这之前,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汤平的女儿也经过了一个改变成土家族的变化,据他说是手下人好心办了坏事,那现在已经把她改过来了,所以他认为没有造成后果。至于她是不是在这31个人里面,而且除了这两个已经公布的以外还有哪些人,现在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但是也没有公布。

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看来,至少有一个是值得研究的,就是作为普通考生,他有没有可能去任意更改户籍上的内容?要知道中国大陆的户籍制度,是全世界最严格的户籍制度,它除了在各地有户籍制度以外,它有一个大的资料库,一共分成6大类,全国几乎所有的人都包括在里面,它这个纸档案和电子档案是要吻合的,不是说一般人就能够造假的。在这么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谁能够改户籍?

重庆市现在所知道的31个人里面,大部分是出自巫山县的,而巫山县在出了事以后,有数十名家长到县招办局要求更改民族,而且是要求把加分取消掉。也就是说这些人原来是能够自己去改民族的,现在只是说他们在短时间内,可能没有能力在县招办一次全部更改,所以他们去要求了。也就是说这些人他不是一般考生的家长,他是有背景的,没有背景不可能改动户籍上面的民族身份。那么这个事件要细究起来,它不是偶然发生的,就说在中国考生当中,用加分的方式弄虚作假,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

我们不说以前的,同样是今年,根据报导在浙江绍兴一中,在2009年参加航海模型加分测试的19个考生当中,有13个考生的家长被公布出来都是当地的官员。 是哪些官员呢?一个副局长、一个是建设银行的行长,有财政局的副局长、有市交通支队的科长、有市教育局的科长、有绍兴一中的党委书记、有一中分校的党委书记、有一中分校的副校长、有一个股份公司的董事、有一个汽运公司的副总、有一个实验学校的校长,也就是绝大部分都是在当地有头面的人物。这是今年被曝光出来的,没有被曝光的,我们知道当然就更多了,还有曝光以后,没有得到媒体重视的,只是在网络上流传的,也有很多。

大家知道就在不久前,还曝光了一个湖南邵东公安局政委的女儿王佳俊,冒名顶替一个同学罗彩霞,到贵州师范学院去上学,而且毕业分配了工作,一直到分配了工作,她都是用别人的名字。问题还不仅仅是王佳俊冒名顶替了罗彩霞上大学,而是当时两个人都没有达到贵州师范学院的录取分数线,结果王佳俊顶了别人的名,还是贵州师范学院定向录取的。所以这不是一个人的操作,也不是湖南邵东公安局政委在湖南邵东操作就能够达到的。

而重庆市31个人更改了民族以后,为什么不公布这31个人的名字?而且这31个人是通过什么方法把户籍改动的?这个都没有交代。当然我们今天不去讨论这些部分,我们现在要想讨论的是,关于更改少数民族身份以获得加分的这个事件意味着什么?

在中国高考的加分政策,它名目非常繁多,我觉得大概分成这么几类:一类就是跟专业课程有关的,比如体育尖子;还有一种叫做“三模三电”,就是航模、车模、建模,一般人把它叫做“兴趣”,就是个人兴趣的,“三电”里面还有无线电测向这类的。专业课程方面还包括艺术。

第二类是在政治方面的,比如说省级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都可以加分。不过这个我倒是有点不理解,既然他是优秀毕业生,也就是说他的成绩是非常好的,省一级的“三好”学生当中,其中有一个就是“学习好”。这些人本身就已经成绩很好了,为什么还要因为他的学习好,要给他再继续加分,这点我就不明白了。一般都是因为他学习不太好,但是在其他方面有突出表现,才需要给他加分的。这点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

还有一类是属于政策性的,像少数民族要加分的这一点,它就是属于政策性的,当然教育部的分类和我刚才所讲的看上去有所不同。根据教育部的官员他们自己说,高考的加分,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鼓励性的,就像我刚才讲的专业特长,体育尖子、“三好”学生,这些都是属于鼓励性的,就是给你奖励。因为你这些方面表现好,所以我给你奖励,给你加分。另一类是属于照顾性的,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弱势群体,这种弱势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这种照顾性的和鼓励性的,现在因为名目特别繁多,所以究竟对高考的平等性有什么好处,这还是争论非常大的问题。

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进行高考呢?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参与的太多,所以就一刀切,用分数来做决定,后来就出现了一些加分的政策,所以加分政策在开始制定的时候,就是考虑到照顾那些在分数上没有优势的人。中国的高考制度不是从一开始,不是从现在才开始有优惠政策的,是在历史上就有了。

在1950年的时候,因为中共夺取政权以后,有相当多的军队转业,这时候就有一个对中共系统里面的干部和军人的这种优惠。我认识很多人就是当年都是从军队里面直接转到重点院校去学习的。后来几经变化,一直到1987年,教育部才在一个比较正式的关于高考的文件当中把它制度化了,制度化以后一直到现在。

但是它的问题就是制度化以后,它没有形成一个有章可循的政策法规,它并没有一个非常严格、非常细致的规定,什么样的可以加多少?什么样的可以加多少?所以每年的招生文件当中,它可以加分的项目、可以加分的分值,总是在不停的变化。

有人就认为这实际上让考生难以适从,因为人家不知道应该在哪个方面去努力,如果你有长期的政策,比如说体育尖子是长期以来鼓励的,让大家去参加体育活动,那么考生就可以适应这一点。像在美国的话,大概它都有两大项目,一个是体育的尖子,这些他们是适当的可以加的;另外是社会服务,就是为社区进行自愿服务,参加社会活动这方面表现好的,那么也可能可以加分。但它是一个长期的政策,所以在这方面他要去做一些社区服务,他要在体育方面去拔尖,那么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所以人们就认为不断变化的政策,实际上是为教育的腐败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操作空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操作空间?因为87年就算它制度化开始,87年到 2007年也有22年的历史了,这项政策在实施22年以后还不停的变动,实际上并不是说没有办法找出它应该怎么做,而是故意留下一些操作的空间。

中共的很多政策,至少在改革开放开始以后,制定的很多经济政策也好,政治政策也好,它实际上是有意的,有倾向性的,就是为特权阶层留下一个腐败的空间,让他们可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当中,什么住房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也好,它都是为一些有权力的阶层留下了方便之门,让他们可以在这个改革当中得大头的好处,而其他的民众可能就得到坏处,即使得好处也是少部分好处。我认为在高考的加分制度这方面,就是这么一种现象,是它故意留下来的一个操作的空间,这样的话,可以不停的让权力集团、权势集团、利益集团在里面钻空子,找到他们的利益所在。

对于高考加分,实际上是有不同的观点的,在中国大陆有一部分人是非常反对,有一部分人是非常支持的。反对这方的观点,主要是说加剧了教育的不公,那么这点是肯定的。另外一个,高考加分它基本上是一个黑箱操作,缺乏透明性,没有人能够监督它,所以它就能够被利益集团所利用,而且它也有不断增加和失控的趋势。

而支持这方的观点是什么呢?就是他认为高考制度已经很完善、很稳定了,而高考的加分制度,是对高考制度的一个重要的补充,也是对高考制度本身缺陷的一个弥补。什么缺陷呢?就是说高考制度它主要看的是成绩,有的人他特别能考试,而在其它方面很落后,加分制度就把那些在其它专业方面,文艺、体育方面或其它方面有特长的人,能够弥补。

另外能够让优秀的人才,不至于陷入“一考定终生”,就是说可能平常考的也好而且他是全面发展的,结果一考的时候,恰好这次没考好,就完了,那么如果他在其他方面有很出色的表现的话,那么可以在加分制里面给他弥补。还有支持方所说的,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美国和台湾这么发达、这么稳定的教育体系也有这种加分的制度。我认为至少最后这个说法是有点牵强附会的。

我们就看一下美国,其实美国对体育或社会服务像我刚才讲的,都有这些鼓励性的政策,也有照顾性的政策。这个照顾性的政策特别重大的是60年代民权运动以后,所带来的一个《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这个平权法案特别针对少数民族主要指的是非洲裔的美国人就是黑人,和讲西班牙语的中南美洲的这些移民,各个大学都制定了给他们的一定比例,在平权法案当中是有规定的。这些比例就让这些成绩不太好的人有机会能够进入好的大学,医学院、法学院这些他们不容易进去的学校。

这一部分是争论比较大的,在美国也有争论,特别是对平权法案,有很多地方提出来平权法案实际上是带来新的不公平。当然我们得承认在60年代的时候,平权法案让很多原来不可能进入大学的黑人进了大学,确实改变了一部分人的生活而且也改变美国整个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但是同时也带来很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很多年当中争论的也很厉害,包括在加州已经取消了平权法案,有不少州已经取消,也有不少州正在讨论取消。其中我记得当时加州要求取消平权法案最积极的,就是一个早年在制定平权法案当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黑人民权活动家,但是后来他又是反对平权法案最积极的。

不管怎么说,我们今天不讨论美国的平权法案,我们要讲的是美国的这些争论,他仅仅是在争论这个政策本身的合理性。所以当大部分人认为这个政策不合理的以后,他这个州就可以表决取消平权法案,因为他带来了新的不平等和新的歧视。所以他们争取的是立法上的改变,因为只要立法上的改变了,他这个政策就改变了。

但是在中国,人们争论的其实不仅仅是政策的合理性,我们讲中国现在的问题并不是这一类的加分政策本身合不合理,而是:第一,政策制定的随意性的问题。各个省、各个利益集团,从一开始就随意制定对他们自己有利的而对绝大部分人是不公平的政策。比如说在加分的过程当中,各个省都可以自己制定他们的加分条件。有的地方对城市和乡村自谋职业的退伍士兵就有区别对待,如果是城镇的退伍士兵他们自谋职业了,他可以加分;但是如果说回到农村去的退伍士兵,他们自谋职业就不能加分。所以从一开始就有了政策的不公平性。

在制定政策方面,有越来越多的部门加进去,就成为这些利益集团把自己集团的利益引入到高等教育入门的这个事情上面来,一般人都想像不到涉及到什么部门,哪些部门可以到教育部门里面去要求在里面加分:有科协、体育、外事…管外事的跟高考加分有什么关系?还有民委、计划生育、残联(残疾人联合会)、公安、民政、工会…连工会都可以在高考的条件里面加分。

厦门大学有一个专门研究高考加分政策的一位博士,他就说最近这些年有很多行业或者部门,他们通过各种关系找到教育部门要求出台对他们有利的加分政策,这是指在制定政策当中,过多的利益集团卷进去,结果就把加分的政策变成了各个利益集团在教育这个领域当中分肥的一个手段。

第二个问题其实比第一个问题还要严重,就是在政策的执行过程当中,权力被过多的侵犯了。这个权力侵犯在其他国家有没有?可能是有的,但是那些仅仅是一 些难以避免的偶然事件,而且一旦曝光出来就能够得到很妥善的解决。但是在中国大陆,它毫无疑问的就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像这一次重庆被查出来公布了的,改变民族身份的就有31人,这改变的31个人他们就要占据这个少数民族比如说土家族的31个名额。

而在整个重庆地区,土家族所占的比例是非常非常少的,这个民族人口本来就少,高考的机会本来就少,结果还被一些在高考、在学习上没有劣势的基层干部的子女占据这些名额,所以他们占据名额以后就剥夺了那些本来要通过民族优惠政策可以进大学接受教育的机会。

31个人不是少数,虽然说起来在中国每年那么多万,但是你要想到,这种侵犯别的少数民族利益的,去占据他们的指标绝不仅仅是重庆,只是重庆这次被挖出来、被公布出来而已,而且31个就说明它不是一个个案,而是一种风气。对于这些照顾性政策,如果这样做就是劫贫济富,高考的加分本身已经变成了权势集团内部的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这只是说在高考当中加分的这一部分。

大家只注意到加分这一部分,可能没有注意到在高考当中,除了这些鼓励性的和照顾性的政策以外,其实还有惩罚性的政策。在高考当中有非常明显的惩罚性政策,是政治上的歧视。我们知道从1999年到现在2009年,中国的高考当中,特别是对一些重点院校,或者是一些专业院校的高考当中,在“政审”这一栏当中是明确说明有很多人是属于政审不合格的。其中就有本人曾经修炼过法轮功,直系亲属和亲密的旁系亲属修炼法轮功的,就属于政审不合格。所以除了利益集团的最大利益化以外,他还有对政治上 被歧视的团体和个人的这种惩罚性的条件,这其实是违背了整个教育体系的最基本宗旨,就是公平教育的宗旨。

中国古代王朝不管你是贵族或者有多少权势,在受教育上、在科举考试上,穷人和富人是平等的,穷人有同样的机会,只要能通过科举考试的话,你就有可能进入上层社会。至少比现在高等教育的这种鼓励性的优惠政策和政治上的惩罚性的歧视政策,相比较而言,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或教育制度要更公平更合理,更不要说和现代的整个教育体系相比了。

在高考这个问题上的腐败,是权力彻底全面腐败的一个标志,因为这是一个基层官场上的常规。在高层他们不需要搞这一套,像2001年曾经被披露过一个交大官员打招呼的名册,当时被披露的一个花名册叫做“机动指标使用材料”,是上海的交大学生从交大的“新语丝网”里面挖出来的。当时这个材料里面分为“校领导接收”、“中学校长推荐”、“2001年上海生源120%以内讨论材料”、“2001年外地生源机动指标讨论材料”和“2001年录取中需保证专业情况及处理结果汇总”等六项,每一项又有考生的名字、生源、分数、学校加分因素、专业情况、委托人…特别有哪些人委托的,然后准备怎么解决(拟解决意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委托人”这一栏出现的人物,大部分都是非常有来头的,比今年我们所看到的高考当中,要用占据少数民族指标的这些官员的来头要大得多。当时经过核对以后发现,上海生源的考生列在这个名单里面的有82个人,其中有61个人被交大录取,那么录取的当中有11个人的考分低于交大那年的理工科的投档控制线。这里讲的是高层,他们基本上不用这一套,需要用改变考生的民族来占优势的这些人,实际上是属于比较低的基层官员。

重庆这个考生的母亲说,她是在3年前看到其他的家庭这样做,他们跟风这样做,把他的户口改成土家族的,也就是说在他们的圈子里面,这种做法是非常普遍的,而且不瞒人的。纪检部门一定要到今天才接到举报,要么就是纪检部门失职,因为这种做法既然在官场上已经是成为常规,可以互相交流经验,那已经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不是一个人偷偷摸摸做的。像浙江绍兴航模加分的官员就有一大批。

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同层次的利益分享,高层(官员)的子女不需要用这种方式,他们可以送到国外去,他们可以送到重点院校去学习,他们可以在其他的大头上去分享他们的利益。而现在由于官员的层次之多,每个官员他们所能得到的利益并不是一样的,小官员就要得到小官员的利益,小官员实在没有办法得到利益的话,他们就要和普通民众去抢夺这个利益,那么在高考上就显得非常突出。

他们也许没有更多的利益可以拿到,那么只能用这种更换民族的方式来取得加分,但是显然他们挤掉了别人本来应该通过这种方式来得到照顾的这些指标。这样说来,民众利益所受到侵犯,几乎是在所有的领域,只要可能的领域都会被得到侵犯。

这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部门要介入到高考加分的政策制定当中去,也就是为什么高考优惠政策具有如此大的随意性,所以它是从政策上、从具体的做法上,为这些利益集团能够获取最大利益开了方便之门。好,今天就跟大家讨论到这里,谢谢大家!

(据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横河评论》节目录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横河:从北京律师在重庆被殴看中共司法滥权
横河:从飙车案和邓玉娇案看网络民意
横河:为何中共不可能借邓案收买人心
横河:六四对当今中国的影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