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力》序

书序:发现 我们生命的新动能

文╱卢苏伟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这是一本非常特别的书,用我辅导过的个案“歆玮”,他现在是国立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国中时,他放弃了所有的努力;但经过“复原力”的完整辅导,他找回了自尊和自信,并为自己做最大的努力。从原先考试连看都不看就作答的敷衍态度,在短短几个月的努力和改变后,他如愿的考上了公立高职和国立的技术学院!

现在的他充满着信心,不仅要做自己的主人,也要努力在未来做一个能带领学生快乐学习的老师。我把辅导他的过程完整记录下来,你只要随着每一章节的内容循序渐进的读完全书,我很有信心,你会和歆玮一样找回自己的自信,并为自己的梦想做最大的努力。

长久以来,咨商辅导都是寻找个案哪里有问题,协助个案解决困难,我的经验告诉我,如果当事人不想也不要,我们做再多努力都是无效,一切都是白费的。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学生没有人是有问题的,他们只是欠缺一点爱和成功的经验,需要一些历程证明他们是有能力的,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成功经验,他们就会为自己做最大努力。

这就是所谓“复原力”的观点,是指一个人具有的特质或能力,能使处于危机或压力情境的个人,免于高危险情境、慢性压力或长期严重创伤之影响,使个人发展出健康的因应策略,而具有成功适应、正向功能或能力的表现。

复原力的概念,最初是Emmy Werner在20世纪70年代从夏威夷的一群高危机孩子身上发现的。这一群孩子虽然生长在贫穷、生活压力、父母酗酒、家庭失功能等危险因子之下,但长大之后,未必就会是适应有问题的人,他们也可以是充满着爱和希望的人,最重要的关键就是他们有没有机会经由协助,发现他们具有的保护因子和能力。

也就是一个人在经历创伤或面对困境时,能够很快的调整生活步调,很快的适应改变之能力或是特质,这些特质每一个人都具有,只是有些人的能力没有机会被激发出来而已。复原力的基本精神在强调个体从处理痛苦创伤的过程中,因能够有正向的面对和努力,可以积极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以及对生活的掌握,而非陷入失败者的情绪,以愤怒、忧郁、无力感,用伤害自己和惩罚别人的模式来处理伤痛。

在辅导实务上,我们虽未明白引用复原力的理论;但实际上,辅导的目标,就是协助个案从现在及过去的负面影响中,学习提升自我调适的能力,用正向积极的态度,处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恢复社会角色和功能。我们一直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为自己负责,让自己的表现达到最好的潜能。复原力理论给了从事辅导实务者更明确的方向,为了让这个理论的运用更深入而有效果,我在工作中选择了一个交付观察六个月的个案,用复原力的理论设计完整的辅导计划,并做出事前与课后的评估比较。除了作为同为辅导实务工作者的参考,也想给老师或父母,及一般社会大众,在企业管理或是人际沟通上的参考,你也可以用我辅导协助个案的方式,协助自己找回属于你自己的能力,过你想过的生活。

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向善和向上,由地狱经净界到天堂;但迷途或犯罪的人,则需要一位如书中引导但丁的良师益友“维吉尔”,带领你穿越和看清地狱究竟在受什么样的折磨,逐级提升自己的心智直到天堂的世界。在我的认知里,地狱和天堂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个人充满着爱与希望,他就生活在天堂;但没有爱和希望的人,就生活在地狱里。我努力去扮演好我手上这群迷途孩子的“维吉尔”,愿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爱和希望,过天堂般的生活!◇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生命闪耀令人赞叹的光彩时,总是发生在智慧解开困惑的当下。智慧是超越成见、包容异类和洞察妙理的能力,而困惑是心灵陷入昏昧漩涡时的感受,论其原因,有时候是事物的道理十分曲折幽微,有时候却是自己内心设下莫名的偏差认定,以致于面对真相依旧大惑不解,甚至刻意抹煞它的存在。
  • 我要告诉你,自认不适合为人父的我,何以开始质疑自己对养儿育女所抱持的根深柢固的想法。如果我说我是在加勒比海开始重新思考这件事,想必你也不会感到意外,因为那是我转入新生物学的启蒙地。事实上,我的省思还是一次不幸的摩托车意外事件引发的。
  • 《不登校:无校可归的孩子》作者是两位成长时期拒绝上学(本书称为“不登校”)的日本人,他们在成人后写出孩童时代拒学的心情、在家的过程及对学校教育的看法,其生命的历程与诚实的反思值得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参考。
  • 但是,“选择”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那就是容易让去上学及曾经去上学的人们来接受不登校一事。靠着使用“选择”这个名词变成拥有不否定学校,但是可以有不登校的权利。能够认同“学校错了”这样过于激烈想法的人很少,但是若是说“因为我和学校不合,所以请让我选择另外一条道路”的话,大家就容易以“也可以啦!”的做认同。
  •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及书中的七章目录标题,就不想阅读。不只是我,恐怕大部分从事安宁疗护,实际在第一线照顾临终病人,且受过较完整训练的医疗专业人员,也都不想读此书。
  • 心理治疗师常误以为,赤裸裸的死亡焦虑不是针对死亡而来,而是掩盖其他问题的幌子。珍妮佛的情况就是一例。
  • “思乡草”每一篇都很短,只有一两千个字。那是应一家华侨的中文报纸副刊编辑的要求才写的。我没有每天都写,大概是一周一两篇,好像专栏的文章,有许多人爱读。
  • 在这里我要写我夜行军的奇遇。

  • 昨天开车经过一条小巷子,目睹车祸现场。我将车子在路边小停,跟女儿旦旦说:“你等等,妈妈想送光给那两个人。”那是一名躺在地上的欧巴桑以及一名无助的卡车司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