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街屋留原貌 游鹿港老街风华无限

人气: 26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30日报导】鹿港老街 时光隧道今昔游系列1(中央社记者吴哲豪彰化县30日电)鹿港老街是台湾第一个以古市街保存的街区,瑶林街等街道街屋都还保持清朝时的原貌,像是观光景点“半边井”,还有人住在里面,游客来到这里就好像走进古今交错的时光隧道。

鹿港老街区又被称为鹿港古迹保存区,范围包括鹿港镇现今的瑶林街、埔头街、后车巷、大有街以及泉州街等,民国75年内政部规划成为古迹保存区,进行维护工程,也让俗称的鹿港老街房屋维持了原貌。

“鹿港老街的发展型态和当时鹿港商业发展型态密不可分”,从事多年鹿港文史研究的文史工作者陈仕贤说,鹿港当初因为和大陆进行贸易兴盛繁荣,早期鹿港街道的发展也因此沿着鹿港溪的右岸发展。

鹿港的贸易起自鹿港老街,不过,后来腹地饱和,地方人士开始有计划的造街,形成“不见天街”,也就是现在鹿港镇的中山路,日治时期推动“市区改正”,不见天街旧貌完全被改变,但鹿港老街却被保存下来。

“鹿港老街不在日人市区改正,也就是都市计划的范围内”,陈仕贤说明,不见天街所在的中山路是鹿港镇的交通要道,瑶林街、埔头街不在都市计划范围内,反倒因此保留下来,直到被内政部划为古迹保存区。

陈仕贤表示,由于老街上大多数的商家都是船头行兼大盘商,使得街区前临街道、后临河道,造成老街街屋前是店铺、后让船只靠岸卸货的“前为街、后为溪”的型式,又被称为“手巾寮”,也成为老街特色之一。

游客来到老街,除了可以看到昔日为船头行的街屋之外,也会发现老街“巷中有巷”,也就是巷子内还有巷子,有的人走着走着会以为自己来到迷宫,不过,这不是老街居民故意整人,而是基于天气需要。

陈仕贤举鹿港竹枝词“鹿港曲巷闻茗酒,冬日偷闲识一临,十月风沙吹不入,九天霜雪冻难临”为证,说明老街区里弯曲的巷道可以防风防沙,到了冬天也有防寒的功能。

除了弯曲的巷子之外,老街地上的红砖也和鹿港大陆间贸易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陈仕贤解释,鹿港大陆通商时的货物都是用帆船来载运,货物较轻,于是拿红砖、福杉、泉州石当压舱物,以保持帆船船身的平衡。

当帆船抵达港口后,船上的福杉以及泉州石成为老街房子的建材,至于红砖就拿来铺道路;老街上的红砖虽一度被柏油取代,但民国70年被划为保存区时又重新铺设,重新回复到原貌。

走在老街上,脚踩红砖,两旁则是曾为船头行的街屋,要看其中保存较为完整且兼具特色街屋,可以到“意和行”、“友鹿轩”,至于王家宅第内的“半边井”也是老街上具有特色的景点。

其中意和行和友鹿轩都是清代时鹿港标准的街屋形式建筑,而意和行有179年的历史,两户以前的船头行都还保存街屋传统的三进格局。

意和行和友鹿轩的第一进前方为店铺,内部设有阁楼、天井等,具通风和采光功能,后方则有神明厅、卧室等;第二进则为奉祀祖先牌位的厅堂以及卧室空间,后院门外即为卸货港湾。

至于老街上的观光景点“半边井”,顾名思义就是有一半的井位于大街上,另一半则在王家宅第内;陈仕贤说,以前不是人人都能凿井引水取用,王家因而特别凿井在围墙边,一半供邻居饮用发挥敦亲睦邻的美德。

半边井所在的王家宅第门楣上有“三槐挺秀”的堂号,源自于宋太祖监察院御史王佑,王佑在庭院种了3棵槐树,期盼后代子孙能官居三公宰相,而王佑的次子王旦后来真的成为宰相,使王佑后代以三槐堂为堂号。

如今王佑的后代、鹿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王康寿还住在宅第内,王康寿打趣地说,当初祖先为了敦亲睦邻却没想到会变成观光景点,假日时门铃如果响了,他都不知是真有客人来访还是游客不小心按到。

鹿港老街的街屋等建筑物虽然变的老旧,不过,却是风华无限,鹿港老街上还是有居民像王康寿这样,因为和老街产生的浓厚感情,让他舍不得搬走,也让鹿港老街有别的老街感受不到的人情味及传统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