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
历史故事:孝德感召
这是一篇孝心感召的故事,被收入二十四孝中。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百善孝为先”,王祥的至诚孝心也使他得到了后福,体现出“积善之人,必有余庆”,“善有善报”的传统理念。
羊祜晋朝南城人,字叔子,泰山郡南城(今魏庄乡南武城)人。祖先世代为官,俸禄高达二千石,到羊祜为第九世,历代都以清廉德行,闻称于世。其祖父羊续为汉南阳太守,父羊道曾任上党太守,生母是蔡邕之女。羊祜十二岁时父亲去世,对叔父羊耽非常恭敬孝顺。
说到土星,我想渊明这么穷,所以他的土星恐怕是落入财帛宫﹙第二宫﹚了;土星是业力轮报之星,代表了人一生艰难困苦的主要来源。他最后给穷死了,除了时运如此之外,他的本命星图上一定有对此作了纪录;也只有土星受困于此的人会非常辛苦的工作却只有很少的报酬。
这不愿“以心为形役”,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的渊明生就一副傲骨,不但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也是历来多少读书人的典范!他的人生价值观是那么的特别,如一淙淙清流,洗净了多少人心的污浊。所以我设想他的星图除了标示了他这一生的困顿潦倒之外,必然有其特出之处。
事实上,渊明是智慧的,因为三年之后,只见刘裕玩尽了手段,不但得到了皇位的禅位诏,让他名正言顺的祭告天地即了皇帝位,立国号宋,还不忘背地里赐毒酒闷死了当初禅位给他的目前已然无亲无势的晋恭帝。
年轻时的渊明家庭为了嫁妹筹措妆奁而卖田,以致失去了祖田的渊明母子几乎到了无以维生的地步,幸好渊明之后有个机会在随后的五年时间内,都在故乡附近一户姓东郭的农庄里当家教老师;想不到在这期间的渊明反倒得到了东郭小姐的青睐,最后结成了夫妻。此后陶家也因这位贤内助确实精于农事的关系,让渊明一向寒窘的家境暂时得以舒展。然而此时婚后有子的渊明虽然内心崇尚自然,但并没有完全摆脱名教的束缚,他仍希望立善求名。所以当他母亲动用旧时的关系为他去求了一个官职回来时,他为了建功立业和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终于决定在29岁时尝试去做江州祭酒这个小小的学官看看,但没想到他将面临的却是时代的乱象与宦场的黑暗。
晋朝时,有个叫阮聸的人,他曾写了一本《无鬼论》的书。
齐高帝萧道成当政时,皇宫里进行了一场不同寻常的书法比赛。比赛的一方,是当朝皇帝萧道成。萧道成本是禁军将领,但也是个笃好书法的人,戎马倥偬中勤学苦练,到登位称帝后书法雅兴仍不减当年。他常写了字赐给臣下,耳边自然总是一片吹捧称颂之声。久而久之,高帝真的以为自己的书法天下第一了。
泰始五年,晋武帝派羊祜都督荆州、襄阳军事。
谢道韫是东晋才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安西将军谢奕之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
卫夫人,名铄,字茂漪,东晋时期河东安邑人(今山西夏县)。是东晋女书法家,汝阴太守李炬之妻,故称她卫夫人。
贾思勰,齐郡益都(今山东寿光南),生卒年月不详。他是中国北魏末期(公元六世纪)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到过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后来回到家乡,经营农牧业并研究农牧业生产理论。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公元533年)到东魏武定二年(公元544年)间,贾思勰在总结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农业生产成就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以及自己的观察和试验,写成了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
魏末晋初年间,有七个极富才情的浪漫文学家互相之间甚为友善,他们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相会畅游,史称“竹林七贤”。 历史人物
南北朝时,官场昏暗,贿赂送礼之风盛行。南梁武帝在位时,顾协任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书命令,参与机密,而且官吏的任免升降也在他的职权范围之内。虽位高权重,但顾协为政清廉,对贿赂者恨之入骨,诸亲好友带礼物巴结顾协,顾协一概挡驾,寸礼不收。他曾说:“送礼纳贿,必然徇情枉法,吏治怎能清明?”
两晋时数学家刘徽,撰有《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他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都已作了正确的注解,而且说得很透彻。他在《九章算术注》里算出球体积是球径立方的9/16,指出东汉张衡把球体积算成是球径立方的5/8,错误是非常明显的。
文化篇─文学和史学文学* 诗歌和小说建安七子之后,在文学上有较大成就的是晋、宋之际的陶潜。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江西九江)人。他的代表作是散文《桃花源记》,讲述了一个幸福的世外桃源。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音乐在南北朝时特别繁荣,尤其是佛教的传入,使佛教音乐广为流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成就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北方的石窟壁画,作者大多佚名;一是南方的人物、山水画,以东晋的顾恺之成就最高。
两晋南北朝虽然是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但其在文化和科技方面却没有停滞不前,并在艺术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佛教的盛行,不仅使这一时期的雕塑、绘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为后世留下了叹为观止的石窟艺术,包括堪称世界奇迹的甘肃敦煌莫高窟。
宇文泰于535年,颁布二十四条新制,后又增加至三十六条,称为“中兴永式”。其主要内容是:严禁贪污、裁减官员、置立正长(正即闾正、族正,长指保长。保、闾、族为地方基层组织名称)、实行屯田、制定计帐(预计次年赋役的概数)和户籍等制度。
北朝各代囱信佛教,北魏拓跋氏从道武帝开始就信奉佛教。道武帝本人喜欢看佛经,每次见到沙门都要行礼。明元帝则在都城的四方建立佛像,并令沙门开导民俗。
萧衍在全国大举兴佛,广建佛寺。他还提倡礼仪,为了让子孙能在太平时期多读些书,他命人编写了《千字文》,这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儿童启蒙识字课本,比唐代出现的《百家姓》和宋代编写的《三字经》还早。
在南方的刘裕取代东晋政权建立宋之后,北方的北魏于公元439年也统一了北方,南北朝时代拉开了序幕。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处于兴盛时期,许多皇帝信佛,佛寺也广为修建。佛教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信仰。
刘裕由于功高权大,在安帝416年时任相国,封宋公。次年,进爵为王。418年,安帝死,恭帝立,刘裕辅政,掌握东晋军政大权。420年,恭帝禅位,刘裕正式称帝,是为武帝,国号宋,史称“刘宋”,年号“永初”。
382年一月,苻坚召集群臣商议南伐,准备统一中国。当时,绝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轻举妄动,但苻坚却坚持己见。次年七月,苻坚下诏大举伐晋,在全国征兵。八月,苻坚从长安启程,秦军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从各地一齐向南进发。这时苻坚非常骄傲,出发前连东晋皇帝、宰相俘虏后的官号、公馆都准备好了。
西晋自武帝建立政权以来,共历三代四帝,前后仅五十一年。它结束了三国以来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为当时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短期的良机。西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不过,在西晋短暂的统治期间,近一半时间是处于战乱之中,因此经济谈不上什么发展。但西晋文学则开始作为独立的形式存在。
尽情演“义”的三国时代随着东吴的被灭而终于谢幕了。掩卷而思业已走过的历史大戏,不禁慨叹上天精妙的安排。如此纷繁的事件,如此不同的朝代,却被那看不见的主线紧紧的牵在一起,在一走一过间,留下了各自璀璨的文化,留下了足以让后人深思明鉴的故事,留下了丰富人精神内涵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一作公元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第十六窟   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
第六窟   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共有约 101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