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刺绣
作斜红妆的妇女形象,在新肛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绢画和泥塑木俑上还有大二反映。这种妆饰一般多给在太阳穴部位,左右各一,工整者形似弦月,复杂者妆如伤口,为了加强残破的感觉,有的还特在其下部,用胭脂伍染成血迹模样。
汉服 ──传统服饰艺术的象征
中国自古即有华夏、中华之称。在中国各大族群中,汉族是最大的民族,又称为“华夏民族”或“中华民族”。所以汉服又称为汉装、华服。汉服不是指“汉朝服饰”,而是指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和涂抹脂粉一样,我国妇女的垂眉之风,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到了唐代,更加普及。不论在宫廷还是民间,都流行这种妆饰。
穿汉服年轻化 叠日聚会打版缝衣
高雄市有一群年轻人在去年黄历七夕组成“中华汉服文化创意发展协会”,为了方便记忆,他们选择每个月的“叠日”聚会,聚会时大家都要着汉服,这些汉服都是参考文献、典籍和历史书籍,自己打版缝制。
汉服回归 新唐人引领风潮
由新唐人电视台举办,在纽约百老汇的无线电音乐城,成功演出15场的2008“全球华人新年晚会”受到各界广泛的注意,全球巡演更是让愈来愈多人想了解真正的中华文化。新唐人电视台借此机会,隆重推出“全球汉服回归设计大奖赛”,期盼以服饰文化再一次展现中华文化的美好,达到复兴中华文化的目的。
唐代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政治上的开放和思想上的活跃,都超过了以往的历史水平。这个时期的妇女,十分注重外表修饰,最明显的特征是面部妆饰。
在古时,凡还没有成年的孩子,不分男女,多将头发集束于顶,结成两个小髻,左右各一。因其形状如牛角相似,故名 “总角”。《诗经.齐风.甫田》:“婉兮娶兮,总角井兮。”孔颖达疏:“聚两髦言总,聚其髦以为两角也。”这里的 “升”指的就是孩童发式。因儿里发髻分立于囱顶,形如 “井”字,故以为名。
晚唐五代,幞头的形制有所变易。《云麓漫钞》记谓: “唐末丧乱,自乾符以后,宫娥宦官皆用木围头,以纸绢为衬,用铜铁为骨,就其上制成而戴之,取其缓急之便,不暇如平时对镜系裹也。僖宗爱之,遂制成而进御。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或翘上而反折于下,或如团扇蕉叶之状,合抱于前。”由此可见,这时的幞头,已变成为一顶帽子。
从 “康国”传入的 “胡旋舞”,服饰也很有特色,据杜佑《通典》记称:舞者一般二人,通穿 “绯裸,锦绣绿棱浑档裤,赤皮靴,白垮,双舞急转如风,俗谓之 r胡旋’”。它如 “拓杖舞”、“浑脱舞”、“霓棠羽衣舞”等等,都有各自规定的服饰。
在唐代以前的中国社会,广大妇女一直深受礼教思想的束缚,笑不得露齿,站不得依门,行不得露面,一直被称为妇女必须烙守的信条。唐代妇女为摆脱这种精神羁绊,作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如废弃遮蔽脸面的幕罗面幕,就是典型的例子。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时期,也是服饰工艺的发达阶段。尤其在盛唐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种安定的政治局面,为服饰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公元六世纪未,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南北朝,结束了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建立起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虽然它只存在三十七年,但是,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为唐代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活在辽阔东北地区的满族女子不像宋代之后的汉族女子一样需要缠足,她们是天足。通常满族女子喜欢穿一种叫做“寸子”的旗鞋。“寸子”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高跟鞋的鼻祖,但与现在的高跟鞋不同的是,其高跟镶嵌在脚心部位。
刺绣俗称“绣花”,是以绣针引彩线,在丝帛上绣出所设计的图样﹔绣画之精彩,在于以针、线代笔,几乎让人分不清是画是绣,甚至比原画更增一分光泽与质感。根据出土文物的考证,刺绣的起源可溯及殷商,可以说一门源远流长的中国工艺。
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分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寒梅傲霜雪——访梅花绣工艺家黄翠华
第一次听闻“梅花绣”。带着一个空白的脑子和一颗好奇心,我们前来台北新店溪畔造访梅花绣艺术协会会长、传统工艺师黄翠华女士。一袭唐衫体态丰盈,气色红润发色灰白,看不出年纪的黄翠华眼睛透着自信神采迎我们进门来。奇特的是,好似故友重逢一样,彼此介绍成了多余,我们很自然地从墙上一幅幅看似油画、粉彩、水墨、书法与摄影的作品切入了今日到访的主题:梅花绣。
刺绣,俗称绣花,是中国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广绣源于南海刺绣,又称粤绣,在秦汉时期已经盛行,广绣与湖南的湘绣、苏州的苏绣、四川的蜀绣共称中国四大名绣。
  元   元代的织绣工艺,丝织、毛织、棉织都得到一定的发展。
    共有约 96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