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
以信传情 搭起友谊的桥梁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很多,他们常集三千宠爱在一身,却不知如何与人分享、付出。曾在国语课本上读到有关书信的课文,文章开宗明义就点出书信就是要“传达情意,表达对人关心的功能。”有鉴于此,我灵机一动,想让班上五年级的学生有机会写信给笔友。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希望可以与学生共同达成,为目标一起努力,五年级接手后,我跟学生相约每个人毕业前要达成投稿上报、跑完3千公尺、体适能通过考验。
翻转教育的新思维
身为老师,绝不能忽视这股影响教学的翻转变化,身为家长更该改变思维帮助孩童,成为教育主体的学习者。未来的学校教育要学童提出不同思维,还给孩童“自造者”(创客),热爱动手做,从中学习新知,启动真实学习、演绎技巧;从动手做开始,重新定义学习,培养创新独立自主思考,主动的解决问题,开启真学习和创造力,翻转被动,不用考试成绩定义自己。
台湾人西化的饮食习惯,从以前吃饭吃粥,到目前面包、汉堡,小孩稻米的食用量日益减少,为鼓励学生多吃台湾盛产的米食,老师在学校就需要动点脑筋,引导学生爱上美味可口的米食,藉由行动多吃一口米,来达成帮助台湾农业。
教学心得: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教学时,最怕自己讲得口沫横飞,学生却出现一脸茫然的模样,这时候老师就会有很大的挫折感,不过当遇到问题时,若能把它克服,马上就会获得成就感。
成为内在赢家 赢得人生金牌
凡是自强不息者,最终都会成功。”──歌德
经典诵读 中文教育新出路
小学阶段上了几年中文班,到了初中,美国的很多华裔儿童往往放弃学中文。理由是:太难了。再过几年忘得更多,连小学时学到的那一点薄弱的中文底子也几乎忘个精光。如何才能让海外的孩子们对中文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如何才能帮他们更轻松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菲拉老师的一道题目改变了26个学生的人生,这方法也能让我们所有人走向成功......
我相信“对的事情只要坚持做就会产生力量。”这次暑假的文学研习的经验更加验证了我的看法……
走向光明 谈阅读的力量
文章是大千世界的文字投影,是人探索生命的眼睛,乘着阅读翱翔就能优游广阔的天空。 阅读是一种遨翔世界的方式,透过阅读可以获得知识养成专业,更可以引领人们走向光明。
青春第7课:翻转吧!教室
课室讲台的主角渐渐成为学生的舞台,老师成为孩子找到自信的隐形翅膀,因为老师信任的微光,让他们在知识的世界中,能有目标地自在飞翔,终能成为志同道合的快乐团队,未来也会勇敢地往学习的世界飞去。
美劳课上,美劳老师变身魔法老师。为什么呢?因为经过老师的创意巧思,回收再利用的物品,瞬间变成了美丽的创作品,而且不用花上任何费用喔!以下,让我们一起看魔法老师变魔术吧!
我想,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要后悔,不要计较,更不要放弃。我也曾经因为失败而沮丧过,也曾负面思考过,也想过要结束生命的一切,相信很多人也都跟我有相同的经验,不管是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这印证了心理分析学家艾力克森(Erik H. Erikson)所说,每一个阶段发展的结果有正向也有负向的。
对体育班的孩子来说,阅读仿佛是遥不可及的习惯。对我而言,为体育班的孩子量身订作的阅读课程设计,也颇费心思,难有新意。就在裹足不前的时刻......
之前,班上学生曾经带“水果日报”来学校,腥、膻、色的耸动标题、露骨的照片,其实很不适合中学生阅读。去年我担任国文科领域主席时,有幸邀请到《大纪元时报》的读报讲师来校,介绍《大纪元时报》与读报教育,使我对《大纪元时报》有了深刻的认识。
盛夏已到,今年发现黄金雨开得特别茂盛,黄色花点点,的确为我的生活带了点点滴滴的甜蜜和幸福。
自古以来,只要是学习一门技艺,大部分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而模仿也正是学习的一种手段。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模仿名家或老师的演奏方式是学习者最初的一个重要阶段,从手型、指法、位置和动作,再扩展至每个音的音响要求和把握,以及对整个乐曲的速度、力度和音色等,学习者都可以先试着模仿。然而,模仿只是一个阶段,而不是学习者最终追求的目标。藉由模仿而慢慢消化为自己的东西后,诠释的音乐才能有自己的风格。否则,一味的模仿,技术再纯熟只是抄袭而已。
夏季的校园,阵阵蝉鸣,从茂密的榕树上传来,一片生意盎然。琅琅读书声充斥各个角落,老师谆谆教诲的身影也在校园中来回奔走,忙得不可开交。
那节课上,我和学生一起欣赏了中国的民歌,为了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不同的民族和地域文化风情,我问他们:“谁知道在中国的北方,都有哪些民族?” “……” “蒙古族!”臣臣站起来自豪的高声告诉我:“老师,我就是蒙古人!”哎呀!我差点忘了,“小野马”臣臣的家乡在内蒙古地区,难怪他的个性那么奔放、不羁呢!
诗画歌美丽合体 从创作体悟人生
(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北报导)国文科的教学,除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运用外,情意的陶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澎湖县立马公国中老师林美惠,结合音乐课及美术课,由学生自己朗诵新诗后配上旋律,更结合美术课创作校园植物押花贴画,成为“诗、画、歌”一体的作品,让学生学习把生活感悟化成文字。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汉乐府古诗《长歌行》旋律明快、活泼,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诗词歌曲,因此这次参加合唱比赛我把它列为参赛曲目之一。
最近帮一位老师代课,发现这位老师上课使用的课本太多了。学生中有一对姊妹,七年级的姊姊上课时间是45分钟,二年级的妹妹上课时间30分钟,在短短的上课时间内,姊姊就使用了六本课本做教材,而妹妹也有五本课本之多。当我看到这些课本,不禁感到惊讶,一般45分钟课程我使用3本课本左右,30分钟则约2本(因人而异)。一开始觉得是否自己用的课本太少了?经过代课过程才发现,原来这位老师从不教导学生乐理或讲述其他与音乐相关的事宜,上课中只要学生有练不好的地方,只是要求回家努力练习,几乎不花时间了解为什么学生练不好或讲解如何佐以理论来达到贯彻音乐的教学及事半功倍的效果,无怪乎需要使用许多课本。然而东方学生的家长普遍认为课本越多,表示老师教学越认真,其实不然。
中年级有两个在学校的课外乐器小组学键盘的男孩子,停了好长一 段时间的琴课之后,我把他们叫到音乐教室,询问他们的练琴情况怎样。没想到,迅铮告诉我,奶奶生病了,妈妈下班回家都很晚,他每天晚上回家还要烙饼、做粥……。
在我教学生涯中,教了不少主修音乐及非音乐主修的学生,有秉持对音乐的喜爱而努力钻研、练习自己乐器的人,也有极少部分愿意认真去了解音乐的内涵而涉猎各种相关书籍者;然而也有许多学生没兴趣去看与音乐、艺术相关的书籍,或无心多听自己主修乐器以外的音乐。倘若音乐不是他们的主修,或可不需强求;但对于想要以音乐为专业的人或学乐器的人,我认为除了应该努力不懈勤练乐器,也该充实自己音乐的涵养与见解。
我经常在课堂上跟学生演练“正反合”的思辨。譬如“快与慢”,“快”有什么优点、缺点?“慢”有什么优点、缺点?别人会有什么感受?我们会有什么感受?透过不断正反合的思辨,与对感受的体悟,我们才会慢慢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而这就是相对的“对”与“错”。
《济公惩恶》舞蹈中,演员们维妙维肖地演绎了济公运用神通惩罚了调戏妇女的流氓,我对学生解释,济公内修的心性境界高才会有神通广大的本事,假如我们注重修身养性,或许也能成为很了不起的人呢!
(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数学常是学生头痛及讨厌的科目!”台北市立兴雅国中数学科老师林寿福运用扑克牌魔术,巧妙结合国中数学的函数概念,让学生从提问摸索中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许多同学说,这样学数学好有趣。
中秋节过后,在每个班级的音乐课上,我都会在导入环节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说说中秋节你是怎么度过的?”
南市六信高中  读报乐趣多
(大纪元记者孙帼英台湾台南报导)台南市六信高中为提升学生阅读素养,邀请大纪元读报讲师莅校指导学生,如何快速地从报纸上找到想看的报导或文章、抓住阅读要领、体会读报的乐趣。课后,学生都表示获益良多,并对读报产生了兴趣。
打开电脑,看着孩子们的节目录影,不禁又回忆起排演过程中的一幕幕往事。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演出,但是秉持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原则,在每场演出机会中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潜质,而这个反复演练的过程里,教师给予他们的将是源源不绝、闪亮的艺术创造力,还有最重要的— —做事力求完善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