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长篇小说
一日,秦怀玉同程铁牛在关外叫骂,木箕领兵突出,与怀玉大战,程铁牛拍马夹攻,木箕败走,沿城而回。唐兵赶上,城上乱箭射下,唐兵急退,木箕入关去了。
木兰在五狼镇,闻颉和让帅印与康和阿执掌,料他必然善守,以老我兵。木兰遂心生一计,令手下军士不许埋锅造饭,都在镇买吃,如有妄取民间一物,登时斩首,那镇上番民贪其利息,不论大家小户,都卖酒卖肉。
尉迟恭听罢即令将二将放回,颉和得放,逃回本国,表奏突厥,将帅印让于康和阿执掌,康和阿亦欣然领受。李靖闻之不悦,传令木兰
睡至三更时候,忽然喊杀连天,孛臣急提枪上马,唐兵已抢入寨中,乱砍乱杀,番兵四散逃走,孛臣于火光中见木兰在马上耀武扬威,心中大怒,冲杀而来。木兰命军士团团围住,不可放走。
元帅得了那焦文、焦武,即表奏圣上,封为总管之职,令为乡导,伴伍登同行。行了七八日,到了五台山,在山下扎营。木兰进账禀元帅道:“丧吾禅师有书信一封,要将亲身送上五台山白云菴靖松道人,特来讨令。”
说声未了,对阵中一箭射来,焦文急忙挑拨,射中了马头,也将焦文抛下马来。两边军士齐声喝彩,各人收兵。原来元帅恐伍登有失手,令朱木兰前来掠阵。见伍登坠下马,恐焦文追他,遂拈弓欲射焦文。
李靖将木兰上下一看,见木兰寒居柔脆,两眼有神,举止动静,不脱女子气习。李靖心下明白,却又想道:“他既女扮男装,代父出征,我李靖不知则可,知而不为保全,失宝善之道也。”
尉迟父子上殿,启奏人马到齐,即日北征之意。又奏朱木兰年十四岁,文武兼优,有大将之才,万夫之勇,臣保此人北征,必能克敌立功。太宗见奏,龙颜大喜,命宣朱木兰上殿。
行了半月,在黄河岸傍扎营,候明日早晨渡河。是夜,月明星稀,木兰在帐中盘膝而坐。祇听得风涌波涛,呜呜呱呱,溅溅不已。木兰想起:父亲抱病,母亲年老,膝下无子,我今远出,教我心中如何放得下去?父母心中又如何割得开?想到此处,恸哭了一会。
天禄知道,即责备朱明一番,辞了宝林,望双龙镇而来。谁知武昌饮酒过度,加之受了江上风寒,筋骨疼痛,日重一日,渐渐的卧床不起。木兰见应了去年梦兆,心下着忙。
丧吾道罢,香元和尚不敢再求,祇得叩头道:“弟子愿皈依吾师门下,备洒扫之役。”忽然天鼓大鸣,金花坠地,彩云绕殿,异香遍座。丧吾忙下法座,同大众望天再拜。
本寺住持香元和尚,上前说道:“小僧自幼在本寺出家。清规戒律并无过犯,紫书丹经、佛典道卷,无不明白。今皇太后洪恩,公爷修造,于佛有光,与僧有缘。待小僧升座说法解经,果有不明之处。然后让于丧吾不迟。”尉迟恭道:“知不如好,好不如乐,恐尔道行不及丧吾。我明日出一偈言,尔等依韵而和,看是谁高谁下,就不要争论。”
木兰佩服丧吾教训,仍然织机,不废工夫。却忙中偷闲,服炼心性。一日,临窗织布,见日色沉西,入闺中静坐。一时间,窗外月明,木兰取书观看。到了三更时候,侍女掌灯,催木兰歇息,木兰也觉身体困倦,睡了片时,忽然宝剑啧啧作声,木兰即将宝剑拿在手中。
一日,尉迟恭精神困倦,伏案而寐,忽然闻磬声嘹亮,袅袅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尉迟恭听之,惊讶不已,起身信步闲游,转过曲槛,见一座花园,十分幽静。
朱若虚见众贤散去,每日焚香注水,静坐观心见性。天中境界,愈穷愈妙。到了九月初七日,偶染寒疾,天锡、天禄请医调治。若虚不肯服药,将书箱中小小一个绵包袱取出来,叫那九岁孙女朱木兰出来
小学生听了“返我真面目”这一句,料丧吾识破机关,又见丧吾下了法座,有相逊之意,往外就跑,不知去向,丧吾也退入方丈去了。那些看的众人,都道这个和尚果然有些道行,感得天神下降,不然,那有不上十岁的小学生,就能出口成章?
炀帝登极之日,思量满朝中惟太傅兼吏部尚书伍建章老成练达,文武钦敬。令其草诏,假为遗旨,以服众心。谁知伍建章接诏在手,就写道:“老王身死不明,储君无辜被杀。天下诸侯,各速兴兵问罪,以擒国贼!”杨广即将建章凌迟处死,夷其三族。
无忌心知李靖为唐公招贤之意,却也不肯说明。秦叔宝道:“既二位兄长皆有归唐之意,弟为兄等代执鞭之役。”程知节道:“大丈夫孰不愿投明主,使名标青史,流芳百世?弟亦闻名久矣。”褚遂良但笑而不言,亦深知李靖之心也。
住了数日,魏徵吩咐兄弟魏徽好生照理家务,不可荒芜田地,同尉迟恭望长安而来,投见李靖。李靖待为上宾,说道公子世民之贤,恳他二人往见唐公。
再说朱若虚在路上行了月余,将及长安地界,路上行人纷纷传说京中之事:文帝被弑,太子遭戮,太傅伍建章被诛,炀帝竟是废伦自立。若虚闻之,仰面号曰:“天乎,天乎!吾命之不长也。”
自此李靖佐公子理农桑,治甲兵,交结宾客。天下豪杰,无有不知世民之贤者,皆李靖之教也。如此三年,公子志不少懈。
李靖与红绢策马而行,来至临潼山,到了梅林镇。日暮投宿,歇于楼上。次日天明,濛雨不休。李靖晨起,捡书观看,红绢亦对镜理发。对门楼上,坐着一颁白老者,发如旋螺,须若短松,以目视红绢。李靖心甚恶之。
,越王府中不见红绢,左右遣使捕捉,越王曰:“红绢入府,经五年矣,未尝以颜笑假人,吾尝谓绢有侠之气。昨日席间,以目熟视李靖,必从靖去矣!”左右往察之,果如越王之言。
李靖别了柳家店,携二位龙女行了七八日,早到西城。旋回故里,令二女权立门外,先进家中见了母亲,将误入龙宫行雨收尸之事,一一说明,又出夜光珠、宝剑为证。
李靖即取出三百两银子与庞母,另造房屋。又将百两银子,以作庞母养生之资。盘桓三日,拜别庞母,辞了众人,望西而行。乡人尽皆撒泪,依依不舍,李靖也切切而去。
李靖生于隋文帝之时,京兆乡中李家村人氏。字青莲。又名药师,道号三元道人。幼喜读书,父亲早逝,母亲刘氏勤于纺绩。李靖勤于采薪,贫苦自守,分毫不敢妄为。
将交三更时候,忽闻钟鼓齐鸣,箫管拂耳,若虚好生惊异。举目看时,不觉身子已出房外。祇见痘母娘娘坐在殿上,好像有些面善。两边数十个女僮,长幼不等﹔下面数十个长衣大汉,分立两旁。
八名秀士不看此牌犹可,看了此牌,惊出一身冷汗。齐声道:“我等进取功名,却累及父师,如何是好?”惟有窦建柱,字忠,其情性刚愎,怒气冲冠,伸手向柱上将虎头牌取下来,向石上一击,打得粉碎
若虚到了城中,寓于安静所在。到了试期,用了早膳,不一时衙中炮响,城中老少人等,到衙前争看孝廉。果然一个个儒冠儒服,清气宜人。知县虽依着朝廷大典,碍着国制,不好张灯结彩,祇好打鼓陞堂,三班六房一齐上前叩头。
木兰女年十四,孝心纯笃。亲衰而病,适军令至,女扮男妆,代父从征,十三年而回,无人知晓,又能居丧如礼,全命全真,岂非奇中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