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佳节的问候
“虽然没有见过真正的圣诞老人,但我仍然十分感激妈妈给了我幸福快乐的童年,让自己的生活多了许多美丽回忆。”紫薇说。
让孩子走出象牙塔,打开封闭的心灵,接触世界、体验生活,是孩子为人生设定目标破冰的第一步。但孩子对社会型态与现实状况,却是十分陌生的,所以大人应该随时跟他们分享经验,讨论目标。如果孩子更明白未来的情景,看见更实际的状况,他们便可以设立更具体的目标,产生更强的力量。
前阵子,“淡定”成为家喻户晓的火红新名词,对于这个名词,我自己也有一点启发。
一次随团出游,到了夜间,歇息在一个山脚下。导游宣布: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用过早餐后,马上在山门前集合,一起登山。
美式教育出问题了?美国学者推崇“严师出高徒”
(大纪元记者马颖慧编译报导)西方国家的老师总是和蔼可亲,寓教于乐,把学生们读书的艰辛消融于轻松的教学之中。不过近几十年,一群美国学者开始反思:为什么美国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仅落后于亚洲同年龄段的学生,还次于芬兰、爱沙尼亚和荷兰等西方国家,为什么美国学生的拼读水平会差于印度学生,会栽在简单的数学计算上,他们惊呼“美式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有一次,兔小妹给我一封抗议信,首页上写着大大的“固执”两个字,各位不要因而认为我是一个开明的父亲,因为如果是,兔小妹就不会抗议了,而且她放的时候还是噙着泪水,为什么我知道?因为她放的时候刚好被我撞见,为什么会被我撞见?可能是父女连心吧!
想着今年父亲节该有什么另类的作为呢?除了红包和吃饭,好像也是请儿子画父亲节卡片给爸比和阿公,比较能表现心意。不管怎么样,有责任感的父亲就可以得到子女的祝福。老公当了老爸之后真是宠孩子,儿子要他一起玩球、读书、玩电脑、躲被被都没问题。工作忙碌之后进入家庭休闲,体会家的温暖。
兔爸爸始终认为,有明确、热切想要追寻的目标,才能激发向上的力量,这也就是时下流行的“愿景”一说。但,要一个还在校园,未进入社会的小孩制定人生目标,会因其对人生、社会、职业没有具体与足够的认知,无法真实地勾勒出蓝图,也因此无法产生真正的动力。那父母、师长要如何才能协助孩子,即早设立真正热爱的人生目标呢?
啄食蚯蚓时,它会很有技巧地、不会鲁莽地使力拉扯到断裂,而是......
过去一周内,美东联成公所赵文笙顾问接到三宗华人家长的求助案,除了两宗的当事人因体罚孩子分别被邻居及托儿所报警外,另一宗是因父母忙于生计,将孩子送返中国家乡,交由他人照顾,不料两岁的孩子最近病故死亡,死亡证明上显 示,孩子罹患多种疾病,令人看了心痛;而美国法庭也开始查问父母为何将孩子单独遗弃在祖父母的家中,追究其监护失职的责任。
有时候,讲话伤我们最深的人,往往不是别人,而是最爱我们或我们最爱的人!他们对外人讲话总是温、良、恭、俭、让,对家人讲话却总是凶巴巴,甚至句句如刀,伤人心扉!
小丽老师很喜欢她的平板电脑。她用平板电脑搜寻教学资源,用平板电脑联络亲朋好友,更用平板电脑教养她两岁的女儿。
十几岁的我,深盼大人能够尊重我。教育家史宾塞说:“教育孩子从尊重孩子开始,怎么尊重孩子呢?问问自己你要别人怎样尊重你,就可以得到答案了。”所有调皮的孩子,是最纯真也是最脆弱的。父母都疼爱子女,但却因为面子或外在影响,而对自己的儿女怒骂甚至动手处罚,使孩子们的心灵受到创伤。
“我长大以后要当妈妈。”当我询问孩子未来志愿时,三年级的小庭大声说...
毕业典礼后整理教室,发现阿杰将整叠妈妈寄给他的信,弃置在回收桶中。看来他还是无法原谅母亲……
据日本统计,功课好的学生,不是家里富有的,也不是聪明的,而是读书时,旁边有人陪伴的学生。
原本男孩的活泼好动也算是天性,无可厚非,但是身为家长,最担心的就是接到孩子顽皮后的结果──同学家长的电话投诉。
几天突发了一些事情,让我对于教育学里“沟通理论”有特别多的感触。
我经常在课堂上跟学生演练“正反合”的思辨。譬如“快与慢”,“快”有什么优点、缺点?“慢”有什么优点、缺点?别人会有什么感受?我们会有什么感受?透过不断正反合的思辨,与对感受的体悟,我们才会慢慢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而这就是相对的“对”与“错”。
有句老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非常正确,没养过小孩的人很难有深刻的体会。另一句话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就值得商榷,因为有很多父母对子女抱着或多或少的愧疚感,总想要孩子得到最好的,却不知道该怎么教养孩子才最恰当;还有些父母出发点是好的,最后却把亲子关系越搞越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是恶魔,就会遇见恶魔;如果你是天使,那么必然就会遇见天使了。
当我真的用力去回忆童年,才发现留在我记忆中的,只剩下了几个画面。没有什么非常美好的瞬间,所以,无论怎么回忆,心中也不会有一丝甜蜜的感觉。相反,却有一些不太愉快的往事,时常不经意的徘徊在我的眼前,好像一道永远做不完的题似的。
日前我参加一位老师的退休餐宴,会场涌进许多表达祝福的人,都是他卅多年教职生涯的学生。热闹中,一位理着小平头的中年人举手要大家安静,说是要送老师一份礼物。只见他从身后端出一个包装精美的长木盒,在众人的期待中打开。“天哪!老师的藤条!”所有的人一齐大声惊呼。
教育家史宾塞说:“教育孩子从尊重孩子开始;怎样尊重孩子呢?问问自己你要别人怎样尊重你,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前几天和同事一起去骑马,因为我们都没有骑马经验,所以马场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培训,如何让马停下,左转、右转等。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请相信你的马,它们都是受过良好训练的马,它们知道自己再做什么。”
人的可塑性很低,却又常自以为是的教导孩子。其实跳脱来看,观察整个场景,孩子的表情及表现,就是我们的翻版。好真实的照妖镜啊!没有人在当父母之前,就有经验。所以父母照着自己父母的模式,继续教导自己的孩子,却忘了自己当初当孩子时,气得七窍生烟的模样。
对于同一件事物的看法,人人总是有许多不同的立场。有些人对于自己的立场,总保护得很扎实,也就是坚守原则,但有时,太过坚守立场,或许变成固执,到顾人怨。如果可以变通一下,有个弹性的共同原则,才能制造双赢的局面。
留后路为什么这么重要?对我们为人处世有多少的帮助?实是当下无法去解释的……
邻居一家搬过来一年多了。他们有个很可爱的小女儿,6、7岁的样子。自从他们住进来,天天晚上都能听到小女孩练钢琴的声音。
心的污染
孩子们的心原本纯净而善良,是什么成为了他们心的“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