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体
简体
搜寻
大陆
美国
香港
国际
台湾
|
即时
评论
专题
视频
|
科技
财经
娱乐
文化
|
生活
健康
社区网
纽约
旧金山
洛杉矶
多伦多
温哥华
澳洲
欧洲
更多
容乃加
正体
立秋节气民俗与诗情 七月戒流火七夕相思
2022年08月07日 11:24 AM
立秋有“一叶知秋”、“七月流火”让人警惕阴阳变化消长,睹始知终。从古以来,牛郎织女的七夕故事,更让立秋充满浓浓的人间情味。立秋还有一些民俗防病防疫的古老智慧。
立秋
立秋民俗
二十四节气
七月流火
中华文化300问
【名作故事】守节博学30年 司马迁作史记竟两代志业
一代良史司马迁,继承父亲之德业,完成了记事严谨详实意赅的历史真实录《史记》,成为“正史”的标竿。他以一生完成这本跨度二千四百一十三年,共五十二万多字的巨作,经过一番怎样地铭心刻骨的历程?
史记
名作故事
司马迁
太史公自序
2022年07月27日 7:56 PM
【人生名句】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对应的历史大事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这句话在人中流传很广,而它的来源也很久远。在许多古书中都有这句话。这句人生名句所要彰显的是什么“宝贝”呢?它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受到非凡的重视呢?
人生名句
司马迁
史记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2022年07月13日 1:00 PM
从先秦到明清各代粽子 多味多姿一一道来
粽子的文化传统已经传承了二千多年,粽子的外表和内馅也是形形色色:甜粽、咸粽、果粽、杂粽、果仁粽、凉糕粽、养生粽,缤纷多彩。从先秦到明清各朝代的特色粽子,一文说分明。
端午节
粽子
节俗
2022年06月02日 8:30 PM
不知“道”已在道中:端午节俗对应的养生之道
端午节俗中反映了天人合一观,以及古来的五行养生之道。人们迎节过节俗,吃粽子、吃“五红”、吃“五黄”、挂艾草菖蒲、用午时水,可以说不知道已在道中。当我们深入知道时,更能发现节俗中蕴藏的文化智慧。
端午
养生之道
节俗
粽子
艾草菖蒲
2022年05月29日 7:33 PM
立夏养生怎么食补 怎么吃出美颜色?
五月薰风迎暑来,立夏到了,在热天里怎么养生?看传统中医的智慧。中医说夏天进补美颜正是时候,要怎么作呢?立夏又有什么民俗呢?
中华文化300问
立夏
养生食补
节气
美颜
2022年05月04日 10:44 AM
九尾狐为何变成妖狐?
日本“杀生石”传说故事的九尾妖狐的形象是融合天竺、中国和日本等三国文化涵化而成的。反顾中华文化中的九尾狐本是祥兽、仙兽,怎会变成附体妲己的妖兽呢?
九尾狐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
杀生石
妲己
2022年04月20日 8:18 PM
清明扫墓祭祖习俗的起源为何?你可能想不到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起源为何呢?古代的扫墓,早先和寒食有关系;“人家插柳记清明”。相传这些习俗有一个共同的起源,来自久远的春秋时代。
中华文化300问
清明节
扫墓
寒食节
2022年04月02日 11:33 AM
为何说“春分”一刻值千金?
“春分”是一年四季的重大节气。中国古来有春分一刻值千金的俗谚。什么道理呢?“春分”反映了大自然的节气,落实到中华文化中,有哪些阐扬天人合一精神的表现吗?
春分
中华文化300问
2022年03月17日 10:13 AM
元宵节俗传承 汤圆为何叫“元宵”?
元宵节浮圆子、供圆子、吃圆子,团团圆圆。看着沸水中的圆子浮水面了,变得更大更饱满(发福)的圆子,食指大动,心中喜乐,人们对圆子寄情:“元宵”并百福!那么元宵节的圆子为何叫“元宵”?是巧合吗?元宵节庆食俗的传承历史从何而来呢?
中华文化300问
元宵
元宵节
2022年02月16日 12:20 AM
过大年七大年俗 源流底蕴知多少?
腊月最后一天,旧岁至此日而除,旧年至此夕而尽。这一日夜汇聚了许多传统年俗,展现十足的年味儿。七大年俗有哪些,追根究底,可知道它们的源流底蕴吗?
中华文化300问
除夕
春联
年俗
过大年
2022年01月30日 11:00 AM
新年招福从小年开始 古人有什么妙法?
“小年”也称“小年下”、“小年节”、“交年”,表示新旧之交,是哪一天?古人怎样在小年时招福造福?当今之人怎么学?
中华文化300问
小年
祭灶
小年下
灶神
2022年01月25日 11:00 AM
人间妙趣 :无字春联好过年
新年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传开新气象,也表诉人间的心愿。古人也有另类过年的应对、唱和法子,展现逗趣的过年情怀。乾隆年间治疆的贤吏和大才子的诙谐妙事逗开怀。
春联
过年
人间妙趣
2022年01月19日 11:04 AM
腊八吃腊八粥好养生 怎样做营养腊八粥?
腊八日吃“腊八粥”具有上千年的传统,展现敬佛和喜舍的情怀。中医说吃“腊八粥”可以养生。“腊八粥”的材料都是储藏植物精华的谷、豆和坚果。它们的精华主掌生命的元气,正好适合冬天补冬养藏补肾。如何简单做出一碗营养丰富的腊八粥呢?腊八粥缘起于何时呢?
腊八粥
中华文化300问
2022年01月09日 11:36 AM
古人也跨年 古代跨年烟火是怎样的景象?
元旦迎新,古人也跨年,古人也有跨年烟火喔!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美景,烘托新年气氛。《诗经》中可以找到古时跨年烟火的仪式起源,称为“庭燎”,而且古代有专门司火之人。中华民族的跨年烟火是怎样的盛况呢?
跨年
元旦
跨年烟火
中华文化300问
2022年01月04日 11:00 AM
顺阴阳五行之道 冬至过后怎么养生怎么吃?
冬至过了,冬天已经过了一半,天时人事日相催,唤醒人快快做好冬天的养生功夫,积蓄补充来春的元气。依循中华传统的五行智慧,怎么养生、怎么食补呢?
中华文化300问
五行
养生
食补
冬至
2021年12月27日 8:33 PM
中华养生之道的窍门是什么?
中华文化中的养生之道重在平日身心的调养,胜于生病时吃药。介绍给你古人的“七养”、“四休”、“四印”等等养生之道。古人诗云:“北宅南庄不足夸,好儿好女眼前花。一朝身没一丘土,又属张三李四家。”你怎么看呢?
中华文化300问
养气
养生
2021年12月12日 7:35 PM
古人爱今人赞 “脍炙人口”的美食是哪两味?
一首好诗、一篇好文、一种流行时尚脍炙人口,表示它们大受欢迎,大受赞赏。其实“脍炙人口”起源于古人最爱的二种美味,古往来今,依然脍炙人口!猜猜它们是什么美味?为何令人爱恋至今、还留下不少文化重彩?
中华文化300问
脍炙人口
莼羹鱼脍
2021年12月01日 7:33 PM
“眉寿”是指几岁高寿?典故为何和春酒有关?
以“眉寿”表示长寿,起源有多久远了?它的来处很具有诗意,而且耐人寻“味”。说起“眉寿”在历史上的应用到底有多深广?,相信是超乎许多人的想像。
眉寿
中华文化300问
2021年11月17日 7:41 PM
刷牙就能让白发变黑 这些中医处方为何历久不衰?
中医有一方“固齿神方”从清代传到今,能固齿还能让头发转白为黑。历代中医类似的“神方”不少,让人在日常刷牙漱口中,就能起到转白发为黑发的功效。这些方子的配方为何?怎么使用呢?其医理根据为何呢?
染发
【中华文化300问】
刷牙黑发
漱口黑发
天然染发
2021年11月03日 7:33 PM
古人怎样染发?中医有一染三年不变的方子?
古人怎么染发呢?用什么染发?染发剂多吗?我们发现古人的染发方子,不仅琳琅满目,而且方法五花八门。其用材都是取自天然,而且这些染发方子,多出自史上大名鼎鼎的中医学家之手。
染发
中医
中华文化300问
2021年10月28日 7:33 PM
“腰缠万贯”到底有多重?到底多富有?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兼得三者,可能吗?你知道“贯”钱是怎么来的?“腰缠万贯”到底有多重?到底多富有呢?这和古代的币制相关连,当然也和历代物价的上涨连动啦。
腰缠万贯
中华文化300问
2021年10月20日 8:54 PM
九月九日重阳节 涵容什么文化意蕴?
九月九日重阳节,在中华文化中除了《易经》的生命哲学的含意,各种民俗的含意,还有修道成仙的修炼文化的典故,指向生命为何而来的追寻。这个节日意义,实在深厚悠远。
中华文化300问
重阳
九月九日
天人合一
敬老节
2021年10月12日 7:33 PM
“七尺男儿”究竟有多高 “七尺”另有何意?
换算今制,“七尺男儿”到底有多高?在中国历代,度量衡不是不变的,然而不管尺寸长度的标准几度改变,堂堂“七尺男儿”的用法为何鲜明不变呢?身高不到六尺的晏子立德立言受人敬仰,而他八尺躯的车夫却受妻子看轻。那么“七尺男儿”不仅指“七尺躯”的男儿,实际指称什么真义、什么内涵呢?
中华文化300问
七尺男儿
七尺躯
2021年09月30日 7:27 PM
古今两个中秋礼俗各异 古代不送月饼 月饼何时普及?
古代有两个“中秋”?庆中秋已经开始很久了!古早中秋不送月饼送什么?古早月饼什么样?从什么时候开始中秋节吃月饼开始普遍呢?
中秋节
月饼
中华文化300问
中秋
2021年09月14日 7:33 PM
古人最常用的化妆品是什么?
古人用什么化妆品呢?先来认识“粉黛”,这是历代最基础的基础化妆品,在中华文化中起源久远,历代又有什么改良呢?听过吗,“ 画眉”不仅引领美容时尚,也能为文名开路!
粉黛
中华文化300问
画眉
化妆品
粉白黛黑
2021年08月31日 7:33 PM
“七月半”中元节是可怕的民俗节日吗?
“七月半”是指黄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道教称“中元”或“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节”,庙寺道观民间有礼佛、建醮普渡、祭拜祖先、普渡孤魂等等的活动。有人对“七月半”感觉可怕,从民俗的起源来追一追,“七月半”中元节到底可不可怕?
中元
七月半
中华文化300问
盂兰盆
2021年08月19日 7:35 PM
为何桑梓成了故乡的代名词呢?
一棵树寄托故人意;一片心长怀乡梓情。乡之梓,凝结家乡的情感、文化的记忆,“造福乡梓”指回馈故乡,文化源流就在“梓”的“史地”上展开。
造福乡梓
中华文化300问
造福桑梓
2021年08月11日 7:31 PM
文士传说二千七百年 渭阳之情到底指什么呢?
渭阳是指渭水之北岸,“渭阳之情”这个充满温情的名词典故常常出现在文学诗作中,历史名人也常用。它到底指什么情谊呢?“渭阳”又是谁的代称?
【中华文化300问】
渭阳之情
2021年07月13日 7:33 PM
有“艾”无碍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艾草在中华文化中着重彩,“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有多少文化传承来自于艾?听过艾粽子、艾馄饨疗病吗?连孟子都借用“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孟子借“艾”传达什么理念呢?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灸
容乃加
【名句故事】
成语数来宝
2021年06月16日 7:33 PM
1
2
3
...
下一页
共有约 238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干净世界”8月8日正式推出英文平台
如果您正在寻找一个媒体平台——没有政治审查,没有充斥暴力、毒品、色情等低俗信息,请搜索“干净世界”(Ganjing World)。
分析:中共打错算盘 环台军演让美盟友更团结
台海航行逐渐恢复 至少四十多艘船通过
王赫:四亿人“三退”的数字和背后艰辛
海南6市封城 全省核酸检测 三亚接连建方舱
排行榜
TOP
ARTICLES
1
立秋节气民俗与诗情 七月戒流火七夕相思
图
精彩推荐
EDITOR's
PICKS
王赫:四亿人“三退”的数字和背后艰辛
图
1/3的人不知道自己胖!2个不为人知的肥胖原因
图
疫情后2大头号死亡原因 不是新冠?1方法改善
图
抗生素杀死肠道菌、让全身发炎?这样做预防
图
个人理财:买电动汽车对你和环境都不划算
图
巨富陶朱公知人又知命 笑对儿子丧命的结局
图
如何激发你的最大潜能?专家分享一大秘诀
图
很多人喝水喝错了!1种喝法当心伤脑甚至致命
图
这样做当心洗肾!3招护肾排毒、让肾用到老
图
拜登打4剂感染BA.5?1个简单方法 增强“天然疫苗”
图
我们使用cookies来了解您如何使用我们的网站并改善您的用户体验。这包括个性化的内容和广告。若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条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