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华
这个周末,新闻所校友推荐我去看一部精彩的纪录片《正面蕉锋》(Big Boys Gone Banazas!*),有趣的是,它其实是另一部纪录片《香蕉启示录》(Ba...
根据一份研究显示,全世界 83﹪的人是活在没有独立媒体的社会,也就是说,他们被剥夺了获得真实完整资讯的权利。而且,那些受控制的媒体工作者,万一忠于职责的想要维护民众知的权益时,恐将立即遭遇身家性命的威胁!
号称是亚洲近年来最大的传媒并购案正在积极进行,那是旺旺集团旗下的旺中宽频拟并购有线电视系统,金额直逼715亿新台币以上。这是一个跨足各种平面、电视、网路,以及14家系统业者的超大型并购案。
一向是世界幸福排名前头的北欧国家挪威,最近发生冷血屠杀案,一方面由于死伤甚多,而且多为参加夏令营的青少年,令人发指,引起世界媒体大量报导;同时,屠杀者的动机也让世界媒体议论纷纷,据称他是抵制所谓“多元文化”,也就是排斥穆斯林移民破坏挪威文化。而台湾的媒体中,更出现一篇令人啼笑皆非的报导,据称,这个杀手在他长达1,500页的部落格记事中,竟然在最近的纪录中显示...
全世界还有其他的主流媒体能够报导这一类的事件吗?四川射洪县(这是唐代大诗人陈子昂的故乡,他有一首传颂千古的名诗“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7个警察暴打教师的事件,在台湾所有的主流媒体,包括电视和报纸,都没有看到相关报导。而新唐人的报导,几乎是自由发声、声张正义、以及曝光恶行的唯一管道了。
5月3日是世界新闻自由日,美国新闻自由之家也同时公布了2011年新闻自由报告,台湾虽仍被列为新闻自由国家,不过全球排名第48,比去年又下滑1名,评分创2002年以来新低,而且已是连续3年下滑。
台湾民间媒体观察团体又在上星期召开记者会,抨击政府花钱买新闻,却以“广编”、“专辑”的标示鱼目混珠,而不是以“广告”字样标示,违反1月份才修正通过的预算法,该法明订政府以及相关单位不得进行置入性行销;在办理政策宣导时,应明确标示其为“广告”且揭示机关和单位名称。
新闻不应该置入,也就是不可以像买广告一样买新闻。日前台湾政府终于修订预算法,明订禁止政府购买新闻,但可以在“明确揭示”的条件下“赞助”新闻。但是,这似乎仍令人担忧,“置入”新闻和“赞助”新闻不都是“购买”新闻吗?
记者无疆界组织公布了2010年全球新闻自由排名,台湾从去年的59名进步为48名,但比起2008年的36名,还是相对退后。以亚洲四小龙来看,香港34名,韩国42名,都比台湾前面。新加坡则很糟,只有136名。日本一向都是名列前茅,这次名列第11;而中国大陆则是 171名,比去年还退步3名,是全世界倒数第8。
这几天《联合报》发布了一份“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与2000年的民调结果比较,如果我们相信这个数据的可信度的话,其中,特别值得我们观察的2个数值:一是:69%认为大陆有机会发展成世界第一强国;二是63%不认为大陆国力强盛将危及台湾。
台湾媒体正如同自由世界的各国媒体,各有不同的立场。但是,8月17日这一天的报纸,对于同一件事,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报导;而且是正义与利益的强烈对比,也是人权对钱权的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令人感慨和忧虑。
有一句很有效的广告辞说:这就是你喝的水吗?发挥了提醒民众每日喝水要注意是否卫生、对身体无害。
死难近10万人的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攸忽两年已过。与朋友聊到中国政府的媒体政策时,还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觉得中国确实已经改变,因为温家宝在当时救灾中的表现令人感动﹔一向封锁灾难新闻的中国政府,破天荒主动地公布灾难资讯,让国内外媒体进入灾区采访,立下中国政府容许媒体全天候播报灾情的首例,让国际社会对其刮目相看。台湾总统马英九也曾公开表达肯定。《纽约时报...
当然,自由社会中每一个媒体都应该是独立自主的选择及报导新闻,我们不应该要求每个媒体都要报导相同的新闻。但是,像是国际间重要组织对于新闻自由评比报告发布,如果媒体多不报导,那就很奇怪。
台湾法务部长王清峰因为反对死刑引起极大争议,甚至犯众怒,两天后,这位原来是极富爱心和行动力的社运律师便以理念不合而辞职获准了。一个内阁阁员的辞职值得社会深思:是体制上的冲突?还是理念上的落差?我们的社会从失去中得到什么?又从得到中失去了什么?
台湾监察院长王建煊在监察院“第3届人权保障工作研讨会”中,批评原住民政策绩效不彰,说汉人“聪明”又人多,让原住民陷入弱势,引起了不少媒体讨论。王院长一定会认为很冤枉,因为他很可能认为自己绝对没有故意贬低原住民,都是媒体和政客操作之故。
在整体新闻自由方面,“美国自由之家”每年例行在五月公布的《世界各国新闻自由度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台湾的新闻自由度大幅倒退十一名,幅度之大十分惊人。更值得警惕的是,回归中国的香港,虽然根据“一国两制”的分治原则,但十年来竟已从当年的“完全自由”被降为“部分自由”等级!香港的变化在两岸交流日深的台湾看来,实别具警示意义。
鉴于台湾电视新闻品质十分不佳,一般认为目前行之有年的收视率调查是主要祸因之一,NCC因此委托了一个研究案,探讨推动收视质调查的可行性,近日也举行座谈会发表报告,各界都表示相当支持。笔者也是研究小组成员之一,常会被问到以下几个问题,藉《大纪元》一角,与读者一起探讨。
台湾最近引起社会严重关注的“动新闻”,触及到自由社会的媒体应如何运用“自由”的尺度问题,公民团体的怒吼、公权力的介入、舆论的议题发动,共同探索自由社会容忍膻色腥以及自杀犯罪过程等报导的底限何在。
如果,中天或三立电视台遭不明原因盖台3天,其时正逢选举,政党及候选人正热烈进行政见发表;同时,又有强烈台风侵台,数个灾区受难需要救灾通报;或者,中国进口产品中又发生黑心食品问题、新型流感疫情扩大,民众需要严加防范。但观众都收不到讯号,出租卫星线路的中华电信公司又查不出原因,也没有提出因应之道。
台湾电视节目品质不佳近年来备受争议,一般认为,最大祸首便是广告商凭收视率下单广告,于是造成电视台疯狂追求收视率。据报载,近日又有多位电视台主管炮轰目前的收视率调查,也就是由AGB Nielson一家公司所独占的台湾电视节目收视率调查。
“焦急的观众打电话进来,哭着说后丰大桥断了,打消防队都不通,…。”,这位记者继续告诉我8月8日那一夜,新闻媒体在做什么:“我们也不敢确信,就赶快打电话找消防队,但他们说,路断了,没有办法开过去;我们再找当地乡长去查看,才惊呼证实,桥真的断了…。另外,也有民众告诉我们,有十几位民众逃到二楼屋顶待援,因为一楼都淹了。
路毁了、桥断了、房屋不知去向、家人已遭土石流冲走……更不要说死鱼成河、鸡猪满地。莫拉克台风在台湾造成莫大的灾害,至8月13日已知110人死亡,超过600人失踪。尚有通信中断的村落状况不得而知。农林渔牧损失估计达100亿台币,是台湾史上第二高(历年最高者为贺伯──农损180亿)。
由中国大陆国台办新闻局长杨毅率领的新闻交流团近日来台访问,据报导其主要目的是要推动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杨毅并明白表示,两岸新闻交流应“正常化”;其实,真正的问题不在“正常化”,而在“自由化”。
旺旺购买三中(《中国时报》、中视、中天),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近日以7项附带条件的方式,通过中天、中视董监事变更案。这7项附带条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制两家主流电视媒体(中天、中视)“实质二合一”垄断言论与市场,以及要求强化伦理自律以确保媒体之专业与多元化;同时,并明定如查出有陆资,即撤销许可。
近来传播界的朋友碰面,都十分焦虑和忧心:一方面是忧全球经济海啸让原本下滑的报业雪上加霜,不知下一家倒闭或卖掉的是谁?又是什么样的资金来台大肆收购危机中的媒体,背后有什么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明显发现,台湾某些电视和报纸内容,已明显的对中共报喜不报忧,内容尽是中共内需市场大好、不断推出利多政策、甚至中国基金的荣景等等,甚至到了黑白讲的地步。
随着两岸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媒体层面的互动也愈来愈深入,从所有权问题到言论倾向问题,近日均引起诸多争议。自由市场与自由言论原本是联合国人权的基本架构,但是,当民主遇见极权、自由遇到控制,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前新闻局派驻加拿大多伦多官员郭冠英,遭新闻局依〈公务员考绩法〉十二条规定,因为言行不检、言词反复而予以免职。所谓言行不检的主要问题是,引发族群歧视与前后说辞不一;坊间则对言论自由与族群歧视的界线引发激烈讨论。
美国报业危机似已迫在眉睫:读者流失、广告下滑、成本上涨、纸张短缺,于是各报纷纷裁员减张、停止纸本发行、甚至宣告破产!其实,台湾的情况也不遑多让。最近《时代》杂志刊出一篇文章,紧急讨论如何拯救报纸,或者应该说,如何拯救新闻。
没想到,在这一波金融海啸波及全球,哀鸿遍野之际;传统中国新年前夕竟然出现了热闹而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共有约 83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现在实际上就是一场运动,上海、江苏那一带已经折腾了很久了。生意肯定是没有了嘛,说白了就等死啊。”浙江中部经商人士陆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