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关于事故所造成的压力,现代医学较早的记载是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欧洲战场。士兵出现一些难以解释的症状,例如疲倦、焦躁、头痛、头晕、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精神崩溃,完全无法执行任务。当时医学界认为这是因为大炮射击时在钢盔附近产生震撼,负压气流影响脑脊髓液的流动,进而影响脑的运作,因此把这种现象称为钢盔震撼。
接触过事故的人员,不论是现场民众或是应变工作人员,多少都会感受心理压力,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压力是指具威胁性的、极端的、严重的事故所造成高度紧张的状态。这事故可以是单一事故或多重事故的累积,也不一定要现场亲身经历。如果当事人自觉对于该事故责无旁贷,那压力通常就会倍增。这也牵涉到当事人自我认知和调适的能力。过往的经验,特别是孩童期的经验,也会决定压力的感受程度。
减灾和整备都是在事故实际发生之前的作为,而复原则通常是指在事故冲击之后的作为。对于紧急医疗系统的性质而言,应变是较可以发挥作用的阶段。什么是“应变”呢?所谓应变,指的是事故冲击时,在那当下或是短期间内所采取的种种因应作为,以消减事故可能所造成的伤害。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将紧急医疗系统的事故应变,拆解成警觉启动迳现场作业复员归建这四个阶段,来作进一步的讨论:
灾难发生后的短短时间内,往往就会有许多伤病患,必须启动紧急医疗系统到现场执行任务,责任相当重大。甚至,有些灾难(例如新兴传染病)的发生是逐渐进展的,救护技术员如果能够警觉到不寻常的案例,可能会帮助公共卫生系统及早警觉。在事故的应变过程中,紧急医疗系统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但在讨论“事故应变”这个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几个名词的定义。
自2003年致命的酷暑以来,卫生部每年都出台新一轮的应对高温计划。今年7月1日,法国气象局提供的温度是34摄氏度。政府已拉响2010年酷暑高温的警报。法国气象局和卫生监测研究所监测任何高温因素并发出警报。
根据欧美和台湾的研究,启动紧急救护系统的案例当中,仅有百分之十到三十是确实需要紧急救护的,其余的通常只要运送到医院的交通工具。在某些国家,启动紧急医疗系统的电话分为两组,一组是“需要紧急救护”,另一组是“需要救护”,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效和收费也不一样。大部分国家的报案机制虽然是采取同一组电话号码,但报案中心的派遣员根据电话描述和标准流程来鉴别严重度,派遣不同...
美国内战后,大型医院渐渐采用救护车,这时候的紧急医疗系统通常和医疗体系整合在一起。一八七八年时期,纽约市已经将整个城市分为三大救护区,警察局接获报案时,便立即发电报通知所属区域的医院出勤。英国也有类似系统;利物浦北方医院的历史资料显示,一八八五年的救护车已经配备药物、纱布、夹板,甚至气切包。
全家聚一起边聊天边吃东西和乐融融,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肠胃科主任陈安琪今天表示,1名国中女生就因边聊天边吃盐酥鸡,不小心鸡骨卡喉咙,只好紧急就医以胃镜夹出。
“现代”的紧急医疗系统,最初成形于美国内战期间(一八六一—一八六五)。一八六一年,美国军方引进紧急救护的观念,但初期并没有太多作为。同年六月,林肯总统批准成立联邦公共卫生委员会,负责医院转送的业务,这委员会后来成为内战时的红十字会。
我们常见的救护车和相关的运作,比较正式的名称是紧急医疗服务系统,简称“紧急医疗系统”,属于紧急健康照护系统的一部分。虽然救护车已经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对于这个系统的运作,大多数民众都会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紧急医疗系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发生事故时,能够在现场立即提供协助的,是现场只受轻伤或未受伤的民众,紧接着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紧急医疗系统。
为推动公众安全知识教育,吸引有志者加入紧急救援医疗服务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简称EMS),及赞扬消防局紧急医疗服务系统3000多名成员拯救生命的努力,消防局5月21日在布碌崙的MetroTech Commons主办首届EMS健康展。
我看了3月15日养生保健栏目“虫子你快爬出来”,让我想起小时候印象深刻、一生难忘的事,那时我也就是7岁左右,有一天深夜睡觉时,突然耳朵里发出轰轰轰好大好大的声音,有东西在往耳朵里爬。我还没有太紧张,心里明白是蟑螂钻进耳朵里了。
泰北高中29日下午在该校图书馆举行全校教职员工卫生保健讲座,邀请国立体育大学运动保健系教授黄启煌就常见的运动伤害与处置做专题演讲。此外,也邀请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妇幼院区刘美兰讲师就急救知识与技能示范操作CPR。张水明校长表示,透过专家学者的讲解示范,对于常见运动伤害的预防有所认识,对于学习操作CPR,更是全校教职员工必须通过的考核。
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医生研用的“远距局部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程序,能减少急性心脏病患,因为心血管突然闭塞对心脏造成的伤害,效果达50%。他们在救护车上,用附有橡皮囊的袖带式血压计,先充气5分钟,再泄气5分钟,暂时中断手臂血液的流动,在35到40分...
一般说来,虽然大家的注意力偏重在心肌梗塞上,大多数民众对脑中风的认识的确也不如对心脏认识那样深,不过两边受害的病患人数却不相上下。心肌梗塞仍高居西班牙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死亡原因榜首,约九个死亡人数便有一个死于心肌梗塞。但是脑中风紧追在后,每十个便有一个受害者。从比较上来看,癌症头号杀手肺癌夺走最多人的生命,比起脑中风,夺命的人数超过半数以上。而每有一个人死于高...
尽管心肌梗塞声名狼藉、又很严重,还有另一种动脉硬化引起的紧急事件,比起来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就是脑中风,或者脑血管意外,也就是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数以百万的神经因而损坏。这种病对医生来说更为棘手,因为比起心肌梗塞,检测这类问题并决定正确的治疗方法远远复杂许多,能够应变处理的时间更急迫。对病患来说情况更糟,因为脑中风过后,往往留下永久性的创伤。
(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中报导)心血管疾病居台湾十大死因前三名,其中以急性心肌梗塞是最为严重。以台湾各大医院经验估算,每年约有近四千名心肌梗塞患者,心脏病患有增加的趋势,且年龄层也在下降。
夏秋季节当中,民众到郊外踏青机会增多,蜂螫事件也就大增。由于蜂类的毒液,比蛇毒更加厉害,其中除了神经毒及出血毒之外,还含有过敏原,不得不慎。
炎夏蛇类蠢动!宜兰县罗东博爱医院急诊室最近一个星期内,接连接到2起民众被毒蛇咬伤的病例;一位是年近七旬的阿嬷赤脚晨运被毒蛇咬伤,另一位是原住民在山区被龟壳花咬到。医师提醒,不慎被毒蛇咬伤千万不要切开伤口,也不要使用止血带或压缩带,以免恶化;并建议民众,避免在蛇类最活跃的时间,例如夜间、日出及雨过天晴时,在蛇出没的地方逗留。
〔自由时报记者黄美珠/竹市报导〕做CPR心肺复苏术,其实不一定要搭配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新竹市中华大学急救社社长薛裕霖说,虽然有做人工呼吸的急救效果比较好,但是考虑个人卫生安全等,近年CPR急救术已经有修正,让想学的人可以更无顾虑。
CPR
抽筋总是在毫无警讯下发作,缓解抽筋的时候,一定要缓慢温和地拉直肌肉。
身体感到酸痛时,常见的居家处理办法就是冰敷或热敷。可是究竟是要冰敷,还是热敷,却常让人搞不清楚。原则上,急性的拉伤、扭伤、挫伤等等伤害,都需先冰敷。冰敷的方式,最好以可塑性高的冰敷袋服贴在受伤部位,效果会比较好。倘若家中真的没有冰敷袋,用沾湿的毛巾冰敷,也是不错的选择。你可以将沾湿毛巾摊开摆在冷冻库里,等到表层的水分结冰后,再放置在患处。因为毛巾的服贴性很高...
(中央社记者刘嘉泰花莲县4日电)心肌梗塞的病患如能在发作时立即施以心肺复苏术,并在5分钟内电击、8分钟内进行高级心脏救命术,在急救时约有50%成功率,花莲慈济医院因此建议全民学习心肺复苏术。
天气转暖,小心结束冬眠,蠢蠢欲动的毒蛇。台中县一名中年妇女,在家洗衣服,被躲在洗衣机下的眼镜蛇,咬到脚,转到中国医大附设医院,注射毒蛇血清,因为皮肤坏死,肌腱裸露,必须重建脚部功能,出院后,持续复健,无法工作,心情大坏,还因此得了忧郁症。
〔自由时报记者吴仁捷/台北报导〕署立台北医院内科主任施玲娜说,民众如果不慎吞下钮扣、钱币或者翅膀、猪脚骨头等物品时,最好不要尝试自行取出,避免让尖锐物穿透食道、胃壁,引发腹膜炎,造成化脓等病症。
除夕夜将有一波寒流来袭,家家户户要围炉团圆吃火锅,但台中县有医师发现,最近因为流鼻血来求诊的患者暴增三倍,原因是使用电暖器吃炖补锅品,因为空气干燥,加上吃进太多燥热食材,导致鼻黏膜破裂出血。
台中市长夫人邵晓铃车祸事件及星星王子病危,在“叶克膜”协助下,侥幸从鬼门关绕一圈回来,顿时让“叶克膜”红透半边天!之后更有民众北上指名要找【叶医师】救命,出马抢救命在旦夕的重症家属,更为“叶克膜”抹上神奇色彩。
气温骤降,急性眩晕症患者激增,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和平院区发言人陈佳玟今天表示,眩晕若未妥善治疗,极可能导致中风,因此一定要赶快就医。
(中央社记者杨思瑞台南县29日电)柳营奇美医院日前收治一位烧炭自杀呈昏迷状态的年轻男子,虽然成功救回一条命,但在几星期后却出现反应、记忆力、行动力退化等脑病变,再度住院治疗。
急诊案例分享
共有约 134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美国官员表示,周四(4月18日)晚间以色列导弹击中了伊朗境内的一个地点。伊朗官媒也表示,伊朗中部伊斯法罕机场(Isfahan Airport)附近发生了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