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玲
六四天安门事件发生的时候,笔者正在美国求学,六四过后不久在朋友的家中看到当时全美著名的电视访谈节目,正在访问一位到美的中共高级官员。节目现场播放了天安门前坦克车正在对学生压进的画面,当节目主持人问到如何解释中共所述没有一个人伤亡的新闻跟如此令人不寒而栗的镜头时,印象中那位中共官员表示这样的录影带是假造的,此举激怒了节目主持人,因为中共官员糟蹋了媒体“说真话”...
笔者认识一位很有名气的中医,他说自己从四五岁开始就会拿着缝衣服的针对着洋娃娃扎针,后来除了学习西方医学也跟随父亲学习中医,医治过许多病人的他,直到近六十岁还未得到父亲的真传,他说:九十多岁的父亲还在考验我的德行。他能看见车祸现场亡者在另外空间的身体,也能精准的感知病人的患处,他表示人身体的光会反应出健康状态......
前文提到大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碰到用笔搓弄他的同学,干扰他上课也使他心烦,不知如何解决之下,令他不想去上学。当时的情况的确告诉我,这是一个我们母子成长的好机会,一个让潜能发挥出来的机会。
至此,我真切地明白了,他们想用最良知的味道,让下一代承传着数千年来不能改变的道德文化。因为,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的口味与体质,真材实料的热干面,要养出脚踏实地的炎黄子孙。
许多中国旅客到台湾除了品尝美食以外,政论节目几乎是必不错过的,但是再精彩开放的政治现象都不及普罗百姓平实生活来的动人。韩寒说:“给我留下了比马英九先生更深印象的是王松鸿先生——他不是明星政客,也不是文人墨客。他是一个计程车司机。”
北宋邵雍的梅花诗之六说的是:“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公元1911年10月10日,时值秋天,当时的汉中武昌起义,为广大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只是中华民国建立,民主初现仍然需要一个成熟的过程,因此也让各种人心欲念翻起云涌,一出出考验人心的大戏就这样搬上了神州的舞台。
韩愈因建佛寺而上谏,却遭来贬放潮州之罚,他到了漫天风雪的蓝关,只身望着自己的孤影,冻饿绝望几乎无以为济,怎知远远的来了一人,竟是侄儿湘子。明代吴元泰的《东游记》就写下了这段神仙佳话,湘子曾在韩愈府中的宴会中,以道术变出比牡丹更鲜丽的花朵,其上还有两行金灿灿的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孩子学汉字排行第三的就是“是”这个字。“是”在现代的生活中多有以站在自己立场认定的标准去行事的意思,说得更白话一些,就是认定能维护一己利益的道理就是“是”,我们可以从许多官司中看到,现代人争的无非就是自我赢家,已经没有是非之分。
康熙再繁忙也会严格考察皇子的学习,并时常以庭训教诲,能为雍正、乾隆太平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的“修心”教育起到了重要关键的作用。
《梅花诗》的第四首:“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预测了明朝太祖的建国和永乐大帝的靖难之变。
今天我们要教孩子认识的第二个字是“一”。这个字对一个刚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实在简单,但孩子在一岁以后就经常能用到了。这个“一”字对现代人来说基本上仅用来计数,实在有些可惜。
每当回忆起自己的求学过程,总有一份感叹:如果当年的老师不只要求学生们将字写好,不只是要学生们反复的练习,还能让我们真正懂的字里更深的内涵,那么整个国民的文化水平与品德修养肯定能更上一层楼。笔者曾与多位教师与家长交流过这样的想法,得到不少共鸣,在他们殷殷关切的期盼中,笔者从本期开始将陆续为读者献上一系列“汉字乾坤”的文章,希望师长们可以借此更帮助孩子们落实其为...
刘秉忠精通《易经》以及邵雍的《皇极经世书》,于天文、地理、律历、遁甲之类,无所不精,通天下事如了指掌。忽必烈采纳刘秉忠以《易经》中:“大哉乾元”的建议以“大元”为国号。
上回说了北宋邵雍《梅花诗》的首篇,开头的“荡荡天门万古开”就已经点明了世人与天国之间是连续不断的,只是肉眼看不透这迷雾玄机,总会误在尘世的名利情仇中而茫茫终日。所以,邵雍感叹“几人归去几人来”。然世人感叹的颇多,而能留下惊世文采的少,因此《梅花诗》能流传至今当是有其不可多得的道理,也更显其珍贵,我们就来看看第二首。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
上篇说到北宋邵雍的高德奇才,程颢赞许邵雍不但是:“内圣外王之学也。”还能“其心虚明”。人的心静到极高层次时,身体的感知能力则超乎想像,甚至会出现修炼界称谓的宿命通功能。邵雍就是其中之高人,他将其所预知的未来写进了《梅花诗》。
邵雍何许人也?先不说他的学富五车和交游广阔,单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就已经值得现代父母列为家训,学校列为校训了;“平生不作皱眉事,天下应无切齿人。断送落花安用雨,装添旧物岂须春?幸逢尧舜为真主,且放巢由作外臣。六十病夫宜揣分,监司何(无)用苦开陈?”这是他不愿为官时所写的七言诗句。
前篇说到元朝汉儒翁森先生在文风圮坏的情况下仍然在家乡办学的坚持。他的《四时读书乐》七言诗不但用以明志也指引了学子们一个超凡的读书之道。
翁森在家乡台州仙居(今浙江省仙居县)创办安洲书院。他字秀卿,号一瓢,学问渊博,修养仁德,对请教者倾囊相授,人称“翁书橱”以为敬重。
华夏璀璨文明留下的神言、神迹所演绎出的博大精深,意在铺陈提点人与宇宙之间的微妙关系。文字为这些神传文化的载体,当不是为了图求世间功名利禄而来。
石头凿井要得水,可比凡人欲上天的难。兄弟三人俱得仙经,结伴在深山豁谷中修道,乃人间美事,古往今来多少兄弟忙忙碌碌的为着肉身的安稳或功名而奋斗,有的为权为钱而反目成仇,有的友爱终老却也难保来世相伴。
《三字经》里面说:“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以四岁之资,无须父母叮咛就懂恭敬兄长,这种先他后我的品行,流传千古而光耀生辉。
《报应录》与《列仙全传》等古籍中都提到仙人子安,偶过辛氏开设的酒馆,仙人非以神貌示人,而显落魄形象于店家主人面前。店主不以貌取人的供给好酒给子安,并不待索取自奉之。如此日复一日,竟至数年,毫无吝意。
上篇说到集律诗大成的唐代,不论是否是七言诗,皆字数虽不多,但留传的许多诗作都很精练的记载了丰富奇妙的神传事迹。例如;赫赫名声的黄鹤楼,不独让唐朝崔颢留下传颂千古的《黄鹤楼》,诗仙李白也有《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的诗作传世,不同的诗人虽然有着不同的写作风格,但都提及仙人踪迹。
“七言律诗藏智慧,天下绝景黄鹤楼,仙人升天远尘嚣,后人求道万宗荟。”据传诗仙李白登黄鹤楼时看到崔颢的诗,叹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宋人严羽的《沧浪诗话》也曾提到:“唐人七律,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上篇说到人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让凡世成了恩怨情仇的剧场,虽是一出出又一幕幕,但待时日一到,历史自会翻开新页。转世再成人,又是一场场因果不爽的轮回悲喜剧,连位居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无法用金银权势或兵将武力来跳脱因果定律。 《列子‧黄帝》篇载明黄帝即位十五年,却因耽喜于天下戴己,结果是“焦然肌色皯(音赶,皮肤黝黑粗糙之意)霉,昏然五情爽惑...
上篇说到《礼记‧礼运》提到“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演绎出人间许多恩怨情仇,须透过教育与礼制来规范人心行为,否则七情过度了,不但伤人也伤己,果若伦理道义摆两边,私情欲念放中间,那将灾难连连,不得宁日。 《红楼梦》中的宝玉病倒了,急坏了贾府上下,他们遍请名医,却“皆不识病源,只有城外破寺中住着个穷医,姓毕,别号知庵的,诊得病源是悲喜激射,冷暖失...
《礼记‧礼运》中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不用进学校去学,人就有这些七情。
中国2014年的“法”与2015年的“廉”两个汉字道出了民众内心的希望;“以法治国”而非以个人权利物欲为标准来治理国家。去年的中国民众则盼望着“以廉养能,有廉知耻”的时代早日实现。
笔者想起自己读小学时,教科书里描述祖逖闻鸡起舞的勤勉壮志,如果在孩子心中树立锻炼典范,总能帮助孩子过上比较正常健康的生活。
陆机生于西元二百六十一年,直至三百零三年过世期间中国社会正值动乱多难。在那样的时代,若久无家信确实会令人担心。没想到忠狗黄耳竟能翻山越岭,克服千里迢迢的万般辛苦,为主人完成奔送家书的艰钜任务。
共有约 194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中共两会以来,大陆疫情持续升温。即使是被严重缩水的中共官方数据也显示疫情升温。大纪元记者根据部分公开资讯,发现两会以来,因病去世的人士中,中共官员占比较多,追随中共、吹捧中共的教授、艺术类人士也接连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