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文化博览
文化漫谈
神传汉字
文化典故
岁时节庆礼俗
服饰刺绣
民俗采风
中国武术
武术漫谈
武术概论
武德武规
基本套路
武术名家
中国建筑•名胜古迹
中国宫殿陵寝
传统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国园林名筑
中国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国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风水测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纪元首页
副刊
节气与生活
【二十四节气】好雨知时节 雨水润物细无声
春分一刻千金难买 你要知道的春分大小事
节气与生活
春分一刻千金难买 你要知道的春分大小事
春分是春天的中点,春分点为何被定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呢?特色古人很珍惜一年中难得的春分节气。传统文化中的春分,有哪些大小事留在人间典籍,养护我们的身心呢?
二十四节气
春分
龙抬头
中和节
2023年3月20日 8:03 PM
【二十四节气】好雨知时节 雨水润物细无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二十四节气的“雨水”,自古来留给我们什么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典故呢?
二十四节气
雨水
杏花
2023年2月23日 6:21 PM
【节气养生】立春怎么顺时“养生”?
立春意味着天地春来!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是一年开始的标志。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养生”的重要季节!立春来了,身心快速从冬天苏醒,怎样养出好元气呢?我们从古老的中华文化中来探索养生的智慧。
中华文化300问
立春
养生
二十四节气
节气养生
2023年2月8日 7:10 PM
立春:天人合一 展开一年元气
“立春”的起源已久,映现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分之一。我们的古人怎样在“天人合一”的指导下迎接立春,怎样开展新春新希望呢?从天子到万民、从国家到个人实践的立春节俗对当代后人有什么要义与作用吗?
二十四节气
立春
天人合一
节俗
风俗
2023年2月3日 8:30 PM
品味节气:立冬养生 掌握一原则不负好人生
立冬拉开冬天的序幕,不管在传统文化或是中医五行养生上,这节气都富含很重要的生命精神与意义。立冬赏菊诗情花意浓、立冬节气特色、立冬食俗、立冬养生,不要错过立冬启动的良好时机。
冬令进补
璀璨中华文化
立冬
立冬五行养生
立冬食俗
节气
2022年11月5日 7:27 PM
你要知道的:秋分颐养生命大小事
9月23日来了!你想到什么呢?“秋分”报到!“秋分”有一层意思就是秋天到了中点,不过中华文明看秋分的内涵不仅仅如此简单。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极为重视秋分这个节气,而且在生活中落实了“秋分”的精神。为什么秋分这么受重视呢?“秋分”的精神又是什么呢?
秋分
养收
天人合一
中华文化300问
2022年9月21日 9:00 AM
【二十四节气】最是美丽的季节 错过了惊蛰将错过什么呢?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惊蛰是仲春的第一个节气,为何叫惊蛰呢?惊蛰雷惊醒地下的生物,你知道什么花也受到感应了?惊蛰收集了天地间的诗情画意,你可别错过了。
惊蛰
节气
中华文化300问
二十四节气
2022年3月4日 1:30 PM
处暑俗谚说了哪些下雨和秋收状况?
“处暑”是属于夏天还是秋天的节气呢?它表现什么节气特征呢?处暑俗谚也能预测秋收状况吗?
处暑
节气
2021年8月23日 10:45 AM
立夏让你美颜色 节令食俗有哪些作法?
立夏时节,天气变热,对许多植物来说将进入开花结果的生长旺季;对人体来说,夏季养生“美颜色”正是时候。民俗中有哪些相关食俗呢?
中华文化300问
立夏
节令食俗
2021年5月5日 4:34 PM
春分日夜均分 为何求子在此日?
春分为什么是“求子”的时节?其中表现什么人间法天地的精神呢?春分节气里,黄历二月二日龙抬头,应和了春分的什么精神?
中和节
中华文化300问
春分
龙抬头
2021年3月17日 7:33 PM
“寒露”由何来?悠活深秋美丽长寿有妙方
寒露九月节,又称“菊月”,菊花在九月节有什么妙用?追溯古文化,探一探如何悠活九月节?
中华文化300问
寒露
菊
2020年10月7日 5:00 PM
秋分是中秋 丰富的天人合一文化你知多少?
“秋分”到了,这个日子有许多表现“天人合一”的礼制、风俗和文化现象,你知道多少呢?
秋分
天人合一
中华文化300问
中秋
2020年9月22日 5:50 PM
清明节风俗 人间与天地的契合
清明节俗扫墓祭拜展孝思、禳灾袪病祓禊祈福、踏青探春天地人之会,在季春时节拜赐于天地清明,展现天地人间最好的契合。赏尽天涯春景,还留一份清明给人回味!
清明节
扫墓
寒食
袚禊
2020年4月4日 8:00 AM
冬至养精蓄锐事半功倍 中医荐五种好药膳
为何冬至要补肾?为何此时养精蓄锐事半功倍?阴阳五行养生的方法怎么作?告诉你常用好用养肾的好药膳食方。
冬至
药膳
养生
2019年12月21日 12:33 PM
秋分为何是关键节气? 关于秋分你要知道的事
对人来说,“秋分”是一年中很关键的节气。关于秋分,有些重要的概念和重要的事你知道吗?什么是“二分二至”?为什么秋分很关键?
二分二至
秋分
2019年9月25日 6:23 PM
秋天养生不仅养收 中医教人实作方法
白露节气过后,炎热天气明显转凉,也是万物即将衰黄、凋落的转折点,容易让人见景伤情。肃杀的秋时节,如何养生呢?中华保健宝典《内经》、中医告诉你具体实作的方法。
平补
秋天养生
节气养生
2019年9月17日 11:00 AM
立秋了 古人时尚一叶知秋 有什么智虑?
今天就是立秋,古人说“一叶知秋”,您可知要看什么树的叶子?古人的生活中,立秋怎样玩秋叶?“一叶知秋”的源头自出自何处?有什么深度义涵呢?
一叶知秋
成语典故
成语数来宝
立秋
2019年8月7日 6:30 AM
大暑怎么补?12简易补方 含中医民俗智慧
大暑到了,炎炎夏日能“进补”吗?食补胜于药疗,本文12道简便的食补方,把民俗和中医的智慧结合在一起。炎热三伏天也能进补。
三伏天
大暑
进补
食补
2019年7月23日 7:02 PM
夏天养生要“养长”不损阳气五则五要
炎炎夏日里养生要怎么养?《黄帝内经》说夏天要“养长”,不要损阳。传统智慧,夏日养生五原则、五要点提供参考,怎么“养长”以让生命亮丽起来?
夏天
养心
养生
养脾胃
黄帝内经
2019年6月28日 5:00 PM
夏至节俗 别忘了吃面好养生!
夏至是最早成立的四个节气之一,也称“夏至节”或“夏节”,古早民俗中流传夏至吃面,这种食俗除了反映四时节气的变化,还表现了什么文化内涵呢?夏至吃面真有保卫身体健康的好处吗?
夏至
夏至面
2019年6月26日 11:35 AM
【文史】立春迎春神 早春第一花迎春花
迎春花一朵,饯腊迎春神,一夜花开早。烂熳金黄花,嫩条拨千斤,怡然登上春花状元榜。这迎春花枝一身的黄与绿,正是映衬了春草发发和大地坤土的颜色。立春时节,一起来迎春神、勤春耕,养元气。
句芒
春牛
春神
花间集锦 文化漫步
迎春花
2019年2月8日 6:50 PM
“小寒”天气俗谚也关连上猪瘟
节气俗谚展现了一种“预示”的观点,教人早一步掌握事情的趋势,以防患未然。小寒闽南语俗谚:“十二月雷,不免(*不必)用猪槌”和猪瘟有关连……。
小寒
小寒俗谚
节气
猪瘟
2019年1月9日 9:58 AM
又见冬至 画说冬至
冬至时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庆佳节宛如过年。古人在冬至还做些什么呢?怎样过节呢?让我们来看一些名画,体会冬至的义涵和节俗。
冬至
中国名画欣赏
枇杷
履袜
2018年12月21日 6:00 AM
【节气】大雪养生 祛寒补元气六法
第二十一个节气“大雪”。大雪节气到了,天地间灿烂的秋色余韵就要收藏殆尽。天寒地寒的仲冬时节,养生要怎么养、怎么补?
去寒就温
节气
羊肉汤
补冬
养肾
2018年12月7日 6:00 AM
【节气】初冬小雪 9招养肾 固生命之本
初冬小雪时节到了。初冬养生怎么养、怎么补?从中华文化中医学五行养生看冬天养肾,告诉你九招……
二十四节气
去寒就温
四神汤
小雪
养肾
2018年11月22日 8:24 AM
【节气】立冬到了养精蓄锐 补肾好时机
立冬了!《内经》提醒人,顺应阴阳过生活就是养生的根本之道。面临一年中最冷的冬季,实践“养藏”是养精蓄锐、延年益寿的保健之道,以免伤害生命之精,使得得来春痿厥不振,伤害生命力。
二十四节气
立冬
补肾
养生食补
养藏
2018年11月7日 9:00 AM
【文史】霜枫红于二月花 枫香坡念帝尧
枫叶染出歙赩秋色,唤春回。王实甫一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让人量身订做自己的相思。枫香、枫宸……乾隆皇帝在枫香阪道上思想起前辈帝的仁君风范……
乾隆皇帝
尧帝
枫
花间集锦 文化漫步
2018年10月26日 5:10 PM
【节气】秋末霜降 华夏宝典看养生保健
俗语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黄帝内经》这部华夏养生宝典,揭示人的养生原则就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落实到生活,从寝食上来看“霜降”养生的具体作法。
二十四节气
平补
节气养生
霜降
养生粥
2018年10月23日 6:23 AM
【文史】重阳节 古人如何乐活享寿?
九月九日重阳节不仅是“敬老节”,是个令人欢欣的美善“嘉节”! 欢乐九九、享寿九九。“重九”、“登高节”、“菊花节”都反应了重阳节乐活享寿的内涵妙机。让我们一起来回味回味,找回过重阳节的乐活享寿趣味,找回憧憬的欢乐元气。
中华文化300问
登高
重九
重阳节
重阳糕
2018年10月17日 3:52 PM
【文史】重阳佳节倍思亲 茱萸辛烈辟邪
九月九日重阳将到,秋山上、绮窗前茱萸结实成熟了,逢寒露清香更芳烈。茱萸的香不同兰桂,“茱萸自有芳,辛烈独擅名”!在茱萸女身上展露无遗。每逢九九重阳佳节,茱萸倍流芳,年年伴人细回味!
王维
花间集锦 文化漫步
茱萸
重九登高
2018年10月16日 2:30 PM
1
2
3
...
下一页
共有约 298 条记录
五律:寄玄奘
【经典小说选登】老门生三世报恩
才能出众护国大将军 因一句话遭现世报而绝嗣
微不足道的小善利己利人 让自己更幸福
学会放下,幸福就来了!
花若盛开 蝴蝶自来
一代圣主康熙皇帝至孝之至 数十年如一日
【爱读唐诗】杜甫《春望》意在言外 道不尽家国深情
元宵节俗:春风夜放花千树 花灯起源与胜景
我们使用cookies来了解您如何使用我们的网站并改善您的用户体验。这包括个性化的内容和广告。若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条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