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娟谈乐

杏娟谈乐(12)中提琴的心事
在过去,中提琴不仅没有独奏的空间,主掌中提琴生力军养成训练的中提琴教师也常由小提琴老师兼任。即使在上场演奏时,中提琴也大多找小提琴手兼职代打。像巴赫、莫札特、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都曾在乐团拉过中提琴,但他们也都是不折不扣的小提琴高手。

标签: 杏娟谈乐

杏娟谈乐(11):鳟鱼的不同结局
舒伯特在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里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在他之前的作品大多将钢琴伴奏当作管弦乐团的缩影,作为声乐在和声、节奏上的衬托。从舒伯特开始,他尝试以音乐来写景、写意。为了配合诗文歌词描写的场景,他以钢琴伴奏当做舞台布景,利用抽象的音响情境模拟,制造出具象的事物描绘。

标签: 杏娟谈乐

杏娟谈乐(9)交响曲中的幽默
海顿作品中新奇的发想,经常带着明朗、乐观的特质,一种海顿式的幽默气质。

标签: 杏娟谈乐

杏娟谈乐(8)史怀哲与巴赫
史怀哲说十八世纪的管风琴因琴键较重,绝不能任意以快速弹奏。他一再提醒自己只有当一群一群的音符清清楚楚地表现出来,才能真正流入听众的心中,浮夸的作风绝不是巴赫的本质。

标签: 杏娟谈乐

杏娟谈乐(6)长笛与竖琴的梦幻组合
长笛与竖琴的组合其实是一种完美的互补关系,在音响上不仅达到了平衡的要求,在表现性上又能各取所长、相互辉映,真是绝妙的搭配。

标签: 杏娟谈乐

杏娟谈乐(5)古典的黄金比例
古典作曲家擅长运用“3”这个数字,完美的切割出作品的黄金比例。在三段式的曲体中,他们利用前后段的对等呼应来衬托、对比中段的不同,进而表现出平衡的关系。例如:奏鸣曲是借由速度的变化“快”、“慢”、“快”来取得乐章间的平衡。

标签: 杏娟谈乐

杏娟谈乐(3)璀璨的小提琴
小提琴有漂亮的外形,弧度优美的腰身,乐器本身几乎就是个艺术品。造型简单,但细分之下,居然有七十个组件。其中只要有一部分被更动了位置或受到温、湿度影响,就会使音质改变,真的是既高贵又脆弱

标签: 杏娟谈乐

杏娟谈乐(2)世代相传的圣母颂
“圣母颂”是罗马天主教的一种祈祷文,意思是“向玛莉亚致敬、赞美”。一般在天使报喜节时以诗歌方式演唱。早期西方音乐发展与宗教有极大的关系,许多作曲家都谱写过类似的曲子。这些曲子都透著信仰神的灵性之光,处处显露出奉献给神的谦恭和与世无争的淡泊。

标签: 杏娟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