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大邱市文化學院會長、著名詩人鄭淑。(攝影:李明/大紀元)

詩人:期盼已久 壯麗的演出

2010年02月26日 | 14:48 PM

【大紀元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趙潤德韓國大邱報導)韓國大邱市文化學院會長,也是詩人的鄭淑觀賞了神韻紐約藝術團2月25日在韓國大邱的首場演出後,驚嘆神韻將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用舞劇的方式表現出來,讓她的眼睛為之一亮,開啟她不少智慧。尤其,神韻將東方文化發展成世界性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讓她非常羨慕。

平常教授寫詩的鄭淑表示,觀賞神韻讓她非常歡快,「這是期盼已久、很壯麗的演出啊!」雖然平時作詩也會使用影像投射技術,但是第一次看到將這種技術運用到演出中,整個畫面非常寬敞、明亮,「用得如此巧妙、恰到好處,好像真實的一樣,太妙了。」她嘖嘖地稱奇。

「小時候經常畫畫,那時畫出來的仙女的羽衣等等,我經常回想到當時畫的仙女的模樣,而今天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舞臺上的仙女。」她驚喜的說。而表現出像天安門前那種悲壯故事的《震撼》,讓鄭淑印象最深。

作為一個詩人,神韻歌唱家所演唱歌曲的歌詞,讓鄭淑找到古代漢詩的感覺,尤其歌詞的意涵,讓她感受到佛家所說的人生無常、輪迴轉生的感嘆,而這些都是我們生為人一出生就會面對的問題。

一直覺得跟佛家很有緣份的她認為,韓國有檀君神化(註:韓國人認為是韓國最高的神),其它國家也有許多神話故事,這意味著,不管做什麼事都不可以排除神的存在,「敬神的精神會讓我們更加重視真實性,我們雖然在這個世界上受苦受難,但是在另一個世界上會轉生成更好的人,這種思想會讓世界變成美麗的世界,不是嗎?」

最近鄭淑總在思考我們最基本的根,它的去向會指向何方?當她知道神韻的演員都是海外長大的華僑,讓她又驚又喜。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遭到破壞,現在的中國看不到這樣的文化了,而這樣美好的文化,卻是由離開故鄉,在海外的華僑傳承復興起來,這個意義非常重大。她語重心長地說:「如果韓國僑胞也這樣的話,那該多好啊,非常羡慕啊!」

最近幾年韓劇之所以風行全世界,主要是戲劇中仍表現一些現代人已不重視的傳統道德,這讓不少韓國人覺得是一件驕傲的事。

但是鄭淑卻認為,再怎麼為大韓民國固有的傳統文化而驕傲,但是從真實的情況來看,我們也不能無視中國的根。不管是韓國古典舞,還是文化上,都從神韻的演出中,看出韓國文化的根源來自中國,不管怎麼說,都不能和中國斷絕關係。

再者,鄭淑表示,神韻所演繹的真正的中國,是不能讓人小看的,只有認識那樣的中國,才能看清自己。

言語中,鄭淑難掩對神韻的羨慕之意,她說,中國實在太廣闊了,每個少數民族都有其獨特的固有的文化,素材實在太豐富了,小說《水滸》中的故事《武松打虎》,神韻用舞蹈表現出來,這樣的表演形式,讓她眼睛為之一亮,開啟她不少智慧。「神韻將東方文化帶給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真的很羨慕。」

(http://www.dajiyuan.com)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