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女郎舞蹈團(Rockettes)演員布蘭查德(Emily Blanchard,中)與無線電城音樂廳遊客合影。 (攝影﹕戴兵/大紀元)

世上最大最豪華室內劇場

咋舌探訪Radio City

2010年02月07日 | 12:24 PM

【大紀元2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紐約報導)推開音樂廳的大門,不禁深吸一口氣。橙色的燈光打映到舞台上,讓弧形的舞台和觀眾席充滿了陽光的色彩,層層傳遞著,恍似我們都化身成了古希臘的神者,正行走在太陽裡。。。

去年的中國新年在無線電城音樂廳(Radio City)看完神韻演出後,總覺得整個舞台設計太唯美了,特別是天幕所表現出眾神下世的場面,讓我的視覺震撼不已。那時心裡就期盼著有時間能到這個世界最著名的舞台後台轉轉,親眼看看它的幕後,了解一下不為人知的故事。


大廳樓梯牆壁背景是60X40平方呎的壁畫「青春之泉」,畫家溫特爾(Ezra Winter)在一個網球場上繪製後運進無線電城音樂廳。圖為往年的神韻晚會現場,大廳裡擠滿了觀眾人群。 (攝影﹕戴兵/大紀元)


果然前不久就有了一個契機,和朋友們一起參加了無線電城音樂廳的舞台遊覽團,參觀了一下這個紐約最古老的劇院、同時也是全球最大、最豪華的室內劇場前後台,它讓我最歎服的魅力在於每到一處,都能讓參觀者感覺到那種音樂元素的洋溢。


無線電音樂廳。 (攝影﹕戴兵/大紀元)


無線電城音樂廳初建於1932年的春天,當時也是美國第一次遭遇經濟大蕭條時期,音樂廳的華麗出現讓萎靡的美國人似乎得到了不少的活力。音樂廳的室內裝飾是由才華橫溢的設計家德斯基(Donald Deskey)總設計。1999年,無線電城音樂廳再投資7千萬美金,對其內部進行長達7個月的重新裝修,讓這座充滿現代氣息的古老藝術殿堂再度輝煌。


圖:無線電城音樂廳的觀光導遊威廉姆斯(Joyce Hancock-Williams)在向遊客解說劇院的歷史。 (攝影﹕戴兵/大紀元)


導遊帶領我們先走進大堂,在滔滔不絕地介紹完無線電城音樂廳的歷史後,指著地毯上的花紋問我們是否能看出上面的圖案,原來設計家德斯基將手風琴、班卓琴、單簧管、吉他、豎琴及薩克斯管共6種樂器都用抽像化的圖案融進了這有1,650平方碼的巨型地毯裡,還真有點感動德斯基連這麼小的細節都要呈現與音樂的聯繫,可見他設計風格的細膩。

德斯基對於整體設計和音樂掛鉤的細節處理,不僅僅只體現在地毯上,音樂廳的大門、牆壁、電梯內及一些小角落都設有與音樂相關的古代人物像,以不同古希臘神話人物持各種樂器為主。其中最讓我們驚嘆的是大堂樓梯拐角那幅頂至天花板的巨型油畫,約60英尺高40英尺寬。油畫作品名叫「不老泉」(The Fountain of Yourth),是由美國著名的壁畫家文英特(Ezra Winter)創作的。畫中白髮蒼蒼的老人拄著枴杖站在懸崖上,翹首望著雲彩中古希臘的一隊神仙,神仙們有騎馬飛奔的,有健步如飛的,似乎正奔赴天堂某處,或許是場音樂盛會?我不禁心想,也許這一刻老者已經尋覓到了生命的泉水。


無線電城音樂廳室內裝飾圖案。 (攝影﹕戴兵/大紀元)


無線電城音樂廳室內裝飾圖案。 (攝影﹕戴兵/大紀元)


大堂的另一個亮點就是那兩座高29英尺的大吊燈,每個吊燈的重量都有4,000磅,是由10,000個耐高溫的玻璃棒、不銹鋼及鉻鐵構成。吊燈髒了或者需要修理的時候,可以降到地面上操作,導遊說擦洗這2座吊燈得需要6個工人幹足8個小時,真是令人咋舌。

推開音樂廳的大門,我不禁深吸一口氣,66.5英尺深,144英尺寬的巨型舞台此刻沒有任何表演,顯得安靜而空曠。觀眾席一共3層,從最後面到舞台邊緣長約160英尺,總計有5,993個常規座位,最多可以加到6,000座。天花板的高度有84英尺,呈弧形狀。橙色的燈光打映上去,讓弧形的舞台和觀眾席充滿了陽光的色彩,層層傳遞著,恍似我們都化身成了古希臘的神者,正行走在太陽裡。恰在此時,耳邊傳來導遊充滿激情的聲音:「看,這個大舞台像不像剛剛升起或落下的太陽?」我用力地點頭,感覺真妙!

面對舞台的右側放置了一台世界最大的華麗茲(Mighty Wurlitzer)劇院管風琴,它共有4,410根音管,音拴分隔在大舞台的兩側。據說這架世界獨一無二的管風琴在演奏強音的時候聲音洪大磅礡,能夠製造出其他管風琴所無法企及的雷霆般音響,而在演奏低音時卻似低聲細語般的婉轉細膩,真想有一天能傾聽一下從這世界第一大的管風琴中奏出的樂曲。

隨後,我們來到樓上參觀無線電城引以自豪的4部液壓動力升降裝置,正是這些由300匹馬力油壓控制的裝置,讓表演中許多壯觀的特效得以完美呈現。第4部升降機專門用來托起樂池中的樂手們,讓他們也可以向觀眾的掌聲致謝。在升降裝置的四周是一個轉台,可以達到快速換幕以及特殊的舞台效果。這4部升降機在1932年完成時,用的是都是獨家先進技術,以至於後來美國海軍還專門跑來研究學習開發其軍事用途。

遺憾的是,遊覽團沒能讓我們親眼目睹一下無線電城音樂廳的另一個世界之最,就是那塊高科技化的舞台天幕。這塊天幕是由松下集團製造的,高40英尺寬90英尺,重達40,000磅,由高科技的LED視頻顯示系統組成,LED的模塊技術還有模塊化設計的功能,讓導演可以根據演出的內容自由的拆卸與重新配置,這大大加強了演出的效果。看來,想領略它的風采只有來看演出才能親睹了。


無線電城音樂廳。 (攝影﹕戴兵/大紀元)


無線電城音樂廳室內雕塑。 (攝影﹕戴兵/大紀元)


無線電城音樂廳。 (攝影﹕戴兵/大紀元)


無線電城音樂廳女賓休息與盥洗室。 (攝影﹕戴兵/大紀元)


無線電城音樂廳男賓休息與盥洗室。 (攝影﹕戴兵/大紀元)


無線電城音樂廳外裝飾圖案。 (攝影﹕戴兵/大紀元)


無線電城音樂廳室內雕塑。 (攝影﹕戴兵/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