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视病如亲 马仁光终生奉献台湾

人气: 1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沈如峰宜兰县27日电)因病去世的罗东圣母医院医师马仁光,从小就加入天主教灵医会成为修士。他50多年来的行医布道岁月中从未领薪,把病患当成家人看诊,一直到83岁还在工作,一生都献给台湾。

圣母医院表示,马仁光(Marinello Renato)1922年出生在意大利威尼斯,13岁发愿加入天主教灵医会后就决定以医疗传道为终生职志。1948年,他从罗马医学院毕业后,曾在中国云南服务,直到1952年被迫离开,随灵医会来台。

马仁光抵台后,第1 站就选择在宜兰县罗东落脚,之后转到澎湖服务,并在当地建立诊疗所,免费为贫民行医;1959年,他回到圣母医院担任内科医师后,就一直为宜兰病患看诊。

由于专业严谨,马仁光在宜兰有“活妈祖”之称,过去许多老阿嬷带小孙子到医院看病时,宁愿不看小儿科,指名要看马仁光的内科门诊。

早期马仁光的门诊挂号还曾出现一号难求的情况,病人后来干脆到门诊处双腿一跪,要求他加号看病;更离谱的还有曾出现过黄牛排队挂号,贩卖“黄牛号”的趣事。

马仁光到了83岁还不想退休,都把病患当成家人嘘寒问暖,但他看病爱骂人可是很出名。如果有人太晚就医、延误病情,他就会骂人;若有人才看过1 次,之后因病痛减轻就忘了回诊,也会向病患训话。

他甚至还曾打电话给病患说,“你为什么不回诊,如果下次病重了,看我理不理你!”口气好像是心急的妈妈。病人听了虽然不高兴,但却感动在心里。

马仁光虽会骂人,但也有柔情的一面。圣母医院表示,民国60年代物质困乏,许多人没钱就诊,他经常免费看病,有时更把病人送他的水果转送给其他病患,感动不少人。有人称赞,他是天主派来的爱心特使。

马仁光过去在圣母医院行医50多年来,除周日,天天有门诊,只要到过医院看病的民众,多数人都知道医院有名老医生天天都在看诊。

6年前,他因意外摔断腿请假休养,医院那时才赫然发现,原来这是他在圣母医院服务以来的首次请假,过去全勤记录辉煌。

在一般人印象中,医师收入优渥让人称羡,但马仁光行医50多年来都不领薪水,只靠灵医会的生活费度日,生活过得十分清苦。

圣母医院员工有一次见到他站在水果摊前,望着新台币30元1斤的橘子买不下手;与他熟稔的病人想请他吃饭,他说什么也不愿接受。

有一次院方举行望弥撒,马仁光的裤子破了1个洞,没有人敢告诉他,最后有名护理长忍不住说了,但马仁光却开骂:“你们望弥撒时不看神父,却看我的屁股做什么?”

1999年,有人要推荐他成为医疗奉献奖得主,马仁光当时客气地说,“我只做天主要我做的最平凡的事”,坚决不接受,当时让院方一个头两个大。最后出动全院的大大小小向他好说歹说,马仁光才勉强答应。不过,他说:“对医院好,我才要”。

之后,他众望所归,得到当年中华民国第9届医疗奉献奖后说,“自己虽老,但我在还可以继续做下去的时候,不会放弃任何和病友相处的机会”。

7年前,当时的内政部长余政宪亲自颁发永久居留证给圣母医院6位对台湾有重大奉献的修士和神父。马仁光在领完奖,轮到其他神父致感谢辞时,他竟然迫不及待离开现场,让与会人士一阵错愕。

护士问他说,“马修士,你要去哪里?”直爽的马仁光嘟着嘴说,“我要赶快去门诊,还有很多病人等我看病。”

马仁光当时的举止或许突兀,或许失礼,但这样时时刻刻为病人着想、视病如亲的态度难怪病患都称他是马爷爷或是“活妈祖”,也几乎所有的病人都变成了他的亲人、他的老朋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