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虎传奇

季黛
font print 人气: 51
【字号】    
   标签: tags:

会稽有个叫宋廿一的人,家中贫寒,自少即孤,居住于日铸山下,从事樵业。事母至孝,每天早起为母汲水、烧火、煮饭,等候母亲吃完饭,才背负担子,入山砍柴,回来之后,与人交易,换些美食供养母亲。

一日,有客人来访,留他共进早餐,等客人离去后,日已近午了。进入山中走了一里多路,瞧见一老僧坐于道旁等候,告诉廿一说:“我等待你好久啦,咋来得这么晚呢?你虽然早已果腹,可老僧这肚中的饥馁又怎么解决?”廿一不理解他说的是啥,回说:“我素来没与大师相遇过,责备我所为何来?”僧说:“选日不如撞日,我今天遇上你,就是你与我有约,你怎么敢忘记啊?我现在疲惫已极,想借重你的身子,作为拄杖,你可答应吗?”说毕,竟然起身,扑伏在廿一的后背上。

廿一不得已,背负他走着。越走越觉得僧人的体重,渐渐加重,于是开玩笑地对他说:“修佛门徒就该面黄肌瘦,你为何吃得肥成这样?”僧回答:“四大本该皆空,老僧与居士你,全都以未能解脱为恨,不必单独取笑老僧吧。”两人边走边说,也不寂寞。

此处山中,正有一群人忙着砍刳野生竹子,那是专门制作竹器营生的一伙,自高冈上望见他了,都说:“这不是宋廿一吗?为何背负着老虎而行呢?”于是共同击打竹枝大叫,老虎乃自他后背一跃而下,跨过深涧而去。

廿一惊得一不小心扑跌进涧水里。刳竹者们立刻趋前询问缘故,廿一说:“刚才我明明看到他是个老僧,想不到他其实是一只老虎哪。多亏了大伙儿,否则我不免落入虎口。”众人看到宋身上所穿的絮袄左肩,有黄土五点,虎掌印迹宛然清晰,而右肩,则是爪痕已穿透絮袄三分咧。

廿一从此侍奉其母,迁居于接近闹市地区,改当苦力,为人负贩为业。乡贤姚竹友说:“人兽间之缘分机遇,回转给了孝子。所谓孝感动天,不但概率大而且果报快速呢!”

事据 清 钮琇 《觚賸》卷一 吴觚上

【备注】钮琇,字玉樵,江苏吴江人。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他“家酷贫”,以至于“无以菽水(指最微贱的食物)之欢”。其父寄厚望于子,亲注《离骚》、校《通鉴》、辑礼律以教子,后送至名士吴南村门下求学。他于康熙十一年拔贡,先知河南项城,后为广东高明县令,据闻曾游宦于莆田,卒于任上。

钮琇“博雅,工诗文,簿书之闲,不废笔墨”。他的文笔“幽艳凄切”,其小说也颇有唐传奇之风。《觚剩》中的故事所反映的,都是明末清初的社会生活层面,极为广泛,凡是官场、科闱、青楼、市井、战乱、灾荒、文字狱、风俗民情、方物特产、扶乩勘地,及前述诗文书艺,几乎无所不包。《觚剩》成书于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影响虽远不如《聊斋志异》,但刊刻比《聊斋志异》要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