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建築學會理事長-張文智(孫幗英/大紀元)

建築學會理事長:感受造物者的偉大

2014年03月05日 | 21:50 PM

【大紀元2014年03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孫幗英台灣高雄報導)高雄市建築學會理事長張文智,於3月5日午間觀賞了神韻國際藝術團在高雄的演出,雖然才第二次欣賞晚會,張文智已經感到神韻的內涵與神同在,深不可語。

張文智滿足的說 :「神韻呈現的中國五千年文化,尤其是動態的美,天幕展現出不同的時空,還有不同朝代的服裝,不同的樣式,不同的色彩,藉著舞蹈動作,使整個舞台變成動態的空間藝術,讓人非常驚艷。」

謹守敬天尊道 愛人也愛神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晚會大幕一拉,《眾神下世》就讓張文智領受造物主的存在,以及神州子民自古一直遵行的「敬天法地」之心。他說:「世上的萬事萬物,包括地理環境都是很神奇的。那個創世的節目,讓人想冥冥中天地萬物是怎麼來的?從渾沌初開一直演化到現在,真的是很神奇,人類不過是恆河裡的一粒沙而已。」

他深呼一口氣接著說:「一定有個造物者,我們感受到這個神的偉大,或者說我們感覺到造物者的偉大;所以我們要敬天、敬地、尊道;萬物之間都要互相的善良友愛。歷史再怎麼演化演變,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人類都要互相友愛,發揮我們的同情心。我想同情心(良知)是人類的(與動物最大的差異),有同情心才有仁愛,有愛心。」

中國自古稱神州,晚會展現出神傳文化的光明與源頭,也讓張文智有了更深刻的體悟:「愛人也要愛神,愛人、敬神都是同樣的重要。神韻把中國的文化再發揚光大,這是讓我深深感動的。」

四海皆準的內涵價值

他補充解釋:「節目中有一些神話傳說,然而大自然裡面,冥冥中就有一個主宰。這個主宰,人稱造物者。人們在這塊土地、地球上,(若是)愛護她,這個地球可以永續發展下去,如果破壞到大自然的環境,間接也就破壞所有的動物、植物,甚至人類。怎麼樣去愛護周圍的環境,怎麼去善待週邊的人,這就是『愛物及物,愛人及物,或愛物及人』,都是一樣的道理。」

張文智以其中節目《風雨中的蓮》舉例:「一般都講真、善、美,她強調真、善、忍。『忍』有很深的學問,特別是人與人相處之間更需要忍。忍一時風平浪靜,忍一時就沒有衝突,忍的功夫不簡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果未報,先忍一忍,終會有報。」

身為建築師,時而為台灣的都計建管提供方向的張文智認為,神韻所闡揚的精神是全人類以及未來後代都不能忽略的價值:「中國一些正統的文化真的是很好,要保留。現在年輕人太過功利主義,因此而汲汲營營,疏忽了這個正統文化,或者忘記去學習。實際上這個文化(精神內涵)幾千年來放諸世界皆準;這些忍耐、忠信這些價值,放諸四海而皆準!」

最後,張文智鼓勵還沒有觀賞過神韻的人們,「如果有機會、有能力、有時間,盡量去看一場,然後,你將會有很多的感動!」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