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防蒜价崩 强化预防性调控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8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13日电)为预防蒜价崩盘,学者建议强化预防性调控策略,农委会应该在盘商收购前,先媒介其他有需求的业者采买,以减少大蒜产出量过大,导致蒜农含泪贱价抛售情况发生。

大蒜每年9、10月开始种,今年蒜价崩盘主因是产地多种及冬季天冷单位面积产量大增所致,今年5月已有通路协助销售,农委会并补助盘商外销,收购价已近成本。

农委会农粮署依据近年大蒜耕作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及年均零售价,推算出每年约种4800公顷,产量4.8万公吨,均价会最好,即产地收购价不会掉到成本价每台斤新台币18元以下。

农粮署表示,已分配的耕作面积,占89%产量的云林为4280公顷,但去年种了4500到4600公顷,多出300公顷,加上天冷,使得单位面积产量大增到每公顷1万1272公斤,不只大于较理想的9000公斤,还超过1万公斤。

因此导致今年的总产量达5万多公吨,约比理想的产量4.8万公吨多出5000公吨。

农粮署及蒜农许维文都说,今年4月产地收购价一度掉到每台斤9元。

农粮署说,通路协助内需市场的销售,以及政府补助盘商外销(每1公斤14元)后,在外销量达3000公吨,减少内需供应量下,近来产地收购价已回稳到每台斤15元,较优质的已来到成本价的18元。

不过许维文认为,政府的补助是补助盘商,像他还是靠自己网路直接销售,避开盘商杀价收购,才能每台斤卖出18元的成本价,完全是靠自己减少损失。

农粮署补充,补助盘商外销的策略还有配套,要求每外销1公吨,必须储存2公吨,作为10月国内产季过后的销售量使用,以减少盘商届时的进口量。

中兴大学应用经济系教授陈吉仲表示,产销问题任谁执政都会遇到,但建议加强预防性策略的推动。

陈吉仲举例,每种作物在采收前就能预知是否供过于求,在盘商收购动作展开前,就应当媒介其他需求的业者采买,以减少产出的量过大,被盘商杀价,导致价崩。

另外,公平交易委员会委员吴成物说,今年3月27日就已经立案调查是否有市场垄断、人为操作,因为听说产地价很低,但零售价很高,而主产地云林的4到5大主要盘商也都调查了,目前仍在进行中,待有明确事证,即会对外公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