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首次確認一超級黑洞X射線耀斑之來源

人氣 699

【大紀元2015年10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秉開編譯報導)科學家首次確認一個超級黑洞的X射線耀斑(X-ray flare)來源於黑洞暈冕(corona),但黑洞暈冕的成因及性質仍不清楚。

據《大眾科學》(popular science)10月27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首次確認,超級黑洞X射線耀斑(X-ray flare)的成因為其暈冕的噴射。這個超級黑洞編號為Markarian 335黑洞,是一個質量巨大而體積很小的超級黑洞,其質量為太陽的1,000萬倍,而直徑僅為太陽的30倍,距離地球3.24億光年遠,位於北部天空的飛馬座(Pegasus)。

加拿大聖瑪麗大學(Saint Mary’s University )的丹‧維爾金斯(Dan Wilkins)說:「這是我們第一次能把暈冕和耀斑聯繫起來。這有助於我們理解超級黑洞是怎樣產生宇宙中最亮的射線物質的。」

距離地球3.24億光年遠的超級黑洞Markarian 335質量為太陽的1,000萬倍,而直徑僅為太陽的30倍。(NASA/JPL-Caltech)

另據美國航空航天局10月27日的消息,黑洞本身不會放射光線,但是會經常被熱的發光物質圓盤包圍,黑洞將氣體螺旋式的吸入其內部的時候,加熱這些物質,並使這些物質放射出不同種類的光線,其中含有X射線。而且,黑洞周圍有高能粒子構成的暈冕,暈冕會產生X射線。

科學家觀測到Markarian 335黑洞暈冕以20%光速移動,速度之快會形成明顯的相對論多普勒效應。但直到目前,科學家仍不清楚黑洞暈冕的形成與具體表現等詳情,推測暈冕有兩種情況。其一,黑洞暈冕存在於黑洞的兩極,沿著黑洞旋轉軸分布;其二,暈冕瀰漫分布,或者是環繞黑洞的巨大雲霧狀物質,或者是如同三明治那樣的結構。

科學家傾向於第一種分布特點——兩極暈冕,但對其具體的性質等問題仍需更多研究。維爾金說:「暈冕會先向內聚集,之後向外噴射。但是,我們至今無法推測黑洞內的噴射是怎樣形成的,極有可能是黑洞暈冕在噴射之前會醞釀一段時間。」

Markarian 335黑洞的X射線耀斑是於2014年9月被航空航天局雨燕衛星(Swift )注意到的一種不同尋常X射線噴發天文現象。之後航空航天局使用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STAR)對其進行深入觀測。雨燕衛星的全稱為伽瑪暴快速反應探測器(Swift Gamma-Ray Burst Mission),是專門用於觀測伽瑪射線暴的空間衛星。核光譜望遠鏡陣列是航空航天局在太空觀測X射線的空間望遠鏡。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超高能宇宙射線 來自黑洞
黑洞射出高能量射線
不變之速被「突破」超光速射線飛過黑洞
霍金:黑洞並非想像中黑暗 也非終結之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