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珠宝行价格不透明挨罚 业者:冤枉

消费局继续减少小商家罚款500万 珠宝业抱团陈情 请求豁免“一货一标”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5年07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消费局从去年开始推行“首违不罚”等救助小企业的改革措施,有效减少小企业罚款金额,今年消费局预计将继续减少500万美元的小商业罚款。借此东风,华埠金玉珠宝行老板岑灼槐与数家珠宝业的同行日前“抱团”向消费局陈情,希望其了解珠宝行的经营特点,呼吁取消在每件商品上都打价格标签的规定。

近年来,消费局对商品标签的要求和管理越来越严格,一些珠宝店收到罚单,觉得不公平。坚尼路一家珠宝店的华人业者Tom说,两年前一名消费局检查员身着便服上门,发现他有两只手表未“明码标价”,事后开了一张250美元的罚单,还“恐吓”他说:如果上法庭抗辩“你没机会赢,抗辩输了罚款加到1000元”。Tom虽然不服气,但为了省时省事,只好缴罚款了事。

“其实价钱在表的后面,超市里的衣服也不会把所有的价格都摆在前面,你去买LV包,价钱也一样要问,并非件件有价签。”Tom说,珠宝店如果执行件件都贴价签的话,有困难。

金玉珠宝表行的每个戒指、链条或珠宝单品上有一个标签(tag),不同产品间价格相差甚远。(蔡溶/大纪元)

金价经常变 粘贴价标失误几率大

金玉珠宝表行是坚尼路上的第一家华人珠宝行。老板岑灼槐说,业者开出的珠宝价格,是参考市场成交行情,金价经常变,商品价格也不是日日相同,每次发生变化都得把价签撕下来贴新的,所以还不能用粘性过强的商品价签,但一旦出现消费者将A商品标签贴到B商品上的情况,难免引发不必要的价格纠纷,实际中很难操作,“链条这么小,每一个链都不同价,不可能50个价钱都写出来。展示盒也很贵,40美元一个,价签粘在盒上,换商品、调价时会留下胶纸印,也不行。”

金链戒指不像散装糖 “一货一标”也不妥

按照消费局的规定,最低要求是“一货一标”,即一类商品对应一个价格标签,如同散装糖一样,一个展示柜中最少张贴一个标签。“这也很不妥!”岑灼槐说,“20个戒指都不同价,不可能放一个大价格牌在那里。”

“我们这一行,这种情况很难搞,一个价格贴出来,会把消费者吓跑,尤其是比较高端的商品。”岑灼槐说,每个戒指、链条或珠宝单品都有一个如同条形码一样的标签(tag)跟着,不同产品间价格相差甚远,约定俗成的做法是,“消费者上门问价,我们再给价钱。”

图为唐人街某珠宝行橱窗。(蔡溶/大纪元)

珠宝买卖需“导购”

仅从产品本身来说,珠宝价格由重量、色泽和净度等天然因素,以及切工、抛工等加工工艺水平决定,一个档次就是一个价,也许同样的设计,换个标准,就不同价,其中有不少变数。Tom说,珠宝买卖除了口碑外,导购很重要。“有些时候客人嫌贵,一看价格这么贵,走了。(不明示价格的好处是)给他机会进去,起码我可以了解他的需要,有机会介绍其他产品给他,或者还有折头给。”

岑灼槐说自己在珠宝行做了40年,从来没有遇到过客人投诉,“但是消费局一来,就罚个几百美元,说不贴价格标签。我们的压力是来自政府而不是顾客。”消费局以前按“单品”开罚单,经过调整,消费局目前对同类违规仅开一张罚单为惩,小商家负担大幅减少。岑灼槐说,这次把问题提上去,是希望消费局能进一步了解珠宝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小商家赚钱不容易,“正当经营的小商家不要再被罚冤枉钱了。”

珠宝店的华人业者Tom被消费局开了罚单。(蔡溶/大纪元)

不过也有消费者私下表示“倾向明码实价”:有时在各家金店和珠宝专柜挑选珠宝饰品,各种各样的折价让人头疼,价格相差太大,犹如雾里看花,购买钻饰时若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件商品的价格,商家明码实价,让买家心里更踏实,还方便“货比三家”。

责任编辑:季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