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比瑞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呂慶龍。(陳柏州/大紀元)

前駐法大使呂慶龍:很敬佩神韻 按一百次讚

2016年10月05日 | 10:06 AM

【大紀元2016年10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黃采文台灣台北報導)「神韻音樂讓人非常舒服,非常快樂。所以按一百次讚!一百分!非常好。」中法比瑞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前台灣駐法大使、前外交部發言人呂慶龍10月3日晚間步出台北中山堂時,仍沉浸在神韻交響樂團巡迴台灣最後的一場演出中。當晚他還透露,往年神韻藝術團都到法國巴黎演出,每年只要演出時間一到,巴黎民眾都知道、期待神韻藝術團的到來。

2007年至2015年,呂慶龍任駐法國代表,期間觀賞過七次神韻藝術團的演出,「我每一年都看到神韻藝術團真的是用心,不管是音樂家的表現、舞蹈演員的組合、配樂,一直到用現代科技融到天幕,我看了真的覺得非常敬佩。」

呂慶龍多年觀察神韻的「用心」裡,還包含了許多創新與突破,「創意包括把高科技(天幕)融到演出中,像今天的交響樂,你會看到中西樂器的融合。」

「很有創意!這是一種新的嘗試,將東方的音樂,以西方樂器的演奏技巧,甚至於東方的演奏技巧,表現在西方樂器上,然後把她融合起來。」

呂慶龍表示,駐法國期間看到,也有很多台灣樂團以西方樂器演奏台灣的歌曲與民謠,與神韻將中、西方兩大樂器系統的結合截然不同,「(神韻)是不容易,非常不容易,因為文化的融合本身就有很高難度的挑戰,而且神韻融合得非常自然、很順暢,這要有作曲家、有演奏家等,必須要各方面完美的結合。」

神韻交響樂團自2012年成立以來,每年都在北美一流音樂廳巡演,受到北美觀眾的熱烈反響。今年首次巡迴亞洲,也首次來到台灣,自9月17日至10月3日,神韻交響樂團巡迴台灣11個城市,共計15場演出,場場幾乎創造百分百的售票率。

趕赴神韻在台的最後一場音樂盛宴,呂慶龍顯得十分開心,「我看到這一次神韻交響樂團來到台灣不同的地方演奏,對我來講這就是提升公民社會的素養,這非常重要!」

「音樂就是文化 是民族的交流」

他說,因為音樂有包容性,音樂有教育性,更重要的是音樂也是一種民族的交流,「你可能不認識、不了解這種音樂,可是當你聽了、接觸了以後,你會覺得很舒服,你很自然地會尊重它,尊重這個民族,我是用這種方式來看,所以我覺得非常好。」

他說,音樂是一種文化,而神韻音樂裡富含著中國傳統優質文化的元素,「現在把西方這些音樂元素加進來的話,就會給她注入新的生命,而這個新的生命不會停止,她一定會繼續往前走。」

「在往前走的過程當中,聽眾也好、作曲家也好、音樂家也好,慢慢地會激盪出一個新的模式,或者新的演奏方法,這個就是文化的傳承。」「因為文化是生活,民眾或者聽眾,他喜不喜歡,直接投射在你的作曲是不是引起共鳴,重點在這裡!所以她會帶出一個新的氣氛出來。」

聆聽到輝煌壯闊的西方古典交響樂,也享受在神韻中西樂器合璧的原創曲目中,還聽到熟悉的台灣歌曲《高山青》改編成交響樂,曾長期旅居歐洲的呂慶龍十分驚艷,「原來他(國外觀眾)不知道這個音樂是我們原住民的音樂,他可能會不知道,但是在他們享受到、分享到這些旋律的時候,他會接受,因為這是文化。」

「以法國來講,法國人對文化的尊重是十分多元,而且做得非常的徹底,所以你只要是好的、是美的,他們都能欣賞,那怕跟你不一樣。」

「所以在台灣也好,在華人社會也好,甚至於你到東歐國家去的話,神韻演奏的音樂,他們會為之驚艷,那個旋律太舒服了,那個旋律讓你覺得好平和喔!內心的那種祥和。」

「神韻有胸懷、有技術水準」

呂慶龍相信神韻音樂不僅帶來心靈的轉變,也可藉此讓西方人體驗東方中國傳統旋律、曲風的豐富多樣與多元,而更加了解古老華夏文化。

許多西方音樂家表示,神韻將音樂帶入一個新的紀元,呂慶龍非常贊同,並對神韻音樂充滿期待,「她還會不斷地成長,那就是為什麼古典有古典的價值,而面對古典作基礎,然後加入新的元素,會有新的東西出來,然後持續去發展!」

「那個調出來,我一聽就知道那是『神韻』的作品,會有那種感覺,就是好耳熟,好熟悉。」中國五千年的文化,五十多個民族的音樂特色,是神韻豐富的創作源泉。呂慶龍多年觀賞神韻後,感受到神韻音樂的獨特性。

「『音樂就是文化,沒有文化就不是偉大的國家了』,神韻用這種胸懷,把西方的樂器跟東方樂器融合在一起,除了有胸懷以外,還要有技巧,要有技術的水準,才能夠演奏得出來,然後聽到旋律的轉變,然後音調的調整,尤其感覺哇,好舒服喔!聽了真的覺得好佩服!」

「神韻藝術人心嚮往 中共干擾打壓徒勞」

呂慶龍對神韻佩服又佩服,他話鋒一轉,回憶起2010年1月27日至31日神韻藝術團原訂在香港的演出,遭到中共的干擾,被迫取消,「那年在巴黎聽說神韻不能去香港,我覺得不可思議,」他還以台語「頭殼壞去」(腦筋有問題)來形容中共,他認為神韻展現的高超藝術是人心嚮往與喜愛的,「文化是沒有界限,文化是一種普世價值,文化是好的、美的,大家會欣賞的,你(中共)去阻擋人家,你擋不住!」

他感受到神韻的藝術正無遠弗屆地影響著全世界,他以法國為例,「譬如每一年神韻都去巴黎演出,每一年時間一到,大家都知道、期待神韻的到來,等著她來!」

「(中共)在找麻煩!可是擋得住嗎?不必嘛,你(中共)自己沒有辦法去防阻你(中共)自己民眾(大陸民眾)改變的話,那為什麼沒有那個信心面對她?它(中共)沒有信心,就這樣子而已!」每年神韻藝術團巡演台灣期間,總是吸引大批大陸民眾前來觀賞,此次神韻交響樂團來台,也有大陸民眾為此而來。

「我們看會覺得很荒謬,所以這個要時間,一步一步!沒關係,很自然一定會改變的。我是比較樂觀,也碰到一些遭遇,因為中國(共)那些人為的、刻意的打壓,沒效啦!」他語帶風趣地說:「大陸也在改變,共產黨它也不會一直都天天『過年』,放心!」

「神韻為紛擾的社會氛圍 帶來祥和」

「當然神韻到台灣來演出是沒有問題的!」呂慶龍對台灣擁有的自由民主,對文化、藝術以及信仰的尊重與包容性感到自豪,「世界上本來就應該是交流的,文化本來就應該是交流的,為什麼?因為尊重多元也是民主的一個基本價值。」

當然神韻到台灣演出,對台灣民眾而言意義也重大,「在歐洲常常有很多觀賞交響樂的機會,在台灣相對的,因為(交響樂)那不是我們的音樂主流,所以神韻交響樂團能把她帶進來,這個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在這個地方。」

他說,當台灣社會處在政治議題的紛擾中,若能夠靜下來,和樂地聽一場神韻帶來的音樂饗宴,將有意外收穫,「吵吵鬧鬧,大家多少都有一些厭煩了,如果聽聽神韻交響樂之後,他會看到說,喔!原來我們的生活其實可以不必這個樣子!生活品質的提昇就是那樣!你會發現真的有意思,真的!」

呂慶龍三度駐法共14年期間,獲頒兩個法國城市的榮譽公民。巴黎東郊碧西聖喬治市市長洪多(Hugues Rondeau)決定選擇市圖書館所坐落的道路,命名為「呂慶龍巷」(Allee Michel Ching-long Lu),這是法國第一條以華人名字命名的巷道。#

責任編輯:夏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