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正述】五帝之七:多朝始祖帝嚳

font print 人氣: 3609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訊】七、帝嚳

天生神異的帝嚳

顓頊駕崩後,傳位於他的堂侄高辛氏,即帝嚳。帝嚳是少昊的孫子,蟜極的兒子,姬姓,名倨。蟜極娶陳豐氏的女兒握裒為妻。一天握裒踩到了一隻巨大的腳印,而產生感應,生下了帝嚳。

《史記》記載:帝嚳一出生,便很神異,自己說出自己的名字。

《帝王世紀》也記載:帝嚳剛一出生,便說出自己的名字叫「倨」,他生有駢齒,具有聖人之德。

帝嚳像,出自《歷代帝王聖賢名臣大儒遺像》,法國國家圖書館藏。(公有領域)

帝嚳從小就非常賢德、聰明,十五歲時被顓頊選中,從而輔佐顓頊治理天下,後受封於辛地,所以也稱為高辛氏。在帝嚳三十歲時,顓頊駕崩,帝嚳便繼任顓頊之位,成為天下共主,具有木德。

天下大治

帝嚳繼位後,繼續施行顓頊的治國之道,將天下治理得非常好。《史記》讚曰:帝嚳治國,像雨水灌溉農田一樣,公正無私,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日月能照耀到的地方,風雨能到達的地方,沒有不順從歸服的。

共工曾在顓頊時作亂,被顓頊大敗後,怒觸不周山。共工死後,他的兒子術器繼任了共工之位,成為新一代共工。《古本竹書紀年》記載:術器在帝嚳登基後再次作亂,帝嚳便消滅了他。在帝嚳繼位的第十六年,還派自己的叔父,即顓頊時絕地天通的重,領兵滅掉了有鄶這一部諸侯。

帝嚳在位時,命令咸黑創作了《九招》《六列》《六英》這幾個樂舞。又有倕這個人,發明製作了鼙、鼓、鍾、盤、吹苓、管、塤、篪、鼗、椎這些樂器。帝嚳便令人以這些樂器演奏以上樂曲,竟引得鳳凰、天雞等神鳥飛來,翩躚起舞。帝嚳大喜,便以這些樂曲來祭天,讚頌天帝之德。

多朝始祖

另外,帝嚳是多朝始祖,帝堯、商朝、周朝等都是帝嚳的子孫。《大戴禮記》記載:帝嚳為他四個妃子所生的兒子進行占卜,結果占得他們都擁有天下。

帝嚳的元妃是有邰氏的女兒,名叫姜嫄。姜嫄在郊野行走,看到巨人的腳印,心生欣喜,便踩了上去,因此受感而懷孕,後來生下一個男孩。姜嫄覺得這是不詳之物,便將他丟棄到小巷中,牛馬路過時都避而不踩;丟棄到山林,正好林中人多;又把他丟到結冰的河面上,鳥兒都飛來用羽翼為他保暖。姜嫄覺得神異,於是把孩子留下撫養,因此取名為「棄」。棄在舜時教百姓播種百谷,被封於邰,又名后稷,被賜姓為姬,成為後來周朝的祖先。

棄在舜時教百姓播種百谷,被封於邰,又名后稷,被賜姓為姬,成為後來周朝的祖先。圖片出自明仇英繪《帝王道統萬年圖》冊頁。(公有領域)

《詩經‧生民》說:姜嫄踩到了天帝足跡的拇指處,受感而生下周朝的始祖后稷。《中候稷起》與《安陸王碑》注中記載說:姜嫄所踩的足跡是五天帝中東方蒼帝的足跡,所以後稷為蒼帝在人間所感生的,后稷為周朝的始祖,因此周朝具有木德。

帝嚳的次妃是有娀氏的女兒,名叫簡狄。一天簡狄與另外兩人一起沐浴,見到一隻黑色的鳥掉下一枚蛋,簡狄便拿起鳥蛋吞了下去,結果懷孕生下一個孩子,取名為「契」(音xiè)。契後來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地,成為商朝的始祖。

契像,出自《歷代帝王聖賢名臣大儒遺像》,法國國家圖書館藏。(公有領域)

帝嚳的第三個妃子是陳峰氏的女兒,名叫慶都,據說慶都生而神異,常有一朵黃雲覆在她頭上。一次慶都到河邊出遊,遇到一條赤龍,因此受感而懷孕,十四個月後生下一個男孩,名叫放勳,就是後來的聖君帝堯。

帝嚳的四妃娵訾氏,名叫常儀,生下了摯。常儀在四妃中排行最後,但是摯在兄弟中卻是最年長的,所以帝嚳駕崩後,摯繼承了帝位。

帝嚳三十歲登帝位,直到一百零五歲去世,在位七十餘年。《山海經》記載:帝嚳死後葬於狄山(又稱湯山、岳山)的北面。

參考書目:
1. 《大戴禮記》
2. 《路史》
3. 《史記》
4. 《帝王世紀》
5. 《綱鑒易知錄》
6. 《鬻子》
7. 《山海經》
8. 《古本竹書紀年》
9. 《呂氏春秋》
10. 《左傳》
11. 《詩經‧生民》
12. 《安陸王碑》注《中候稷起》

神傳文化之中國歷史研究組

點閱中國歷史正述】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的歷史,深遠而浩大。對歷史的書敘與界說,也是紛繁而龐雜。我們在此努力要做的,乃是應天時所之,盡綿薄之力,正述中國歷史,即用神傳文化史觀,光明、正面地書述華夏五千年輝煌歷史與傳統文化的概觀。
  • 一談到「神」、「上帝」,很多人會聯想到西方基督教等宗教中各自強調的唯一的「神」(God)的概念。其實中華民族是最敬神、愛神的民族。歷史上,從創世的盤古,造人的女媧,飛昇的大道,得道的真仙,修出三界的羅漢,大慈大悲的菩薩,普度眾生的佛陀,乃至天地山川,聖賢英魂,茫茫神州大地,可謂萬物有靈。
  • 文化,在現代人的概念中,是Culture的對應詞彙。這種對應始於日本學者。Culture的字源,有「耕作、培育」諸義。因而日本學人在其西化過程中,斷章取義地借用了中文古籍中的一些表述,將「文」與「化」二字聯用,作為和化漢字譯文詞語中Culture的專譯名詞。清末民初,西風東漸,當時的中國學人套用了這一翻譯而沿用下來。
  • 「中國」,就是中央、中心之國。這個「中央」,隨不同朝代之地域、文化的變化而變化。所不變的是其含義,仍然是君主、天子承其天時、地利、人和居中央而統攝、教化四方。
  • 遠古的歷史,在人類歷次劫難中遺失後,又通過種種特殊的途徑,再次被世人所知,成為今天的神話傳說。換言之,流傳於世界各民族的神話傳說,很多都是保存於人類記憶中的最珍貴的遠古歷史資料。
  • 中華是禮義之邦,自古以來,中華文化中,最大的禮莫過於祭拜天地。盤古在天為神,在地為聖人,與天地一體,為自然之靈,他開闢天地,化身為自然萬物。古人認為天地就是神靈的化身,他們在冥冥中主宰著一切,呵護著人類子民。古人祭拜天地,其實就是對天地神明的崇敬與感恩,同時也是與神明溝通的一種古老方式。
  • 傳說女媧是一位偉大的女神,天地開劈後,女媧以神的形象,降臨大地。她先用黃土仿照自己的樣子捏出人類,後來覺得這樣太慢了,便用藤條沾上泥漿,揮舞起來,泥漿灑落在地上都變成人類。人類造出後,女媧又讓男女自由婚配,繁衍後代,使人類生生不息,所以女媧被尊為「始祖母神」。
  • 由於時間太過於漫長,加上人類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天災人禍,上古史料大量遺失,從現存的神話傳說和古籍記錄中,我們目前只能梳理出大概的歷史過程和一些重大事件,以待不斷發現和完善。但這些珍貴的傳說與記錄,已足以讓我們對中華民族高貴的源流和浩大的歷史有所認識,並虔誠地感恩了。
  • 上古所稱「氏」,最早都是對神、半神降生人間的尊稱,有半神的含義,比如伏羲氏、神農氏等。他們在人間的後代就以相應的「氏」傳稱,他們也就是最早的「貴族」。後來其他家族也紛紛效仿,以其相應的「氏」傳稱;到後來,與從母系傳稱的「姓」合為今天人們「姓氏」的最早來源。
  • 伏羲氏除了創立八卦、開創易理學外,還留下了其它許多偉大的文明成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