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神韻巡迴藝術團在芝加哥北郊羅斯蒙特劇院(Rosemont Theatre)進行當地的閉幕演出,午、晚場演出皆提前3週售罄。圖為劇院外景。 (孫婉/大紀元)

神韻羅斯蒙特首演 觀眾心靈共振感動落淚

2016年02月14日 | 19:34 PM

【大紀元2016年02月14日訊】(大紀元美國芝加哥記者站報導)2016年2月13日,芝加哥奧哈爾機場附近的羅斯蒙特市羅斯蒙特劇院(Rosemont Theatre)大廳內人頭攢動,美國神韻紐約藝術團當天下午和晚上在這裡的兩場演出吸引了眾多主流觀眾前來。大幕一拉開,觀眾就為美麗的舞蹈和繽紛的服飾深深吸引,不時發出讚歎聲。演出結束後,不少觀眾表示感到一種無以言表的感動和共鳴,甚至哽咽落淚。

醫院高管:似曾相識的文化 引心靈共振

醫院高管Matt Peolis偕同夫人觀看了2月13日羅斯蒙特下午場的神韻演出。(謝漫雪/大紀元)
醫院高管Matt Peolis偕同夫人觀看了2月13日羅斯蒙特下午場的神韻演出。(謝漫雪/大紀元)

Matt Peolis偕同妻子觀看了下午場的演出。夫婦倆坐在票價最高的位置,近距離觀賞演出。兩人深受感動,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在一家醫院從事高層管理工作的Matt Peolis在接受採訪時聲音幾度哽咽,「看完神韻我非常感動,美不勝收,能量非常強大。讓我的內心產生波動和共鳴。我覺得…我的眼淚證明了一切。」

Peolis從神韻的演出中感受到了深遠的關聯,並說:「我感到一種共鳴,可以看到一些對於我很重要的心靈共振──我的生活,我的經歷,我的感受。我沒想到舞蹈會如此感動我,觸動我的心靈。我感覺到一種非常深遠的內在聯繫。這是一個非常不同的文化,來自遙遠的地方、歷史深遠悠久,但不知甚麼原因,我感到這種文化讓我似曾相識。」

神韻的舞蹈不僅讓Peolis感動落淚,其高超的技藝也令他讚不絕口:「舞蹈演員的技藝能力以及他們之間的配合協調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彷彿你可以忘掉一切,完全陶醉於其中,甚麼也不用考慮,甚麼也不用做。」

Peolis愛好音樂,儘管工作繁忙,業餘時間還彈吉他、曼陀林,以及吹薩克斯管。他非常欣賞神韻的現場伴奏樂團,「我很喜歡中國樂器與西洋樂器的合璧。真的讓人心曠神怡。」

太太Lynn也有些哽咽,她側頭看著先生說:「我同意他說的。我覺得精神的內涵在這裡是非常強大有力,無法抑制的精神力量在故事與表演者的舞蹈展現力中清晰可見,這是一個非常美麗動人的體驗。」

她也非常喜歡神韻的服飾,「我特別喜歡流動的長袖,以及其帶來的美感。」

「這些故事在講述一個大事件」

Tom Drez與太太Carrie Drez偕女兒觀賞了2月13日晚間羅斯蒙特劇院的神韻晚會。(唐明鏡/大紀元)
Tom Drez與太太Carrie Drez偕女兒觀賞了2月13日晚間羅斯蒙特劇院的神韻晚會。(唐明鏡/大紀元)

在非營利機構Christian Brothers Services擔任技術總監的Tom Drez與經營軟件公司的太太Carrie Drez帶著女兒觀賞了2月13日晚在羅斯蒙特劇院的神韻晚會。

夫妻倆是在家中收到神韻廣告冊後,決定來體驗一番。Tom Drez說,《草原曠鼓》最讓他印象深刻,「裡面有很多翻騰動作。」他表示正試圖消化節目中的小舞劇,「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這些故事,但看得出來它們合在一起,講述一個大的事件。特別是法輪大法那個節目,令人傷感。」

太太Carrie也向記者描述了觀看上半場的感受:「節目一開場很歡快,很平和,然後有兩個節目講到迫害,你能感受到那種壓制,使人無法自由表達,真的令人痛心。因為在美國,我們有太多的自由,作為一名信仰基督的女性,我完全沒有這樣的個人經歷,所以很難想像他們生活在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裡。」說著說著,她的喉嚨哽咽了,「我都要哭了!」

「中國的未來要靠復興古老信仰」

曾在關島大學擔任過法律和公共管理教授John Dierking觀賞了2月13日羅斯蒙特劇院的神韻演出。(溫文清/大紀元)
曾在關島大學擔任過法律和公共管理教授John Dierking觀賞了2月13日羅斯蒙特劇院的神韻演出。(溫文清/大紀元)

John Dierking曾在關島大學擔任法律和公共管理教授,現在芝加哥藝術研究院學習繪畫。他在報紙上讀到神韻的廣告後很感興趣,決定前來觀賞。

他感動地說:「演出非常非常鼓舞人心,天哪,我真的被他們的勇氣所感動,他們有勇氣爭取自由,這非常令人感動。」他還表示,希望神保佑他們的努力。

Dierking曾經去過中國,並「喜愛所有跟中國有關的東西」,「我在想中國的未來將何去何從,我覺得中國的未來應該是要依靠復興古老的精神信仰。」

演出中展現法輪功學員堅持信仰的節目他尤其感動。他知道法輪功在中國被迫害得很嚴重,他曾讀過法輪功學員在大陸被非法抓捕的故事,也看到過他們在大陸打橫幅的圖片。

身為天主教徒的他表示尊重不同的信仰,「我對他們懷著深深的同情,因為他們在爭取信仰自由,無法回到自己的國家與自己的人民分享自己的文化。讓我們一起祈禱希望未來這將會發生。」

責任編輯: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