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和23日神韻在比利時古城布魯日的兩場演出場場爆滿。圖為上演神韻的布魯日藝術中心外景。(文華/大紀元)

比利時神韻再爆滿 西方古城受益東方傳統

2016年03月24日 | 10:59 AM

【大紀元2016年03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文華比利時布魯日報導)2016年3月23日,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今年在比利時的第二場即最後一場演出在布魯日(Bruges)藝術中心完美落幕。和22日晚的首場演出一樣,劇院再度爆滿。神韻展現的東方五千年文化,在西方中世紀名城登台,帶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震撼和融合,讓觀眾看到了希望,受益匪淺。

布魯日離首都布魯塞爾約一小時車程。公元一世紀古羅馬凱撒大帝在此建成第一個要塞,1128年城市正式建立。這裡河道縱橫風光秀麗,古建築鱗次櫛比,被譽為歐洲的「小威尼斯」,其古城區在2000年當選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城裡的聖血聖殿(Heilig-Bloedbasiliek)保存著耶穌當年被釘在十字架上時流出鮮血的遺物。據聖經記載,耶穌被釘死三天後, 復活昇天。

今年復活節前夕,神韻在相隔6年後第二次蒞臨布魯日,令觀眾倍加珍惜這個機會。

葡萄酒業務總監:從古老傳統中受益

葡萄酒業務總監Philip DeSkirtiner先生和夫人觀賞了3月23日晚在布魯日的神韻演出。(文華/大紀元)

葡萄酒業務總監Philip DeSkirtiner觀賞完演出後表示,被神韻的舞蹈和音樂深深打動,其中表達的傳統價值會讓現代人受益。

Philip DeSkirtiner是第一次觀賞神韻:「這場演出太特別了!我真的深受感動,尤其是那些舞蹈演員,很優秀。我熱愛古典音樂,神韻的音樂是一流的,我對此印象格外深刻。」

DeSkirtiner先生對演出傳遞的五千年歷史和智慧備感敬佩:「講述了中國五千年歷史,其中保存了古老的價值思想,並向人們展示這些傳統的價值觀。人們永遠都能從古老的傳統中學到新知識,並且在現代社會用新的方式使用它們。」他對神韻目前無法去中國演出表示遺憾。

北約官員三度觀神韻 「積極正面」

3月23日北約贊助與活動協調人Dionysia Leolei在布魯日觀賞了神韻演出。(新唐人電視台)

北約贊助與活動協調人Dionysia Leolei已經成了神韻粉絲,這次在布魯日是她第三次觀賞神韻。

在比利時首都經歷了昨天的恐怖襲擊後,她為自己的決定感到慶幸:「經過昨天的事情我本來在猶豫要不要來,因為我也有家人,對我來說從感情上很難接受身處人群聚集的地方,但是一進到劇院開始看演出的時候,我感覺那麼積極正面,真是很高興能有機會來到這裡,太棒了。」

神韻藝術團每年的全球巡迴演出都呈現一套全新節目,Dionysia Leolei覺得「所有的人都應該來看,只看一次的人根本不能說他已經看過神韻了,一定每年都得來。」

法官觀神韻 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內涵

法官Paul Dusmett先生和朋友觀賞了3月23日在比利時布魯日的神韻演出。(文華/大紀元)

司法院法官Paul Dusmett 和朋友也坐在當晚的觀眾席上。神韻的舞蹈觸動了他們的心靈,Paul Dusmett說:「這樣的舞蹈太美好了,太優雅了!音樂也非常動聽,音樂和舞蹈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服裝和(演出中的)一切,實在太美了,太美了!」

儘管文化有所差異,Dusmett先生卻表示從中學到了中國傳統哲學:「(和我們的文化)是有一些不同,但我感受到內涵很深,很有意思,我們可以理解它。」

他強調「這麼精彩的演出我們一定會推薦給朋友們,他們一定要來看神韻,因為她太出色了!」

政府官員為現代中國失去信仰痛心

政府官員John Joy和太太Mareike Lambert觀賞了3月23日晚比利時布魯日的神韻演出。(文華/大紀元)

政府調查員John Joy 先生觀賞完上半場神韻演出之後告訴記者,「很喜歡最後一支打鼓的舞蹈」,一邊說著,他還一邊模仿蒙古太平鼓的聲音,非常開心。

他的太太Mareike Lambert是退休的時尚教師,她對神韻色彩繽紛的服裝印象深刻,很高興神韻帶給她很多靈感:「演出服裝顏色非常高貴、優雅,而且迷人,色彩繽紛,非常有創意,我非常喜歡。」

John Joy先生對於中國人失去信仰的現實非常痛心:「在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人就被禁止擁有信仰,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兩代人不相信神佛的存在了。」他認為,沒有信仰是很可怕的事。

責任編輯: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