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兩天一樣,神韻世界藝術團3月13日晚在米蘭阿爾欽博第劇院(Teatro degli Arcimboldi)的演出同樣爆滿。(Gabriele Bruno/大紀元)

米蘭神韻三場連爆滿 觀眾傾慕中華傳統文化

2017年03月14日 | 12:19 PM

【大紀元2017年03月14日訊】(大紀元意大利記者站米蘭報導)神韻世界藝術團在今年歐洲巡演的首站──意大利米蘭,以三場連續爆滿圓滿結束。3月13日晚,在米蘭阿爾欽博第劇院(Teatro degli Arcimboldi)內,神韻藝術家們第三次帶領時裝之都觀眾們穿越時空,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妙和博大。

公司董事:神韻提醒我們勿忘來世的目的

Iryna Pryadko女士和母親3月13日晚在米蘭觀看了神韻。 (文華/大紀元)
Iryna Pryadko女士和母親3月13日晚在米蘭觀看了神韻。 (文華/大紀元)

Iryna Pryadko女士是意大利3D文體用品有限公司的聯席董事,同時還擁有自己的美容中心。這天,她和母親Inessaa Pryadko一起來觀看了神韻。

快人快語的Iryna Pryadko激動地說:「演出太成功了,祝賀神韻!」

「我們是烏克蘭人,演出讓我們了解到了中國目前的政治情況。現在中國人民正在經歷著最艱辛的過程,因為我們烏克蘭也經歷過前蘇聯的統治,所以我們深有體會。這部分節目最觸動我,因為我們就曾經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中。」

神韻在現代社會傳遞傳統文化,這令Iryna Pryadko肅然起敬。她說:「中國文化是一個經受了很多風雨的文化,中國有著很出眾的歷史,但遺憾的是,因為中共極權統治,中國人不能展現原有的傳統文化。中國文化非常棒,很深刻,神韻在做著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將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展現給全世界,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今後我要深入地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因為這很值得!」

她從神韻演出中看到了很多中國傳統文化表現的價值觀,比如善良、忠誠、忍讓等,「這些傳統價值在演出當中都體現了出來,而且表現得非常清楚,比如通過老子的故事。還有女人的柔美,男女之間的互敬關係,對老人的尊重,都非常美好。這些價值觀在現代遺失了很多,當現代人看到他們忽視的這些傳統在被重新拾起的時候,對我們來說,也是個很好的提醒。」

有關神韻傳遞的精神信息,Iryna Pryadko說:「中國文化本身就富含精神內涵。我從演出中感受到一個信息:我們都應該向自己內心尋找,詢問自己為什麼我們在這裡,不要因為這些塵世的牽掛,讓我們忘記了我們來時的目的。」

Inessaa Pryadko女士很贊同女兒的觀點,她補充說:「神韻顏色也很美,很絢麗,舞蹈演員步調統一,非常協調。要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神韻太棒了,我由衷地喜歡!」

芭蕾舞老師:神韻的中國古典舞舉世無雙

芭蕾舞老師 Tatiana Zonova (右一)和朋友們觀看了3月13日神韻在米蘭的今年最後一場演出。(文華/大紀元)
芭蕾舞老師 Tatiana Zonova(右一)和朋友們觀看了3月13日神韻在米蘭今年最後一場演出。(文華/大紀元)

Tatiana Zonova女士是古典舞老師,教授芭蕾舞和體操舞。演出結束後,她和朋友坐在劇院,久久不願離去。

「演出非常有趣!非常好!我是教古典舞的老師,我從專業角度收穫很多。演出讓我思考了很多舞蹈技巧方面的事,神韻在這方面是最棒的,從整齊劃一、準確統一上看,他們是最高水準的。」

由於中國古典舞幾乎失傳,Zonova女士說:「我這次來就是想看看什麼是中國古典舞。看後我真的很喜歡,演員們身體的舞動,胳膊、頭、整個身體都令我很著迷。還有那些翻騰和跳躍,他們腿上功夫更令人難以想像,他們總是給人一種飄的感覺。很少有舞蹈演員跳的時候能跳出輕盈的感覺。真的,他們太棒了,我真的太感動了!」

資深記者:復興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完全正確

資深記者Pietro Razzini攜助手觀看了3月13日晚在米蘭的神韻演出。(Gabriele Bruno/大紀元)
資深記者Pietro Razzini攜助手觀看了3月13日晚在米蘭的神韻演出。(Gabriele Bruno/大紀元)

資深記者Pietro Razzini看完演出後說:「 對我來說,演出是一個驚喜,來的時候我還心存疑慮,但現在看完演出後感到絕對的滿意,並且很高興自己能夠看到這樣好的演出。」

他讚歎道,「演出色彩絢麗,整個團隊非常具有專業性」。 「背景和舞台配合得非常好,有一些場景很有趣,不過,舞蹈更勝一籌,比所有其它方面都好!中場休息之前得那個打鼓的節目讓我充滿力量和能量!」

Razzini先生認為,「復興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使命是完全正確的。」對於不能在中國看到神韻演出,他覺得「真的很可惜,因為這是他們(中國人)的傳統」。「這樣的演出很好,因為她提醒了新的一代人去關注這個問題。」

責任編輯: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