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布碌崙區長發視頻 籲勿濫用急診室

非緊急情況下不要使用大醫院的急診服務 多在緊急護理中心接受治療

人氣: 4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7年05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很多新來的移民不熟悉美國的醫療系統,對看病有一種刻板印象:比如覺得看病一定要預約,要等很久;如果是看急病,就得上大醫院的急診室(Emergency Room)。特別是一些缺乏醫療保險的無證移民,小毛小病就自己抗過去了,抗不過去就上大醫院、看急診,造成急診室人滿為患。

為解決布碌崙急診室濫用所造成的醫院危機,布碌崙區長亞當斯(Eric Adams)呼吁民眾非緊急情況下,多使用急診中心。
為解決布碌崙急診室濫用所造成的醫院危機,布碌崙區長亞當斯(Eric Adams)呼吁民眾非緊急情況下,多使用急診中心。(Erica Sherman/Brooklyn BP’s Office )

為解決布碌崙急診室濫用所造成的醫院危機,布碌崙區長亞當斯(Eric Adams)日前在「是緊急事件嗎?」公共服務公告(PSA)中亮相,呼籲當地居民多選擇緊急護理中心(Urgent Care Facility,也稱急診中心,或快診中心)接受治療,在非緊急狀態下不要使用大醫院的急診服務(Emergency Rooms,簡稱ERs),以免造成急診室的人滿為患和公共資源的浪費。

亞當斯表示,過度使用ERs在布碌崙是一個「低成本的解決方案,高成本的危機」。他在7日發布的視頻廣告中強調濫用急診服務造成的浪費,「調查表明,每年全國的醫院在非緊急醫療情況的診治中浪費了3億8千萬美元,我們的目標是幫助降低這些醫療保健成本,更重要的是,確保每個人都及時有效地獲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建議選擇緊急護理中心

「如果你有生命危險,去ERs或叫911;然而,如果你只是小問題,例如被割傷或感冒,請到當地的急診中心或看門診。把醫院急診室留給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吧,你將節約時間和金錢,同時也省去了很多麻煩的流程,不需要等很久。」亞當斯說。

其實目前醫療照顧的新趨勢,是就近居民區設立急診中心(Urgent Care Center),民眾若出現發燒感冒急診,無需送大醫院急診室,在社區的急診中心醫治,可以節省不少費用。例如,靠近日落公園的瑪摩利醫院(Maimonides Medical Center)聯手亞美醫師協會成立了一間「快診中心」,位於布碌崙49街及福哈密頓公園大道之間,他們夜間服務的「快診中心」也提供中文服務,非常便利。

這種急診中心,最接近中國大陸人所熟悉的就診形式。它介於醫院和家庭醫生之間,有點像中國的普通門診,但也提供一些急診的服務。急診中心一般開到晚上7、8點,而且一週7天開門,去看病不用預約,直接進去填好信息等一會就可以了。和去醫院相比,急診中心的收費更合理,而且會提前告知價格。

到社區的急診中心,不需預約,通常的等待時間也不超過一個小時,而大醫院的急診室通常需要等待5個小時以上。

背景知識

一般來說,美國看病,按照疾病的緊急程度,可以選擇三種不同的機構: (1)ER/ED (Emergency Room或Emergency Department,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醫院急診室),(2)Urgent Care Center(急診中心); (3)Clinic(門診)。

門診通常是家庭醫生自己的診所,需要「預約」,這種門診都不會是「急病」。如果是例行檢查高血壓、糖尿病、眼睛、牙齒等,都屬於這個行列。

急診從孕婦大出血、槍擊、車禍內臟大出血,到心肌梗死等等,出現這些情況,要立即打911,或者自己飛車去急症室。醫院ER通常24小時開放,用來救治有生命危險或情況緊急需要急救的病人,比如嚴重的外傷、身體器官嚴重受損等。這裡24小時都有主治醫生,他們會根據緊急程度來決定先救治哪個病人。另外ER也擁有最全面的檢測、診斷、治療設備,也可以迅速聯繫到各種醫療專家,救治服務水準應該是最高的,但是也最貴。

因此,一點小病可別進大醫院的ERs,那裡常常人滿為患,收費奇貴。而為「急病」設立的急診中心,目的是在家庭醫生無法提供服務時給你提供治療。急診中心可以處理緊急發病、受傷但不致命,需要立即處理的情況,一般在現場就可以完成檢測、化驗等等必須的處置,遵循先到先服務的原則。比較節省時間,費用也比ER要低很多。

具體而言,急診中心提供的服務範圍很廣,包括:咳嗽、感冒、流感、喉嚨發炎、鼻竇感染、割傷、抓傷、骨折、過敏、哮喘、扭傷拉傷、頭痛、尿路感染、眼耳感染、體檢、打疫苗、預防性篩檢、各種測試(如:血、尿)、X光、旅行保健、藥房服務、專科服務等,基本上小毛小病都包括了。◇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