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布碌崙工业城开发四年 就业上涨1.5倍

上班的人数已经超过六千人 实现目标值的三成多 商家认为前景很看好

人气: 48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7年05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萍纽约报导)位于布碌崙36街夹2大道的工业城(Industry City,简称IC)自从2013年重新开发以来,已经有4个年头了。目前,在IC每天上班的人数从当初的1,900人增加了6,500人,上涨了1.5倍,出租商家的数量也达到了400户。

挂在工厂走廊墙上的早年路透社制衣厂新闻照片。
挂在工厂走廊墙上的早年路透社制衣厂新闻照片。(施萍/大纪元)

根据本报2015年报导,这个距布碌崙华人居住中心日落公园不远的工业城由三大开发商开发:詹姆斯敦置业(Jamestown Property)、丽城资本(Belvedere Capital)和安吉洛戈登公司(Angelo Gordon & Co.),三家公司计划在十年内斥资10亿美元开发工业园区。早先这里是废旧的工业厂房,已有上百年历史,翻新工程于2013年开始。工业城包括16座厂房,总共面积为600万平方呎。

工业城一座厂房中的上下层会议室。
工业城一座厂房中的上下层会议室。(施萍/大纪元)

现在走进这些建筑当中,你还能切身体会到当年的工业制造气氛。开发商和建筑师们巧妙地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把大楼设计出既古老又新潮的风格。比如:将饭店的餐桌直接摆在宽敞的走廊里,或者把绿色植物种植在拉出来的生锈的抽屉中;无论是几个放在由巨大车间改成的会议室的出土文物一般的陶瓷罐子,还是放大到一面墙那么大的路透社拍摄的当年制衣厂的旧照片,都能让人仿佛时刻可以回到百年前,布碌崙的工业时代——这也许就是工业城独特的魅力所在。

工业城城区渲染图翻拍。
工业城城区渲染图翻拍。(工业城提供)

如今,400个商家在这里落户。他们的行业从制衣、首饰到巧克力制造和电子商务,无论是哪个行业,他们都具有一些创新的特点。“这里有很多500平方呎到1,000平方呎的创意工作室,还有我们的创新实验室,帮助小生意业主在这里创业。”工业城社区联络主任瑞维拉(Cristal Rivera)说。“这里不仅可以为社区提供就业,还可以给附近的社区提供一个能够参观、娱乐、体验和学习很多东西的地方,这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开发内容。”

有纽约最贵咖啡店之称的Extraction咖啡店位于工业城内。
有纽约最贵咖啡店之称的Extraction咖啡店位于工业城内。(施萍/大纪元)

她举例说,上周就有几百位学生来这里参观。“我们今年夏天还将提供一系列活动,在花园里举办音乐会、体育赛事,能让当地社区的家庭在这里玩上一整天。”她表示,一个集制造、商业、娱乐以及社区服务于一身的中心已然形成。“从我们开发的计划来说,发展到这一步可以说是非常成功。”

工业城“轮盘餐馆”外墙上的菜谱像早年车间外告示牌。
工业城“轮盘餐馆”外墙上的菜谱像早年车间外告示牌。(施萍/大纪元)

当然,这里的厂房还没有全部使用。工业城的计划是让16栋大楼都活跃起来,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就业人数恢复到当年制造业发达时期的2万人。

工业城花园中的mimi高尔夫球场。
工业城花园中的mimi高尔夫球场。(施萍/大纪元)

商家:对未来充满期待

这里的餐饮业主都很有创新理念,听听这些名字就够吸引人:美国人的煎饼果子、全纽约最贵咖啡店、牛油果烤品、姜酒酿制……当然也少不了中餐。记者在上个月本报及新唐人电视台举办的“工作招聘展览会”上面碰到了几个饮食零售业主,他们对工业城的前景都很看好。

布碌崙工业城两个厂房之间的空地。
布碌崙工业城两个厂房之间的空地。(施萍/大纪元)

一杯咖啡卖到18美元的Extraction店经理Sarah认为,工业城现在只是一个开始,会有更多商户进驻。“我们才进来几个月,选择这里是因为他们欢迎创新的业主,我们对前景非常乐观。”她说。“我们预计,夏天的时候,特别是周末会非常忙。我感觉这里的未来会像曼哈顿的切尔西市场(Chelsea Market)一样,很多人到这里来度周末。”

布碌崙工业城社区联络官瑞维拉。
布碌崙工业城社区联络官瑞维拉。(施萍/大纪元)

“我们来这里是因为厨房在附近,工作起来方便。”美国煎饼果子业主苏永邦(Reuben Shorser)说。“不过现在工业城处于开发的早期阶段,食客还远没有我们别的分店多,但是已经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我们愿意留在这里,因为前景看好。”

每座楼的一楼都是餐厅。其中的一家中国面条店经理也对生意状况表示满意:“我们刚来一个月,生意蛮不错,工业城办公室还经常为我们搞推销活动。”

据工业城管理公司Marino的外联人员塞班纽维兹(Lisa Serbaniewicz)介绍说,下个月还会有两家中国店“Yaso汤包”和“材料世界”(Material World)进驻。

华裔社区:期待与担忧并存

纽约中华总商会执行长于金山对布碌崙工业城的未来非常有信心。“有这么好的地点和房舍,有高科技中心,我认为工业城能够恢复以往的光荣是理所应当的好事。”他说。“如果那里要发展起来,华人除了制衣业,也有高科技人才啊,这对其他华人的行业也是有帮助的,比如餐饮业;而且人流量大了,华人也可以开发超市等相关行业。”

不过,也有为华人社区及现有商家担心的专家。纽约市立大学华裔教授谭婉雯(Tarry Hum)认为,工业城的开发以及市政对布什码头的发展计划会让布碌崙海滨地区“贵族化”。“我知道那里有中国商家,修车行和铁厂、装修公司、制衣厂等,如果他们的房子是自己的还好;如果是租房子做生意,房租一涨价他们就会被赶走。”她说。“我认为这种转变是坏事,会让那里的房子更加不可负担。”

于金山对此担忧却不以为然。“房价上涨是必然的,过去的10年里纽约人口上涨了100万,布碌崙外来人口不断增加,房子肯定涨价,这不足为奇。”他说,现在第4、5、6、7大道一直到18大道的中国人口一直在增长,“那里最初是北欧人,后来是意大利和爱尔兰人,再后来是波多黎各人,现在是中国人和墨西哥人,未来的10年、20年内那里的中国人会越来越多。”

“我不是工业城的专家,但是我告诉你,布碌崙的中国人口从2005年到现在上涨了三倍。”一个在纽约市移民领域工作近30年的“领先移民法律出版社”(the Leading Immigration Law Publisher)的出版商尤达尼(Sam Udani)对记者说。“我从经验中得出结论:中国人到哪里,哪里就繁荣。华埠、法拉盛、八大道都是如此。工业城和中国社区这么近,这里发展起来是必然的事情。”◇

责任编辑:艾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