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华人生意南移 布碌崙-华埠小巴生意渐淡

华人办公室、律师楼逐步搬到布碌崙 华人不再依赖小巴通勤或到中国城办事

布碌崙八大道小巴站点的调度员董先生,也感受到小巴生意下降的寒流。 (安心/大纪元)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7年08月24日讯】(大纪元特约记者安心纽约报导)往来布碌崙和华埠的小巴曾一度生意火爆,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迁出华埠,小巴的生意也开始直线下降。相反,往来中国城与法拉盛的小巴生意却仍旧红火,个中原因,要看华人居住地的变迁。

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迁出华埠,往返布碌崙的小巴生意也开始直线下降。
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迁出华埠,往返布碌崙的小巴生意也开始直线下降。(安心/大纪元)

董先生是布碌崙八大道小巴站点的调度员,工作内容让他需要不时地与下一班司机沟通,指挥往来华埠和布碌崙的近40个小巴司机进站、出站。

每天要经受风吹日晒的辛苦工作,对董先生来讲早已习以为常。但他脸上难以露出笑容的原因,却是因为小巴的客源越来越少。以往许多住在布碌崙的人都要乘坐小巴去曼哈顿华埠上班。然而事过境迁,小巴生意红火的时光好像很难重现。小巴调度员董先生表示,现在办公室、律师楼,所有这些都在布碌崙,华人办事来往华埠的少了,所以客人就很少了。 小巴司机吴先生也有感受到这个现象,他表示因为现在很多人都住在八大道了,去唐人街的很少,一年不如一年。客人减少,但是小巴的数量没有减少,每个人能载的顾客就更少了。原来一个司机一天可以往返布碌崙和华埠两个来回,现在也就一个。很多小巴司机都年过半百,很难再去找别的工作。董先生无奈地表示只能继续做下去,年纪大了,做别的事也怕做不来。

于金山:华埠租金非新移民能承爱

纽约中华总商会执行长于金山表示,以前中国城是新移民集中的地区,现在租屋的价钱已经不是新移民能够负担的了。所以,新移民分散到别的地区。 他回忆十几年前,华埠遍布大大小小的车衣厂,工人超过两万。随着车衣业在华埠消失,华埠的商业随之转型。而他现在看到很多非华人的小商业,也逐渐向华埠搬迁。华埠的华裔人口减少,布碌崙和法拉盛的华人人口则在不断增多。

往来布碌崙和法拉盛的小巴司机就表示,他们生意就很好。小巴司机赵先生表示,一天一般能载三个来回,两个半,养家糊口没什么问题。华埠华人人口也逐渐老龄化,一些超过百年历史的传统侨社所拥有的老楼,成为房地产商主攻的目标。◇

责任编辑:艾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