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5日下午,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獨立國協研究中心主任、政大俄羅斯研究所教授王定士觀賞神韻國際藝術團在台北國父紀念館的演出。(陳柏州/大紀元)

神韻帶來返璞歸真 讓研究所教授內心變明亮

2018年02月26日 | 01:36 AM

【大紀元2018年0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神韻的演出猶如亂世中的一縷清光,滌盪現代人複雜的思緒與意識,許多觀眾因此看見了亂世裡的人生希望。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獨立國協研究中心主任、政大俄羅斯研究所教授王定士在欣賞神韻國際藝術團2月25日下午在台灣台北國父紀念館演出時深受觸動,他說,神韻為他帶來返璞歸真的力量,「受到(神韻)的啟發,讓我快要發霉的內心,變得新鮮芬芳,變得很陽光,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鼓勵。」

王定士早聽聞神韻的盛名,時常在電子郵箱裡收到神韻的演出資訊,他雖時常閱讀這些神韻的電子信件,但卻未將觀賞神韻這件事排在行事曆裡頭,而這次現場觀賞神韻演出,讓他直呼超出想像,「其實,當大幕一拉開,我就覺得非常新鮮,也感到非常震撼。」

舞劇《寒窯》讓王定士備受觸動,他從中看見唐朝名將薛仁貴與妻子間的動人的處世精神,「她(神韻)以藝術呈現這個故事,強調出薛仁貴即使成功,但沒有忘記舊的夥伴,他的糟糠之妻,這一點很使我感動。」

「我們現代的社會,很多人在在繁華的生活裡,會忘記自己的在很窮苦與潦倒的時候,跟他在一起生活,甚至幫助他度過人生難關的這種舊的情誼」,而神韻讓王定士知道在公元約七世紀的唐代,中國人即有如《寒窯》的可貴的情操,「現代人雖然可以上外太空,但這樣的精神對我們依然可貴,神韻的演出可以改變現代人的道德。」

「神韻的演出把我帶回到人的本源,這應該持續被發揚」,王定士從演出裡體悟到人類珍貴的本源之一「愛」,他說,「不管是對糟糠之妻,與太太共度患難的愛,或是對整個社會,與鄰居與陌生人,或者同胞間的友愛,神韻能夠加以發揚這種價值,讓我覺得很感動。」

王定士說,「上天給我們生命,但並不是要我們孤獨地活下去,而是要互相攙扶,互相友愛,不單單只是為自己而活著,而是要實踐一個充滿愛的社會,我感覺整個節目,突顯這樣子的感受。」

從舞劇《前所未有的邪惡》、《法正人間》裡,王定士也感受到法輪功學員對於「愛」的堅持,讓他印象相當深刻,帶給他十分正面的感受,他認為,法輪功學員對於原則的堅持,對於公理的維護,這都攸關社會能否有愛,「我們不應該只有支持,也應該接受,甚至一起去實踐這些原則。」

「神韻讓我認識到返璞歸真,同時可以適應新的世界」,王定士認為神韻的演出不只是古典與傳統,同時可以與現代社會接軌,「我可以用最單純的愛,出自內心的愛,來面對這個變得複雜的世界」。

「神韻就像是一盆乾淨的水,從我們的頭上倒下去,給我們一個清爽的感覺」,王定士形容欣賞演出滌盪了他的內心,他特別想向神韻的藝術總監與團隊致上敬意,「我覺得很感動,很感謝她們(神韻),啟發了我幾乎快要發霉的內心,(神韻)讓我發霉的心,又變的很新鮮,很陽光,這對我是很大鼓勵。」

而神韻現場中西合璧的交響樂,有著引領觀眾進入演出情境的美妙作用,王定士形容神韻的音樂充滿活力,但在和諧之中又帶給他相當大的震撼,「透過她(神韻)的音樂,好像可以震開我的心房,讓我們被人間複雜事物而壓住的胸襟,能夠因此而敞開,因此敢於面對世界,敞開胸襟對待周圍的一切事物。」

王定士也盛讚神韻的高科技立體動態天幕,「這融入非常新鮮、非常先進的技術,天幕的取景得非常真實,這都讓我懷疑,難道它是在中國拍攝出來的景致?」「我覺得栩栩如生,就好像是在哪裡曾經看過的畫面。」

神韻兼容並蓄融合中華歷史故事與現代科技,王定士認為這樣的詮釋手法相當好,他說神韻,「古典文化加上現代化技術,同時融入神佛的劇情,但卻是在現代的場景,我覺得這樣很正向,真的很好。」

責任編輯:于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