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6日晚間,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副教授謝清秀(右)陪同媽媽觀賞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在高雄文化中心的第四場演出。(簡惠敏/大紀元)

副教授:神韻用信仰力量 點亮內心明燈

2018年03月17日 | 10:40 AM

【大紀元2018年03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簡惠敏台灣高雄報導)2018年3月16日晚間,神韻國際藝術團在高雄文化中心展開第四場的演出,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副教授謝清秀與母親首次觀賞神韻後,難掩內心感動,她說,神韻撫慰心靈,啟發她創作靈感,「神韻演出就如其名,真的有神韻。」

大幕一拉開,亭台樓閣、雲霧繚繞,天堂景象出現眼前,「一開始就非常震撼!真的彷彿在天庭,就像天上的感覺,好漂亮!就是很難言喻,心中有一種澎湃。」謝清秀臉上難掩震撼心情,似乎仍沉醉在開場的那一幕中。

神韻用信仰力量 點亮內心的明燈

神韻藝術饗宴,以中國古典樂舞藝術形式,演繹華夏五千年歷史大戲,生動、幽默的舞劇,結合高科技動態天幕,呈現出來的效果仿如身歷其境般神奇美妙。

她以《西遊記》的故事為例,「像唐三藏取經的故事,結合科技,會讓人整個溶入在那個情境裏面。」最特別的是「情境跟影像再與舞蹈串連,整個完整度非常棒!」

「怎麼能夠做到這種程度?真的很特別!」她驚訝地說。從整個舞蹈演出,看到中國古典舞底蘊深厚。

謝清秀體悟到,神韻透過藝術演出,帶給我們真正的價值,而這種深層的感受「很溫暖,整個情境會讓你覺得心靈受到撫慰,感受到一種神蹟的力量,護衛著你那盞燈不滅的力量,讓你更相信在背後有神在看顧著你,就像佛光照射下來。」

通過演出,她明白了,原來這盞點亮內心的明燈竟源自於「信仰」,「人在整個生命過程中,會遇到挫折,如心裏有那盞明燈,人對自己的信心就不會消減,如沒有信仰,就很容易會失意,會陷入一種莫名的無助。」

「神韻用一種信仰的方式來撫慰人心,有一種勸人向善的效果。」一場藝術演出,能反映出實際的社會現象,並加以教化,謝清秀讚佩不已。

神韻音樂鎮定人心 與心靈相契合

神韻藝術的舞台設計與服飾色彩美學,頻頻讓觀眾發出驚歎,其出神入化的立體動態天幕,將演員、劇情緊密聯繫,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奇妙感受,尤其是《西遊記》中的故事《除妖烏雞國》,令首次觀賞神韻的謝清秀印象深刻。

「劇情生動,再配合科技、影像(動態天幕)跟舞台上演員融合串連在一起,讓人整個融入情境中,非常棒!」而演員個個才華卓絕,舞蹈動作真是不可思議的美妙,「不但舞蹈演員的身高、身材比例都一樣,甚至神情、整個舞蹈動作,都協調一致。」

「透過音樂節奏及舞蹈動作,就能傳達人生的喜、怒、哀、樂,完全用肢體動作來代表語言。」舞蹈演員精湛的舞蹈技巧,傳神地塑造出人物性格及情感,「人體的動作可以做到如此極致,那身體舞動的動感線條,哇!看了心裏真的很感動!」她倍感推崇。

神韻演出把音樂和美好的藝術、舞蹈和信仰信息結合在一起,在世界上巡演,引發共鳴。

對於中西樂器合璧的現場樂團,謝清秀也喜愛有加,西方管弦樂融合琵琶、二胡等中國樂器獨特的民族韻味,「尤其又搭配舞蹈,整個感覺非常有意境,有一種彷彿置身雲端的感覺,非常舒暢!」「比起西洋音樂,對我來說,神韻音樂更能夠鎮定人心,與心靈相契合,聽起來很舒服。」

除了整場演出充滿藝術性,服裝色彩也令人驚豔。「因劇情有不同的年代呈現,可以從裏頭看到一些年代的元素」。謝清秀觀察入微。

「我一直注意到她們的服裝,衣服的顏色很漂亮,每一場的顏色都很柔和,配合裙擺的紗網,在跳舞的波動上,非常的契合 」她表示,一場舞十幾、二十個舞蹈演員,身高跟身材都一個樣,「甚至整個神情都相同,感覺就像同一個人的錯覺,因為她們不僅是整體而已,連整個動作、服飾飄起來飛揚的波浪都一樣。」她讚美:「服裝設計充滿巧思。」

身為時尚設計系副教授,謝清秀特別注意演員的頭飾,「因為常設計造型,就特別看她的彩妝跟髮飾,其實頭飾都不小,造型也很漂亮,可是演員在翻騰的時候,都不會有鬆脫的感覺,所以我很好奇這是用什麼做的?」

神韻藝術對未來創作或教學有什麼靈感?謝清秀說:「思考空間會更大,會更多元化的去思考音樂跟舞蹈背景的搭配,整體融合的效果非常完美。」她解釋,「創作是需要慢慢醞釀的,但那個感覺印在腦海裏,如何去創作,現在或許還不知道,可是我相信未來會有一些想法在裏面。」

「我會跟學生分享,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有這個機會來看,但是透過老師的宣導,他們也能夠用心去領會,會記得老師傳達的這件事情。」謝清秀表示,「會將心裏的感動跟學生分享,傳達這種善念。」

她開心地說:「期待明年再次觀賞。」

責任編輯:田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