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1日下午,神韻國際藝術團在底特律歌劇院上演的最後一場演出圓滿落幕。(王松林/大紀元)

名中醫胡乃文:觀神韻提升免疫力 身心健康

2022年01月12日 | 02:40 AM

【大紀元2021年12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龍芳綜合報導)全球疫情延燒,民眾也非常關心如何能強化自體免疫力,降低染疫風險。台灣名中醫師胡乃文建議,除了傳統的中醫預防方法外,若有機會看神韻藝術團的演出,是提升免疫力、促進身心健康的快速有效方法。

胡乃文醫師是台北「上海同德堂」國藥號駐診名醫,學貫中西醫學領域,曾以中醫辯證施治法治癒全世界第五個黑色素癌症病患,聞名醫界。

胡醫師表示,許多讀者跟他反映,看了神韻藝術團的演出後,多年的疾病得到很大改善。他認為這是因為神韻演出中散發的強大正向能量,能對身體產生正面積極的作用,所以確實會發生情緒和生理上的正面變化。

神韻藝術團於2006年在美國紐約成立,集合了世界各地頂尖的舞蹈家和音樂家,每年在全球5大洲巡迴演出,覆蓋百萬觀眾。而神韻藝術團的舞蹈、音樂、色彩、服飾、天幕都呈現了天人合一、敬天信神等傳統價值觀,是完美詮釋中華傳統文化的藝術盛宴。

胡乃文中醫師資料圖。(《談古論今話中醫》提供)

胡醫師說,中華的傳統醫學跟傳統文化藝術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神韻藝術團的音樂,能調理五臟,聽到後,身體內的細胞組織也跟著變動,那麼過去難治癒的病,也許就在一剎那當中,不藥而癒。據他所知,神韻晚會在世界許多地區演出,都有這樣的正面反饋。

胡醫師還談到,新型冠狀病毒引爆的瘟疫,用中國古老的醫學理論來看,屬於邪氣。觀賞神韻是提高自己身體「正氣」最快、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已被很多科學論證與許多人的親身經歷所證實,民眾不妨一試。

胡醫師並對神韻改善身心的作用,從傳統中醫理論的角度做解釋。

看神韻可強化免疫力

古人常說「七分精神三分病」,胡醫師說,如何透過精神層面的昇華,來強化自體的免疫力,是一門學問。

他解釋,從醫學的研究顯示,人體自律神經的組成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當人的心態處於恐懼、緊張、煩惱時,交感神經會處於亢奮狀態,這些狀態都會影響人體的免疫機能。

胡乃文強調,一個人不生病的最好方法就是保持心情的愉悅,而神韻藝術的表現就是美的呈現,觀賞神韻時吸收正面能量進入身體內部,使得身體的免疫機能快速調動起來,使人神清氣爽,外來的病菌、病毒就難侵人體,同時加速排出自身不好的物質,人體免疫能力也自然就會增強。

他以中國歷史上許多朝代都曾出現過瘟疫大流行的情況為例來説明,應對瘟疫,除了仰賴醫術的救治之外,也有許多堅守道德、善良的民眾,在向上天祈求、懺悔之後不藥而癒的奇蹟。神韻演出中華神傳文化內涵,民眾觀賞時也就是在透過精神品質的升華,達到強化自身「正氣」,進而讓「外邪」無法入侵的效果。

神韻音樂可調節五臟六腑

胡醫師提到,神韻演出現場伴奏的中西合璧的音樂,對人體也能起到調節和治病的效果。

他說,現代科學發現,聲音是一種「震動」,當音樂振動與人體內的心率、呼吸、血壓、脈搏等生理振動相吻合時,就會產生生理共鳴。

就以聲音來講,聲音和音樂之間有一定的關係。兩個東西碰在一起就會發出聲音,例如:鑼撞在一起發出「咚」一聲,那個就是「聲」;假如聲配合得很好,有一定的高低頻率時就叫做「音」;音和音之間的節律要是能夠互相配合的時候,就有一種節律的變化,這就叫做「音樂」。

聲產生的音又有高低頻,當人的身體某個臟器和聲波發生共振時,身體就會起特殊的變化。例如:寫作音樂或演奏、演唱的人,他用他的感情寫出來、彈奏或演唱出來音樂節律時,人聽到後可能產生情緒變化,以至於我們的肝、心、脾、肺、腎等五臟就開始調節,就有可能治病。

胡醫師說,以前的名醫文摯、華佗、張仲景等人,都利用過這些方法治病。聽德音雅樂,能安神、益五臟。對人體健康是很有幫助的。

神韻現場是強大的能量場

神韻藝術團的成員都是法輪功修煉者。根據研究報導,2003年,有科學家進行了對法輪功修煉能量場的生物醫學實驗,證實法輪大法在煉功中能產生強大的能量場。

2005年4月,用一種叫做「MDI多功能顯微診斷儀」的儀器,對山東濟南的法輪功學員血液進行分析發現,法輪功學員的活細胞分布均勻,細胞非常活躍,細胞間質間無任何沉積物,更令人稱奇的是每個細胞周圈從裡到外均有紫、藍、黃、白的光環,從電腦螢幕上看起來晶瑩剔透,非常美麗。

由此可見,神韻演出中會散發強大的能量場,所以許多中外人士觀賞時,感受到現場能量環繞,那是高能量物質,瘟疫避之唯恐不及。

胡醫師談到,依據中國古書的說法,即不好的聲音或顏色會讓人的身體變得不好。換言之,好的聲音、顏色、美術作品也會影響人體的肝心脾肺腎的運作。一場高質量的藝術表演,會對觀眾的身心健康起到正面的影響作用。

他強調,觀賞神韻可以使自己增強正能量,同時給自己充電,精神也會變好,對身體的健康就有很大幫助。

責任編輯:于嫚、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