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話之七】

樂舞女王女媧氏 勇嚐百草神農氏

文/山海青
神農即炎帝,他不僅為政是帝王之聖賢,開創了農業、飲食文化,中醫和中藥也是他所奠基。圖為神農氏像,出自明仇英《帝王道統萬年圖》(公有領域)
圖為神農氏像,出自明 仇英《帝王道統萬年圖》。(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55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一些史料中記載:伏羲氏之後,女媧氏繼承了王位,共傳了十五代,但都是承襲伏羲稱號,因此有些史書上並沒有這位女媧氏的記載

女媧氏樂舞治世 同化天地之德

女媧氏又稱女希氏、女皇氏,她原本是輔佐伏羲氏的女臣,因與造人補天的女媧神名號相同,所以常被混淆。

女媧氏曾經幫助伏羲執行婚姻媒聘的禮儀制度。她跟伏羲氏一樣,都具有聖人的德行,以高潔的德行治理天下,不設置法律來強制規範百姓,風行草偃,百姓也都具有崇高的品德

女媧氏曾經幫助伏羲執行婚姻媒聘的禮儀制度。(羊妹/大紀元)

   女媧氏命娥陵氏……以一天下之音……,合日月星辰,名曰充樂。既成,天下幽微,無不得理。——《太平御覽‧樂部四》

女媧氏在音樂與舞蹈的創作方面,跨越了一大步。她命令娥陵氏製作了樂器「都良管」,統一天下的聲律;又命令聖氏製作了「斑管」的樂器,並根據宇宙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創作了樂舞「充樂」。

樂舞譜成後,天下萬物都在精深的樂舞中,身心靈得以融匯天地之德,萬事萬物無不從最細微處改變與歸正,同化宇宙大道,一切皆祥和有序

接續女媧氏子孫照護天下的是神農氏。

神農氏祈穀  始興農耕

遠古的少典氏娶了有喬氏的女兒安登。一日,安登在華陽遊玩,一條神龍翱翔而下,安登照見了神龍炯炯的面容,心中一震,感到十分神奇,不久安登就懷孕,生下一個男孩。

這個男孩具有特殊的神力。呱呱落地六個小時後,男孩就能開口講話,五天之後就能走路,七天之後長成牙齒,三歲時玩扮家家酒,就會示範農務種田的工作

男孩長大後,身長八尺七寸,額首寬闊,大口厚唇,儀表堂堂。這就是後來的神農氏。

    于淇山之陽,求其利民宜久食之穀、而蓺之。——《路史‧卷十二》 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耕而種之。 ——《逸周書》

當時人民只能以野外的草木以及動物禽肉為主食,因此神農氏心中常思考如何改善人民的生活,一日,他登上淇山的南面,向天帝祈求讓人民能種植可長久收藏的穀物維生。果然,不多久,從天空落下紛紛穀米,神農氏大喜,吩咐百姓小心撿拾收集。他還發明了農具,並教導人們根據天時氣候,尋找適合的土地播種耕種,從此農業興起。

最早的醫生——神農嚐百草

    民有疾病,未知藥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嘗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  《綱鑑易知錄》

當時,人們經常生病,不知道如何醫治,於是,神農氏行遍山嶺鄉野,親自嚼嚐不同的草葉,分辨其藥性以及是否有毒。曾經一天嚐食了七十種毒草,都依靠他的神力化解了體內的毒素。

神農嚐百草。(肖平/大紀元)

神農氏並將這些經驗,寫成了一本書,提供百姓參考,成為了最早的醫學。同時,他更親自調查各地水源的甘苦屬性,供百姓選擇取用。從此百姓更加安居樂業,不再擔心遭受疫疾之苦。

    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穀。——《搜神記》

後世傳說,神農氏有一條紅色的鞭子,只要用這條鞭子揮掃過各種植物,就能夠知道這些植物屬於平、毒、寒、溫等何種屬性,以及不同屬性植物的味道,作為播種各種穀物的依據。因此,大家都尊稱他為「神農」。

神農還製作了七弦琴,以安定人們的心神,去除邪僻的思想,使上下同和,與神明同德,「返其天心」。

在神農氏的德化中,民風樸質穩重,人們都不會有所爭執,而農業的興起使得食物與財富都更加充足,於是,神農氏設立集市,讓大家能夠到集市上交換不同的物資,各取所需,人們都過著安樂的生活。

神農氏退位修德

在神農氏時期,諸侯夙沙氏曾起兵反叛。神農並沒有出兵討伐,他深自反省,認為是自己德性不夠,不能讓天下歸順,於是便主動退位,更努力修習自己的德行。然而,夙沙氏的百姓聽說後,便紛紛倒戈,起兵攻打夙沙氏,並歸順了神農

    神農不貪天下,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自貴於人,天下共尊之。——《太平御覽‧炎帝神農氏》

正是因為神農氏不貪圖天下名位,所以天下的人才能衷心擁護他的帝位;正因為他不因為自己的聰明才智勝過別人而自傲,所以天下人才會都這麼尊重他

神農氏修道

關於神農氏的記載中,有不少關於他修道的故事。

傳說他曾經與同學妸荷甘一起跟著老龍吉修道。一天白日,神農氏偷懶關起門在屋內靠著桌子小睡,妸荷甘突然推門而入,大聲地說:「老龍師父死了!」神農氏一聽抱著身邊的手杖站了起來,一下他又啪一聲放下手杖笑了,他說:「是師父知道我天資魯鈍,修道態度鬆散,所以才棄我而去啊!這是在警惕我啊!」接著,他悟到:即使師父死了,也沒什麼好驚心的,生命本來就是在生死間輪迴。更何況師父不會是真死了!

那時,神仙赤松子擔任神農氏的雨師,掌管祈雨事宜。他教神農氏服食冰玉散,能夠進入火中也不會燒著身體。他們常到西王母的石室中,還能隨著風雨上天下地。

據傳,神農氏的子孫共傳了十七世。

成語「精衛填海」的由來

在《山海經》中還記載著關於神農小女兒的故事。

明《三才圖會》13鳥獸-精衛。(公有領域)

神農氏最小的女兒名叫「女娃」。女娃喜愛四處遊玩,一天來到東海的海邊嬉戲,一不留神失足落入滾滾浪濤中,自此就沒再回家了。

不久,海邊的山上,出現了一隻頭上有著漂亮花紋,白嘴紅足的小鳥,她不停發出「精衛、精衛」的叫聲。人們認為她就是女娃的化身,稱她為「精衛」鳥。

傳說,精衛擔心人們會像她以前一樣,因玩耍而不小心落海,因此經常口銜樹枝和石塊,自半空中丟下填塞東海,希望能將大海填平,讓人免於此難。因此「精衛填海」成為比喻意志堅定,不懼艱苦的常用成語。

參考資料:

1.《太平御覽》
2.《路史》
3.《淮南子‧覽冥訓》
4.《世本‧帝系篇》
5.《綱鑑易知錄》
6.《易經‧繫辭》
7.《逸周書》
8.《呂氏春秋‧慎勢》
9.《山海經‧北山經》
10.《搜神記》@*#

點閱【上古神話】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傳》中有同樣的記載,說秋天時,龍在絳地的郊外出現。史載中第一位「豢龍氏」是董父,是黃帝的後裔。在《九州要紀》中有提到:「董父喜歡龍,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龍,於是他成了豢龍氏祖先。」那麼豢龍氏職掌什麼工作呢?董父豢龍成功後,據傳他與龍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館,珍藏著一座神異的木質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從中間裂開,裡邊顯現的是觀音菩薩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兩人說話間來到了一處巍峨雄偉的宮殿前,祖師說:「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會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會匯聚此地,你與我屏息遠離瞻仰,我會把他們在歷史上的名號告訴你,雖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歸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訴你,好讓你知道容易對照。」
  • 煉丹 中國畫
    劉商感嘆光陰實在太急促短暫,在世勞累辛苦,求得虛浮的榮耀和世間的官位,又有什麼好處呢?劉商心想,古代的賢人都棄官去尋求道術,大多都能超脫塵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兒女都已經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訴自己實在不應再被世俗所累了。
  • 明萬曆年間,江南有書生翩翩少年,品高學博,其妻以端莊秀麗聞名於家鄉,見者無不驚為「天人」。有位女尼曾說其妻為天上仙女下凡,成婚八年後,當返回天上。八年後果然離世,書生思念不已,就立志尋仙訪道。
  • 杜子春,隋文帝年間人,從小落魄,家境貧寒,然心氣高傲,欲利益天下貧寒之士,愛好嗜酒遊玩,未幾家財散盡,投親友故知每每被拒。剛入冬,衣寒腹空,在長安城遊街竄巷,彷徨不知自己何去何從,面帶饑寒之色,長吁短歎於東市西門,有一老者問他:「君子何故歎息?」 杜子春表白心志,歎世態炎涼,老者明其志,贈錢三百萬,不告姓名而去。
  • 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講述一位漁夫誤闖桃花源,眼見世外樂土,人們悠然自得。而在《逸史》裡也有這麼一段故事:兩名懷抱遁世隱居願望之士也誤入了世外之地……
  • 唐寅 高士圖
    李司倉回家後,買了牛隻,依約定來到山下的葛藤前,但卻怎麼也找不著之前上山的路徑了。李司倉知道這是因為自己塵緣未斷,於是就返回長安去了。
  • 東方朔擁有許多異能,言行滑稽,在世間留下許多神跡傳說。李白《玉壺吟》詩中說「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漢宮臣子把東方朔視為「狂」者。東方朔則自稱隱士避世於朝廷,「所謂避世於朝廷間者」。
  • 明 沈周《廬山高》
    於英感到很奇怪,知道遇見神人了,就恭敬謝恩並請教老翁的姓名,老翁笑說:吾乃三國時徐庶是也。於英聽後,驚駭無比,正要跪下拜謝,老翁就消失不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