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天下】「清零後遺症」凸顯 復甦之路坎坷

人氣 2381

【大紀元2022年12月17日訊】隨著中共突然結束清零防疫,就像醫療專家們所預料的那樣,因為缺乏充分的、有計劃的準備,中國各地的感染人數正在飆升,醫療資源也遭遇極大挑戰,而與此同時,中國多個醫科院校也爆發了學生抗議,這是怎麼回事呢?中共從之前的嚴苛清零,到現在的政策逆轉,又是否是有意為之,故意製造混亂呢?另外,在防疫政策放鬆之後,又是否會刺激消費和實現經濟增長呢?中國重新開放後的經濟復甦之路,為什麼說,必定是艱難崎嶇的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些內容。

中共無計劃解封 導致醫療系統不堪負荷

在經過了3年的「嚴防死守」之後,中共的抗疫防線,現在被奧密克戎猛烈擊穿,而之前被保護得最為嚴密的首都北京,現在卻成了這一輪疫情的重災區。

比如,有北京居民就說,在過去一週裡,身邊已經有超過一半的朋友感染了。

也有一位北京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14日的時候在推特上發帖說,公司北京辦公室裡,有90%的人都感染了COVID病毒,許多員工在家護理孩子或是父母……並說,中共的倉促解封,就像失控的貨運列車一樣來了!

與此同時,就醫人潮已經讓北京一些醫院不堪負荷,而且,醫護人員也出現了大量感染。北京中疾控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對媒體透露,北京市已經推出了緊急應對措施,醫護人員中的無症狀感染、輕症患者都在堅持上崗。同時,北京有的醫院,已經號召65歲以下的離退休醫護人員重新上崗。

一位北京三甲醫院的醫生告訴《中國慈善家》雜誌,自己所在的科室,已經有70%的工作人員感染。自己也在兩天前中招,雖然渾身酸痛,但還是不得不堅持在工作崗位上。

而在這種混亂之中,中國各大醫科院校內也在爆發抗議,原因是,為了填補醫護人員的空缺,有越來越多的醫科大學的學生也被要求上崗。

化名為「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的推特用戶透露說,在12月11日的晚間,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的大約300名學生,因為高強度工作而且無法請假,以及同工不同酬等原因,在校園裡發起了遊行示威,現場高呼「同工同酬,拒絕雙標」的口號。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說,南昌大學江西醫學院、江蘇徐州醫科大學、昆明醫科大學等學校裡,也出現了同樣的口號。

而且,成都華西醫學院的一名23歲醫學生的猝死,也令人震驚。據說,這名學生是陽性患者,在完成臨床工作後突然暈倒。院方說,這位學生是在14日晚上因為心源性猝死去世。《華爾街日報》在報導中提到,學生團體轉發的聊天和醫療記錄顯示,這位猝死學生,當時告訴過一位導師他發燒了,但是仍然被要求參加手術。

還有微博上,一位應該是有醫療背景的網民,轉發了他收到的一條通知,他說,看了後心情複雜,因為通知上是這麼寫的:「請各單位醫療人員以國家利益、人民健康為重,錯峰感染、有序陽性。」

對於這一波的疫情爆發,上海復旦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的主任張文宏也發文提到,這次疫情的感染高峰,可能會在一個月內到來,要整體度過這次疫情,可能需要3到6個月的時間。這也意味著,未來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內,中國的醫療資源將持續受到挑戰。

針對中共突然解封後的亂象,有網民評論說:「在掏空財政和醫保後,我黨始亂終棄,負氣撒手不管了。怎麼看這都不像一個執政黨,倒像個下山劫一把就跑的土匪。」

更有網民質疑說,中共3年很有步驟地清零,但是現在,「卻突然沒有任何計劃地放鬆了之前宣傳成惡魔的病毒,任由被嚇了3年的人亂成一團……這一定不是無意的,而是變相的報復,用來掩蓋之前的錯誤甚至罪惡。」

當然,也有人說,中國現在的疫情失控,正是因為取消了清零防疫才導致的,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突發衛生事件規劃主任邁克·瑞安(Mike Ryan)駁斥了這種說法。他在12月14日表示,早在中共政府決定放棄嚴格的清零政策之前,病毒就已經密集傳播,在中國爆炸式增長了。他相信,中共的政策逆轉,是因為當局認為,從戰略上,清零已經不再是最好的選擇。

預防性儲蓄增加 居民消費意願下降

大家知道,中共清零政策的突然逆轉,「白紙運動」應該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除此之外,中共也清楚看到,持續清零重創了中國經濟。

中共統計局12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5.9%,是連續第二個月同比下降,而且降幅還在擴大。其中,商品零售同比下降5.6%,餐飲收入同比下降8.4%。累計來看,1~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也轉為下降0.1%。先前1~10月時,該指標同比增長0.6%。

11月的消費水平大幅下降,可能和疫情升溫、防控嚴厲有關。但是現在,中共已經迅速結束了清零政策,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報復性消費」即將到來呢?現在看起來並非如此。

目前的情況是,儘管中國取消了防疫限制措施,商業活動卻進一步在萎縮。在北京,由於染疫人數急劇上升,擔心風險的民眾們閉門不出,很多購物中心裡基本空無一人。同時,由於有越來越多的司機感染病毒,再加上染疫的配送員也被禁止上路,北京的食品和雜貨配送服務也陷入停滯。而且,上海、廣州等其它一些大城市,也開始出現類似情況。

經濟學家的觀點是,中國提早放鬆疫情管控,預料將刺激消費支出並帶動經濟增長,但中國必須熬過預期的感染浪潮以及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包括消費者不願冒險進入公共場所、企業延遲投資等。所以,在動態清零完全成為過去之前,經濟不會迅速恢復和改善。

而且,由於中國經濟疲軟、失業率上升,消費者信心受到重挫,居民消費意願處於低位。央行發布的第三季城鎮儲戶調查報告顯示,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占到22.8%,比前一季降低了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居民的儲蓄率卻一路攀升,尤其是定期存款大幅增加。中共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和去年末相比,今年前三季的住戶短期存款,增加了1.83萬億(人民幣),定期和其它存款驟增了11.38萬億,比率超過86%。

經濟學家認為,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面對未來種種不確定因素,居民的預防性儲蓄增加。而最新發布的《2023麥肯錫中國消費者報告》也顯示,有58%的受訪城鎮家庭,希望「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這個比例,創下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當然,中國居民不願意消費,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手裡面確實沒有餘錢。

在其它國家,防疫措施放鬆後,經濟能夠迅速復甦,是因為各國政府在疫情爆發的頭兩年,通過發放補助金、或者給失業者提供救濟金來支持消費,幫助許多家庭積累了存款。所以,病毒的威脅一旦降低,民眾就開始外出就餐、購買飛機票、預定酒店房間。

但是,北京當局卻沒有向家庭發放補助金,反而是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補貼上投入巨額資金,所以,這也導致中國家庭能用於消費的可流動現金有限。

可以看到,在北京當局發出了防疫放寬的「新10條」之後,中國多個省市通過發放消費券來提振市場,但效果並不好。例如:廣州及深圳龍華區,各自發放總值人民幣3,000萬元的消費券。但許多網民不領情,表示疫情期間,大部分時間都在封控,今年疫情最嚴重,而且還失業,「缺的不是券而是錢」。也有人表示,在放開防疫限制後,疫情才要達到高峰,「還是留點錢買藥上醫院」。

而且,就算是居民現在想消費,一些熟悉的經營場所也已經大量消失。據中國餐飲媒體紅餐網的報導,今年截至11月底,中國餐飲相關企業已經註銷吊銷了將近50萬家,僅上半年統計到的數據,就已經超過了2020年全年。報導還提到,冬季是餐飲的傳統淡季,預計年底時還將爆發新一輪關店潮。

三年清零之後 中國經濟面臨艱難復甦

中國經濟,不僅因3年清零遭受重創,還受到了房地產市場低迷,以及全球經濟放緩對中國出口商品需求減弱的衝擊。

官方數據顯示,在房地產方面,中國11月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商品房銷售額和銷售面積、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以及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都在進一步惡化。在外貿方面,中國11月的出口和進口分別下降了8.7%和10.6%。

此外,中共的清零政策,以及政策實施的不一致,也導致外資企業的商業信心大幅受挫。富士康和蘋果供應鏈正在加速撤離中國,就是一個例子。而美國聯合盟友國對中共實施的晶片禁令,也導致外國晶片企業正在撤出中國。

因此,在嚴苛的清零政策實施了近3年之後,中國重新開放後的經濟復甦之路,必定是一條充滿挑戰、崎嶇不平的道路。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撰文:李松筠
編輯:蔚然、宇文銘
剪輯:曲歌
監製:李松筠
關注「財商天下」:https://bit.ly/GJEconUND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財商天下】經濟被「清零」 中共發行特別國債
【財商天下】內搶物資外搶訂單 中共還有更大麻煩
【財商天下】人民幣結算石油又落空 沙特拿中共當籌碼?
【財商天下】芯片戰升級 中共向WTO狀吿美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