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发扬传统道德 国宝级陶艺家坚持走自己的路

国宝级陶艺家蔡荣祐。(彭秋燕/大纪元)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23年10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彭秋燕台湾南投报导)在秋高气爽的九月天,由百年历史建筑改建的台中市中央书局洋溢着浓浓的艺文气息!为传承本土文化,中央书局策划“故土容颜”陶作职人展,邀请国家工艺成就奖得主、台中雾峰在地国宝级陶艺家蔡荣祐与家族成员联手,展出圆满、憨厚、包容等13项系列作品。

一走进展厅,瞥见展柜上的陶艺散发着内敛温润的质感与刚柔交融的釉彩光华,格外引人注目。蔡荣祐投入陶艺创作至今超过47年,获奖无数,是唯一同时获颁文化部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国家工艺成就奖”及新北市陶艺奖“陶艺成就奖”的陶艺家。

陶艺半成品。
陶艺半成品。(彭秋燕/大纪元)
各种造型的陶器与收藏。
各种造型的陶器与收藏。(彭秋燕/大纪元)
中央书局策划“故土容颜”陶作职人展,邀请国家工艺成就奖得主、台中雾峰在地国宝级陶艺家蔡荣祐与家族成员联手,展出圆满、憨厚、包容等13项系列作品。
中央书局策划“故土容颜”陶作职人展,邀请国家工艺成就奖得主、台中雾峰在地国宝级陶艺家蔡荣祐与家族成员联手,展出圆满、憨厚、包容等13项系列作品。(彭秋燕/大纪元)

与陶艺结下不解之缘

时间回到1944年,蔡荣祐出生在台中雾峰本堂村的一个佃农家庭,从小对绘画怀抱着浓厚兴趣,长大后原本从事印刷厂工作,后来因病失业便决心走向美术。或许是天分使然,1966年他跟随侯寿峰学习胶彩画技巧,2年后随即获得“台阳美展”的“峰山奖”。但是因为父亲的催促,蔡荣祐被迫放弃梦想的追逐。

然而一切冥冥之中似有定数。1975年,待业家中的蔡荣祐,为了协助侄儿布置结婚新房,因此认识了制作陶器提供拍卖的杨连科,于是向他请益简易的陶器制作。及至1976年,他更北上拜师学艺,投靠在邱焕堂与林葆家两位教授的门下学习,自此与陶艺结下不解之缘。

在人生的转折点上毅然投入陶艺领域,蔡荣祐在学陶第二年起,连续4年作品入选意大利国际现代陶艺展,并首开台湾陶艺家在专业画廊举办个展的先例,奠定了今日他在台湾陶艺界的地位。此外,他还与台湾茶界大老联手设计茶具,最后这套茶具因为兼顾精致工艺与方便实用,受到不少爱好品茗者的使用,也被故宫典藏。

作品借物写情蕴含人生道理

“艺术是生活态度的一种展现。”有虔诚信仰的蔡荣祐在一次茶叙中突来灵感,以日常生活体悟为主题创作。他举例说,“圆满

”就是碰到任何事情不能要求别人全部听任于你,而是要圆融一点,退一步海阔天空。还有做人要“憨厚”一点,不能太奸滑。一些再平凡不过的人生道理,透过他借物写情的诠释,使人得到一种更具体、更亲切的警示作用。

而陶器制作是泥土和清水的凝合,加以釉料与烈火的升华。在制陶的过程,蔡荣祐加入了新竹北埔乡的原矿土,目的在烧出的一点一点铁灰色使作品呈现岁月斑驳的美感。还有为了让坯体的水分烧掉,坯体在自然环境干燥后要经过800度的素烧。而釉料的使用也是重要的一环,最后上过釉料的坯体必须经过1,250的高温炼烧。

对故乡泥土的眷恋与釉药的钻研是蔡荣祐多年创作的坚持,至今他已研究出千万种的釉料组合。他自豪地说,“

变化太多太多太多,我们用釉的变化非常丰富。”所以端视他的作品,有的釉色搭配显得华美夺目,有的藉由不同釉彩形成江河泛滥的气势。他都能将那独特的无光釉发挥得淋漓尽致。

蔡荣祐透露说,颜色的决定在于烧窑的过程,各种釉喷出来的效果需要调配。他将釉料归类为三大类,一个是基本款,一个是耐高温的,再一个是降低温的。配方试后,如果没熟就把耐火的拿掉一些、助熔的加进一点;如果太稀薄则加多一点材料,以此原则慢慢调配。

创作坚持走自己的路

蔡荣祐表示,传统与现代的差别只在时间轴的远近,艺术家会因为文化的涵养而丰富自己的作品,但他不仿古、不重复别人的创作。“创作是你先想好,然后用你熟练的技巧、熟悉的材料去把它完成,这才是创作。”他的创作不是靠感觉、靠巧合,而是靠经验的累积,所以从理想到实践往往是一趟漫长的过程。

“六年磨一剑 ”,蔡荣祐整整花了6年的时间完成“包容 ”作品。他表示,在一次参观学生窑场的机会看到烧窑用的耐火材料上面覆盖一层熔点较低的宜兴土,“软硬结合 ”给他带来新的灵感,因此他以白云土创作,过程中曾因泥土的膨胀系数差距大而失败,但是他仍坚持不懈最终克服困难。

“一件作品要先有一个构想再配合熟练的技巧去完成,所以功夫也很重要。”蔡荣祐以过来人的口吻说道。例如他的另一系列“憨厚

”作品,考量到“陶瓷怎么做都是薄薄的,难道不能把它做得厚一点吗?”朴实的造型灵感来自其收藏的民俗文物—石臼,蔡荣祐逐渐开发双层套胚技术,包含四个胚和两个胚,然后在干硬适当的时候组合起来。

各种造型的陶器与收藏,由圆而方,由长而扁,在他的“广达艺苑”工作室,随处可见琳琅满目,蔡荣祐对于美学有其独到的眼光。喜欢赏玩石头的他,曾经在埃及金字塔捡到一颗石头把它带回家
。“被我踢到,它在那里等我不知等几万年了。 ”玩石人充分珍惜与石相遇的缘分。而珍贵的是,他还收藏几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

艺术家用双手赋予泥土新的生命,期盼引起共鸣与回荡。艺术传给人的目的是使人在追求纯善纯美的过程中得到生命的升华,如果一个拥有高尚道德的人,凭借对神的虔诚信仰,使其作品传递着善良、正义、美好和希望,对本人和观赏者都是有益的。

责任编辑:筱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