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畫裡話外】漫談羅馬文化

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為不同的理念而爭執,於是亞里士多德決定培養一個徒弟來實踐這個理論,可是這個徒弟卻開創了羅馬帝國。
圖為羅馬競技場。(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94
【字號】    
   標籤: tags: , , ,

羅馬帝國承襲自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的江山。很多人被羅馬帝國的輝煌和博大的文化遺產所震撼。無論是以「拱形」為基型的建築、豐滿而富張力的雕塑、以建築藝術來建立社會秩序的手法,還是它的文字、法律,都給後世帶來深遠的影響。

讓我們隨大雄一覽舊金山仿羅馬建築群——舊金山凡阿特藝術博物館,聽聽大雄告訴我們怎麼鑑別羅馬藝術,領略「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氣宇軒昂。

點擊觀看影片:【大雄畫裡話外】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為不同的理念而爭執,於是亞里士多德決定培養一個徒弟來實踐這個理論,可是這個徒弟卻開創了羅馬帝國。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大雄畫裡話外
乾淨世界頻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V3eFop92XAC1rP1fg0c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DaXiongArt

責任編輯:芬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相思樹林後面的那一片雜亂而茂密的菅芒草開花了。它們同一時間抽花吐穗,競相爭豔,略帶些嫩紫的白花在微風中輕柔地搖晃,撩弄一地的詩情。
  • 杜甫詩:「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他所吟詠的大地是何等的恢宏壯闊啊。李白也寫過這樣的詩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同樣也是氣象萬千,千古傳誦不絕的名句——雄闊荒古又原始大塊的壯美。
  • 從了解大衛像閱讀著佛羅倫斯的歷史,進而了解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這是意想不到的收穫。人體素描課的第一天,同學便興奮的問我:「妳去看了大衛了嗎?」是的,來到這座城市似乎沒有理由不去看大衛,即使不去看,他也會出其不意的出現。
  • 這幅畫的細碎墨點純是以毛巾沾墨慢慢拍打而成;樹木則用樹枝樹葉拍印而成。我常想,台灣青翠的山巒和一般傳統水墨畫裡荒寂的山脈是有那麼大的不同。但要怎麼畫才能表現出我們所習見的那種青翠、綠意盎然、鋪滿植被的大小山巒及溪壑澗谷呢?——墨點法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 16世紀以威尼斯畫家喬爾喬內和提香為代表的繪畫形式,吸收了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畫家的精華,但在色彩上大膽創新,使畫作更為生動明快,同時人物背景的風景比例更大。喬爾喬尼的[ascii]著[/ascii]名作品有《沉睡的維納斯》、《暴風雨》等;提香的[ascii]著[/ascii]名作品有大型壁畫《聖母升天》《歐羅巴被劫》《達娜厄》等。威尼斯畫派對其後的巴洛克藝術時期畫家有很大的影響。
  • 恰爾托雷斯基博物館鎮館之寶是達‧芬奇的油畫《抱銀貂的女子》(Lady with an Ermine),以細膩零筆觸營造光潔肌膚,從頭頂下來的光源塑造了典雅高貴的氣質,銀貂的背後還有個隱喻,頗吸引人。
  • 古希臘人信仰神,他們的藝術都在表現神、讚美神,他們的雕塑不但技法精湛高超,形體準確,同時形象高雅,神態謙和。大雄認為古希臘之後,人們很難再找到這種謙卑、至真至美的雕塑。
  • 我常邊畫畫邊聽西洋古典音樂,聽久了,頗有一些感概:如莫札特、孟德爾頌、貝多芬、韓德爾這些音樂巨匠,五歲能作曲,六歲就發表什麼「梅呂哀舞曲」,九歲完成第一首交響樂曲等等,真是令人拜服。說他們是音樂界的「神童」絕不為過。
  • 大篆在我們當今社會中,已經不再是一種實用的字體,但是它的藝術價值和存在意義依然經久不衰,它的精神內涵、神性特點和傳統藝術價值,通過許多歸屬大篆的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等留傳下來的古人佳作,發揮其影響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