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改朝換代關帝君顯靈 天命不可違人算不如天算

作者:懷忍忍
關羽,關羽擒將圖,商喜
義薄雲天的關公。明代 商喜《關羽擒將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8461
【字號】    
   標籤: tags: , ,

三國時代的關羽,一生義薄雲天,忠義著世,從東漢以降,受到歷朝歷代的封號,人間處處關帝廟,香火鼎盛。自古也有許多關公顯靈的神跡流傳下來。

關公顯靈示天命

崇禎年間,有個姓邢的卜算人,在一關帝廟前邊開店,持續十多年。明末亂世,內奸外患加上遍地飢民流竄成盜匪,社會劇變。甲申年三月初旬,卜人在廟門上寫了一聯:

漢封侯,晉封王,有明封帝,聖天子可謂厚矣;
內有奸,外有敵,中原有賊,大將軍何以待之?

此話原來是左光斗(忠毅公)上奏皇上彈劾魏忠賢的話。上聯講的是關羽在歷代受到皇帝多次加封,由「侯」加封至「聖」的封號。明朝崇祀關羽,明太祖朱元璋明令拜關公;明神宗萬曆十年封關公為「協天護國忠義帝」,萬曆四十二年加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楹聯中稱關公為「聖天子」就是由此而來。

下聯反映當時的時局,絲絲入扣,並請問護國忠義帝關公大明朝的未來。那天晚上,卜人在夢中到了關帝廟前殿,看見關帝君坐在帳中,告訴他:明朝國運已盡,天命另有所歸,不多久大聖人就會到來。

卜人醒來後,告訴他人說:「我在這關帝廟邊開店十餘年,轉眼滄海將變桑田,我不忍看見大明朝遭逢這樣的劇變啊!」次日,卜人自縊於庭樹上。

到了清朝時,關帝廟旁有土地公祠,人們說祭祀的白鬚神就是那位卜人。

敬仰關帝君  治河得神力之助

《辛廬隨筆》記載:

明朝的湖州官員潘季馴(1521─1595年,字時良)是浙江烏程槐溪(今湖州吳興)人,一生最是敬仰關帝君。潘季馴是位著名的水利專家,從嘉靖四十四年到萬曆二十年,四次主持治理黃河,有出色的成績。紀昀說:「季馴在嘉靖、萬曆間,凡四奉治河之命,在事二十七年,著有成績。」

潘公督導南河(古代稱黃河自今潼關以下由西向東流的一段為南河)時,有二蛟為患。潘公夢見關帝君,助他神力,把二隻蛟龍給斬了。二蛟的頭被斬下,一個放在高家堰關帝廟中,一個藏在公家,每年在湖州毗山麓祭祀關帝君時,定會陳列出來祭祀。

當年毗山關帝廟落成之日,當地人想要撰寫楹聯但是作不成。忽然,一個素不識字的農夫入了座提起筆來大書「漢壽亭侯廟」五字匾,接著又寫成一道楹聯,云:「悠悠乾坤共老;昭昭日月爭光」。農夫寫成後,沒有署款,就離座而去。有人追上去問他怎麼得到的靈感,怎麼寫出來的。農夫卻答說自己「不知所為」也。

據說農夫留下的書跡絕似唐朝楷書大家虞世南的書體。清朝時,那五字匾和楹聯猶存廟中。當是往昔哪位敬仰關帝君忠義的書法大家藉著農夫的身手,留下了衷心的讚頌!衷心敬仰神靈的人,也會得到神靈的關照!

人算不如天算

相傳天啟年間塑造關帝像二尊,一大、一小。當時有個卜算人很神驗。熹宗心想試驗他,就指著二尊關帝像,讓他卜算。

卜人回答說,小尊關帝像福壽綿遠,香火百倍於大者。熹宗於是將小尊關帝像棄置於正陽門左側的一個小廟中,而把大關帝像供在宮中,要讓卜人算不準。

誰知道不多久,闖王軍隊入宮,大關帝像毀於亂中,小關帝像真的香火日益鼎盛。

人算不如天算,人能見的時空極為有限,人為的蓄意安排扭不過天,反倒是啟動了命運的按鈕呢。而人世中精準的卜算者是能看到一些天命的安排結果,但不知道真正的原因為何。在高層次的高級生命看到凡界看不到的真相,層次越高知道得越周全、越全面。真正的天命、命運掌握在高層生命之手,在這個故事中的展現也很明白了。

資料來源:《楹聯叢話全編》@*#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 明朝時期,浙江嘉興府李定在人們眼中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卻不順利,十幾年屢考不中,就在他已經慢慢放下了對功名的執著時,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轉!他是怎麼積的陰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震區有個小山村,愛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窯內排戲,場面分外熱鬧,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非纏著爺爺領他去看戲,爺爺背著孫子剛擠入窯內,還沒看清演的是啥戲,孫子卻又說害怕,鬧著要回家。爺爺拗不過孫子,帶著孫子轉身剛出了窯洞,地面就突然抖動,崖窯瞬間垮塌,演戲看戲的幾十人無一生還。
  • 怎麼才叫做「好學」呢?本章講了三條。 首先,「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況下,食不飽、居不安,你將如何?對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來說,因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顧不得吃飽、顧不得安居了。如果一個人將吃飽、安居當作頭等大事,還能有鴻鵠之志嗎?
  • 在《列子‧湯問》中有一則奇技的記載,說在西域之國有一個巧工匠偃師造出了一個「俳優」送給周穆王。這個「假人俳優」能動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麼看就是個「真人」!後來它的一個動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處置它不可。這個「假人俳優」有什麼奇特之處?
  • 張居正解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天下之事,必須謹之於初,而後可善其後。如與人以言語相約,本是要踐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於義理之宜,將來行不將去,則必至爽約失信矣!故起初與人相約之時,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與義相近,則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見之於行,而自不至於失信矣。所以說言可復也。
  • 在一年中只有兩個日子得天地之和氣,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從春分開始,陽氣蒸蒸日暖,正是化育萬物、給予新生的最好時機。所以春分養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