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機密文件流出:德國經濟面臨重大挑戰

人氣 806

【大紀元2023年03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余平德國報導)在一份歐盟外泄的祕密文件中,專家分析,德國經濟幾乎接近崩潰的邊緣,今年將成為歐盟國中發展最差的一個國家。德國是受能源危機衝擊最大的國家,四分之一的企業因此考慮遷往國外。

這份歐盟文件是德國發行量最大的《圖片報》披露出來的,據稱,這份文件出自歐盟委員會,在歐洲議會的議員中流傳。

能源危機重創德國 四分之一企業計劃遷往國外

文件分析,能源危機使德國經濟處於前所未有的變化階段,而且德國的情況比全球競爭對手美國和中國要嚴重得多。

根據歐洲工業圓桌會議的調查,由於能源價格的壓力,超過三分之一(34%)的公司決策者計劃暫時中止或減少對現有公司的投資。15%的人打算永久中止和減少投資。近半數受訪者已經在降低其業務強度。

文件稱,價格對企業影響很大。「將近四分之一的公司正在考慮(或已經在這樣做)將股份、生產或工作崗位轉移到國外。」這也意味著成千上萬的工業工作崗位可能會從德國消失。

德國的汽車工業和化學工業是整個歐盟內部受影響最大的兩個行業。化工集團巴斯夫、汽車製造商寶馬、大眾等市場領軍企業不斷警告將遷移工廠,向中國或者美國搬遷和投資。

去年秋天,巴斯夫首席執行官布魯德穆勒(Martin Brudermüller)在接受《德國商報》採訪時警告說,巴斯夫在歐洲的競爭力正在喪失。他分析,歐洲的能源成本可能很快就會達到美國的三倍,連中東的條件也明顯比德國更有利。

德國工商會協會(DIHK)也證實了這份機密文件的驚人評估。該協會調查了2.7萬家公司,得到的答覆是每四家公司中就有一家在考慮將其生產或服務轉移到國外。受訪者給出的原因是高能源價格和缺乏供應保障。

此外,德國的能源密集型行業,如建築、金屬、鋼鐵、造紙和電子行業的問題也十分突出,不萊梅和漢堡的鋼廠已經減產,造紙、金屬等工廠也屢次停工或安排更多調休。

綠色轉型投資造成毀滅性影響

歐盟對德國擺脫俄羅斯能源、開發新能源的努力並不看好。文件指出,儘管德國政府誓言到2030年將電力系統中的80%能源改為可再生能源,但價格高漲對德國的綠色轉型投資已經造成了毀滅性影響。

由於歐盟決定停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出口,歐盟本身就需要承擔比美國和中國等經濟體更大的發展風險。更嚴峻的是,德國面臨能源缺口的威脅。

根據全球著名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公司的報告,到2025年,德國將出現4吉瓦(Gigawatt,一百萬千瓦)的缺口,到2030年甚至將達到30吉瓦的電力短缺。目前德國仍在運行的核電站的總輸出功率至少為4.2吉瓦,然而紅綠燈政府依然堅持關閉核電站,並計劃從4月起,不再延長。

這讓德國的工業發展變得更加艱難。

另一方面,歐盟計劃從2035年開始禁售燃油車,這將對德國傳統汽車工業造成致命打擊。因此德國在這個問題上投了反對票。德國要求歐盟同意使用合成汽油,即以二氧化碳和可再生電力提取的氫氣所製成的燃料。這樣能保證德國傳統汽車工業的存活,一方面保留數十年在傳統內燃機上的專業知識和領先地位,另一方面也能保留數十萬個工作崗位。

歐盟最大經濟體將淪為最差生

歐盟委員會認為,本年度德國在經濟增長方面可能會落後於歐洲。在其秋季預測中,委員會假設德國經濟將在未來一年萎縮0.6%。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德國將是所有27個歐盟國家中最差的。

位於基爾(Kiel)的世界經濟研究所(IfW)日前也發布報告,稱德國經濟面臨艱難的十年。該研究所預計,到2027年,德國經濟增長將降至每年僅0.4%,相當於此前長期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社會老齡化和相關的勞動力短缺以及結構性能源價格上漲的負擔。

該研究所經濟事務負責人兼副總裁柯茨(Stefan Kooths)對政府的脫碳計劃提出批評,認為不切實際。因為這要求工業應儘快從使用煤炭、天然氣或石油等化石燃料轉向無碳和可再生能源,這將對經濟發展產生相當大的抑制作用。

責任編輯:王亦笑#

相關新聞
中共在德國的警務站仍運作 議員:絕不容忍
26年來第一次 德國部長級官員訪問台灣
經合組織:德國對國際專業人才吸引力下滑
德國部長級官員將訪台 被稱為台德關係里程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