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追求完美 減輕自己的挫敗感

作者: 梁禎殷 譯者: 蕭瑋婷

人氣 246

父母來了,可能是擔心女兒一個人吃著不好吃的早餐吧。我的父母喜歡幫自己所做之事命名,就好像這一切都是有趣的情況。「育兒幫手上門服務了!」這樣的登場,讓過分感謝和抱歉的我冷靜了下來。

每次和娘家媽媽見面時,她都會帶東西給我,並說:「正好看到就買了,這是我在閒暇之餘做的⋯⋯」,爸爸來找我時如果看到有東西壞了,就會馬上幫我修理。擔心冷氣運轉聲會影響孩子睡覺,就裝上了隔音設備;如果看到蚊子能進來的洞,就會設置蚊帳。

媽媽會說:「您是從哪裡來的到府服務啊?」爸爸則回答:「這是官德亭服務∼」,兩位之間的玩笑話,頓時讓我暫時忘記了辛苦,真的很謝謝。

而那段時間,成為了兩位離開後我最無法忍受的思念,及最想依靠的記憶。明亮的能量背後,籠罩著濃厚的空虛和思念,但這並不表示就得獨自一人的意思,這就只是我那時候的故事。依靠、倒下、渴求,再次依靠、倒下、渴求,在反反覆覆之中忍耐著。

後來聽說,爸爸在我和孩子走後看著空蕩蕩的房間,默默地流下了眼淚。這是我第一次聽說爸爸落淚。不是挫折、空虛、思念的感情,而是遺憾的吧。但我卻隨意地用自己的想法來解釋:「爸爸太孤獨了!」「爸爸太空虛和想念了!」

當兩位去世後,獨自留下的家裡,充滿了兩位的痕跡和記憶。我雖然是獨自一人,但又好像不是,覺得很溫暖。雖然溫暖,但內心深處的悲傷和難過總是揮之不去。「只要打開房門,我們一直都在∼」我會記住爸爸的話,努力加油,但這句話聽起來很悲傷。

回想起來,小時候也是一樣。和自己感覺難過相比,更覺得「如果媽媽知道我很難過的話,該有多傷心」。當我被朋友們排擠或討厭的時候,心想:「如果媽媽知道我這麼孤獨,她該有多心痛呢?」

家族治療理論中,有一個「分化」的概念。在金容泰的《家族治療理論》中,「一個可以追求自己獨立於他人的人生方向的人,被稱為『分化良好的人』。反之,被人際關係束縛,無法獨立生活的人,被稱為『未分化的人』。分化是透過自我形成來實現的。自我也是透過與我們周圍重要之人(包括父母)的互動而形成的。」

此外,「在韓國,比起個人感情,家庭諧和、沒有衝突,且禮貌和勤奮更為重要。但是強調這些關於整個家庭和家庭內部的規則,會使得家庭成員難以自我分化。特別是,當母親試圖成為『完美媽媽』時,嬰兒的自我就會變得不穩定。嘗試以完美的方式來照顧嬰兒,意味著此種照顧是根據母親的需要,而不是嬰兒的需要所做。在這種情況下,嬰兒對照顧他的母親的需求,會變得敏感,而不是對自己的需求敏感。」

人類的成長需要適當的挫折和承受挫折的力量,這種力量不是成年後突然爆發出來的,而是從小時候就要反覆經歷大大小小的挫敗。

當孩子學走路時,如果擔心孩子摔倒而一直抱著,那孩子就會失去當時應該經歷的挫敗感。只要在不會讓孩子受到太大傷害的環境下,就放手讓他們去跌跌撞撞吧。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無法擁有想要的一切,媽媽也不能滿足他想要的一切,原來媽媽和自己不是一體的,而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媽媽也有情感和其他想做的事情。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學會重視他人的想法並發展社交能力。因此,不必為自己不是完美媽媽而感到失望,要減輕自己的挫敗感,而若是因忽視或虐待造成的挫敗感,媽媽則是會嗜睡和麻木。

當我以自己的無私父母為理想父母範本時,幾乎將自己逼到沒有喘息的空間。於是,在我三十多歲的時候,經歷了生孩子的陣痛,接著是與原生家庭分離,再次經歷劇烈的「二次產痛」,重生為自己。反之亦然。父母的角色是繁重的,但另一方面,卻是用養育態度和成長過程來代替了解自己。

父母是比臍帶更牢固的紐帶,想斷也斷不開。我應該是知道了這一點,因此更專注於自己的角色,才如此焦慮不安。然而,與其被這些事實壓倒,不如透過察覺其情感和影響,努力找到合適的位置,樹立自己的態度,這就是「足夠好媽媽」的姿態。⊙◇

<本文摘自《走過「心理陣痛」,一個心理師的產後憂鬱告白:我是媽媽,但我也還想當自己》,好的文化 提供>

●為什麼媽媽需要學會整理自己的想法?

●媽媽的想法有多大 孩子的想法就有多大

●孩子尖叫哭鬧 古老智慧如何讓孩子平靜下來?

責任編輯:曾臻

相關新聞
典型毒親事例之二:過分對孩子強調責任心
典型毒親事例之一:令孩子感到恐懼的虐待
典型毒親事例之三:只得乖乖聽父母的話
教孩子正確用錢 健康的理財觀念從小養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