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中華文化】

千年前吃雪檻冰盤消暑 風雅文化達到什麼高度?

作者:允嘉徽
熱天裡吃冰消暑古今都愛。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68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夏天的溽暑裡吃上一口冰,從想像延伸到品嚐的一瞬都帶來快意!在沒有使用冰箱的時代,熱天裡的冰是生活中的一寶,廣受歡迎。唐代詩人韋應物有一首詠冰的《冰賦》,寫古代怎麼「製冰」和「得冰」的事:「深山窮谷凌人鑿,頒賜從來天下聞」、「睹頒冰之適至,喜煩暑之暫清」。從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從古以來朝廷頒冰、賜冰給官員都是天下「大事」,就說冰實在是夏天裡讓人盼望的東西。

古人藏冰製冰歷史久遠

古時候的冰,是取自天然的資源,在隆冬時從深山窮谷鑿來封藏的,這種傳統作法在周朝就有了。那時宮中管理冰的一切事物的有專職官員,周朝叫「凌人」,唐朝時,是由掌苑囿園池的令丞這些官職的人掌管冰務。他們在冬季時藏冰,於立春的前三天將冰納入冰井中,到了春天第二個月開啟冰井,這樣慢慢提高冰井的溫度,準備夏天時切割供給頒冰使用。

這些冰塊,可以保鮮祭祀的食物,也用來保鮮宴席食物,還可以作餐飲。從文獻中看古人的吃冰文化,宋代達到了前無古人的歷史高度。

宋代豐富的吃冰文化

宋朝在「初伏」日頒冰。「伏」日是夏季中最熱的日子,有30-40天左右,前十天稱為初伏。在宋朝不僅是官員們享用冰的恩賜,民間人士也能享用冰盤、冰點,而且吃冰已經很普遍,在當時形成一種消暑的流行風尚。

宋朝人對吃冰如何講究呢?就好像日本飲食文化中的懷石料理可以比擬,要講究時鮮,又要講究飲食時整體環境氣氛的營造。詩人李至的詩寫著「茶煮頒冰味更長」,就說用「天然冰」來煮茶滋味更好,這是把冰引入飲茶文化中。除了用天然冰煮茶引出茶的雋永滋味,豐富飲茶的藝術之外,冰品的「冰雪」甜點,更引得天下人食指大動。

北宋民俗記事《東京夢華錄》記載「冰雪」在當時是一種甜點,有在街頭巷尾販賣的,此外更有高檔的冰雪店。那時舊宋門外有兩家最有名的冰雪店,店裡吃冰雪用的是銀器,用銀盤裝冰雪,用銀湯匙吃冰雪,營造出相當高貴的時尚餐飲氣氛。

用銀器吃冰雪雖然豪華高尚,但還不是宋代吃冰文化的頂點,京都人的想像力遠遠不止於此。在一年中最熱的那個月——「三伏月」,北宋人用「冰雪」創造出在酷暑天裡樂逍遙的生活情趣。

夏日的清風能解熱浪,夏日盛開的荷花能頤養心性,夏日的冰雪能給人大快朵頤,於是北宋人就在風亭水榭處結合了這些解暑元素,舉行夏日賞冰雪雅宴,乘涼風賞新荷、吃「雪檻冰盤」來消暑。這些冰盤上的冰雪來自冬天的大雪櫃。

古人冰盤上的冰雪來自冬天大自然的冰箱。 (Pixabay)

宋代的「雪檻冰盤」就是冰雪甜點的極品,那一盤冰鎮的冰雪盤上可能擺上各種鮮果,裝點出精緻的夏日風采?或可能妝點著鮮花兒,青春悅目耐人尋味?冰雪細緻綿密可能如雪花,伴隨各種滋味的蜜汁入口即化?那樣的夏日風物詩——「雪檻冰盤」……留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清涼感也伴隨而至!@*#

資料來源:《周禮》《新唐書》《東京夢華錄》

─點閱【璀璨中華文化】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談中華文化不可能不談孔子。要想找到中華文化的本源,當然更少不了孔學的核心——那個被孔子稱作為「道」的東西……
  • 世上有些人他們廣施陰功(陰德)卻遭受污名還能不加以辯解,這樣的人就真是難能可貴了!上天看到了這樣的人能不愛護而給予回報嗎?!
  • 「義理人情」與禮法在日本社會具有約定俗成、世代傳承、相對不變等特點,其背後的定海神針,是道德、信仰。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造成1.8萬人罹難,40萬人受災。在災難面前日本人的沉著冷靜,井然有序,並相互鼓勵、幫助,正是被深植於日本人精神中的禮法之自然表現。
  • 七月中元的祭祀表現了人間與神佛溝通、與靈界鬼魂溝通的精神儀式與多元文化的內涵。然而其中顯現的核心精神和一般想像的「鬼節」,又有什麼不同呢?來看看佛教的盂蘭盆節和道教的中元節起源,即可分明。
  • 各城各邑各地方都有守護地方、翦凶除惡的守護神——「城隍」。民間百姓和官吏都很尊敬這位地方守護神,尊稱「城隍爺」。城隍爺是怎麼選出來的?哪些人可以當上城隍爺呢?聽過城隍的考試嗎?蒲松齡《聊齋誌異》有「考城隍」的故事;清代名人袁枚的後身也成了城隍。
  • 大陸知名歌手刀郎的《羅剎海市》一曲激起千層浪,歌中有許多諧音、隱喻的文學表現,「那馬戶不知道它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它是一隻雞,豈有畫堂登豬狗?哪來鞋拔作如意?」到底影射了什麼人類的問題?
  • 有人認為「劫數」天定,是命運中注定的災難,人為無法改變。不過我們想深究的是,若「劫數」是天定,那麼上天又是依據什麼來定呢?後天能否改變呢?
  • 傳說中的地獄真的有十八層嗎?人到底犯了什麼罪會受到這些懲罰?我怎麼樣才能避免這個下場呢?
  • 大禹說喝了美酒之後說:「後世必然會有因酒而亡國之君」而拒絕酒師,齊桓公夜半大快朵頤之後,一睡到天亮還不醒,之後說道:「後世必有因美味而亡國的啊!」何以齊桓公還是沒能逃出這個預示的宿命?
  • 魯宗道在北宋之朝有「魚頭參政」的尊號,許多權貴都懼怕他。但是,在他擔任太子諭德的時候,曾在酒店飲酒,讓皇帝派來傳喚召見的使者在他家門外久等,延誤了上朝晉見,然而他卻沒有受到處罰且還受到重用成為重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