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海德堡城堡:昔日輝煌的見證

ARIANE TRIEBSWETTER撰文/吳約翰編譯
海德堡城鎮與城堡全景。美麗的中世紀城鎮和內卡河(the Neckar River)位在右側。左側的海德堡城堡(Heidelberg Castle)坐落在河床上方330英尺的山丘上。八個多世紀以來,城堡巍峨聳立,一直占據著這個古老城鎮的天際線。(DaLiu/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40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海德堡城堡(Heidelberg Castle)巍然屹立於德國中世紀城鎮海德堡之上。海德堡城堡首次出現於文獻的記載始於1214年,提及這是一座堅固的中世紀城堡。城堡後來成為神聖羅馬帝國(the Holy Roman Empire)選帝侯(the prince-electors )的王室住所。整座建築群呈現不同的建築風格。

例如,「魯普雷希特翼樓」(The Ruprecht’s Wing)是城堡群中最古老的哥特式建築,從肋狀拱頂(ribbed vaults)和拱頂石(keystones)等設計可知一二。「奧托海因里希翼樓」(The Ottheinrich’s Wing)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宮殿的典範,立面裝飾豐富,以古代人物雕塑為特色。

16、17世紀期間,海德堡城堡擴建成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城堡。城堡中著名的建築包括「腓特烈翼樓」(Friedrichsbau)「奧托海因里希翼樓」(Ottheinrichsbau)「玻璃翼樓」(Gläserner Saalbau),以及「英國翼樓」 (Englischer Bau)等。它們都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最佳建築典範。此外,「帕拉堤烏斯花園」 (Hortus Palatinus) 是一座風景園林,長久以來即以世界第八大奇景而享譽盛名。

海德堡城堡歷經多年戰爭與自然災害後遭到摧毀。1764年,一場雷擊引發大火,焚毀大部分結構,使得城堡淪為廢墟而遭遺棄,幾乎被人遺忘。

然而,卻是這般外表殘破的哥特式暨文藝復興風格建築吸引了19世紀浪漫主義藝術家的關注,成為德國浪漫主義運動的象徵。約翰‧沃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M.W. Turner)和馬克吐溫(Mark Twain)等藝術家和作家重新發現了這座城堡。他們創作的詩歌和藝術作品令城堡名垂千古。從那時起,大家都意識到要好好保護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堡。

後來大約在1900年左右,專家決定將這座廢墟城堡「完好保存」。只有將「腓特烈翼樓」以歷史主義風格(譯註)(Historicism)進行翻修和重建,其它建築則保持原貌。

海德堡城堡座落於王座山(Königstuhl Hill)綠意盎然的森林之中。城堡建築群的表面使用特別的紅砂岩是來自內卡河谷(the Neckar Valley)。城堡當中有部分建築年久失修,卻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典範。(1989 studio/Shutterstock)

「腓特烈翼樓」(Friedrichsbau)

走進海德堡城堡的主庭院,映入眼簾即是吸引無數遊客目光的「腓特烈翼樓」。1900年代翼樓重新整修,無論外觀或室內裝潢都以接近原貌的新文藝復興風格(the Renaissance Revival style)整修。外觀可見黑色山形屋頂(gabled roof)、砂岩立體造型牆;此外,立面還有許多文藝復興風格的窗戶和雕像。腓特烈四世(Friedrich IV)藉由祖先和聖羅馬帝國選帝侯的雕像來展示個人的權力和家族傳承。

「腓特烈翼樓」外觀可見黑色山形屋頂、砂岩立體造型牆面,還有許多文藝復興風格的窗戶和雕像裝飾在立面。(Khirman Vladimir/Shutterstock)

「腓特烈翼樓」立面頂部裝飾著維特爾斯巴赫家族(the Wittelsbach family)的石雕,由建築師約翰內斯‧索奇(Johannes Soch)和雕塑家塞巴斯蒂安‧戈茨(Sebastian Goetz)設計。最頂端的雕像是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祖先」: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和奧托一世(Otto von Wittelsbach)。往下一層的雕塑是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代表人物,例如選帝侯魯普雷希特一世(Prince-Elector Ruprecht I )和選帝侯奧托‧海因里希(Prince-Elector Ottheinrich)。再往下第三層是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帝王和國王。這些立面雕塑是1900年左右的再製品;真跡收藏在「腓特烈翼樓」裡。

「腓特烈翼樓」立面頂端的雕像是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祖先」: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和奧托一世(Otto von Wittelsbach)。第二層的雕塑是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精選代表,例如選帝侯魯普雷希特一世(Prince-Elector Ruprecht I )和選帝侯奧托‧海因里希(Prince-Elector Ottheinrich)。第三層是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帝王和國王。(Fabian Junge/Shutterstock)

「奧托海因里希翼樓」(Ottheinrichsbau)

位於庭院右側的奧托海因里希翼樓是一棟沒有屋頂的建築,曾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一處非常美麗的建築。紅砂岩立面裝飾著雕刻師亞歷山大‧科林(Alexander Colin)的石雕作品例如羅馬君主和古代英雄人物,以復古為靈感,呈現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特色。 其它裝飾物件仍保留在建築物內。

奧托海因里希翼樓是一棟沒有屋頂的建築,曾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一處非常美麗的建築。紅砂岩立面裝飾著許多石雕,包括羅馬君主和古代英雄人物,呈現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特色。(Oleg Senkov/Shutterstock)

魯普雷希特翼樓(the Ruprecht building)

位於大門塔樓旁,城堡建築群中最古老的建築是魯普雷希特翼樓,這也是罕見的中世紀建築典範。紅色砂岩立面可見砲塔(turret)、小塔樓、圓拱門、零星的窗戶等特色。

魯普雷希特翼樓緊鄰大門塔樓。紅色砂岩立面可見砲塔、小塔樓、圓拱門、窗戶等特色。(tilialucida/Shutterstock)

英國翼樓(Englischer Bau)

穿過景觀花園,遊客可欣賞到英國翼樓遺址。1612年,選帝侯腓特烈五世(Prince-Elector Friedrich V)委託建造城堡群最後的一棟建築英國翼樓,由意大利建築師安德里亞‧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設計。英國翼樓位在充滿雕塑感的腓特烈翼樓旁,呈現樸實無華的外觀。與其它遺址一樣,這棟建築也沒有屋頂。

英國翼樓緊鄰雕塑感十足的腓特烈翼樓,呈現樸質無華的外觀。(Diego Grandi/Shutterstock)

「伊麗莎白之門」(the Elizabeth Gate)

遊客在離開城堡庭院後,會穿過「伊麗莎白之門」。這座造型小門據說在1615年只花了一個晚上就蓋好,是選帝侯腓特烈五世送給妻子伊麗莎白‧斯圖爾特(Elizabeth Stuart)的禮物。這座文藝復興風格的小門裝飾著人物雕刻以及刻有植物圖樣的柱子。

「伊麗莎白之門」是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精美造型入口,以人物雕塑和充滿植物圖樣的柱子裝飾。(EWY Media/Shutterstock)

譯註:歷史主義是一種常見的建築風格,此類建築的外觀會模仿古代建築,或者從古代建築中汲取靈感。

原文:Germany’s Heidelberg Castle: A Monument to Past Greatnes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艾莉安‧翠布斯維特(Ariane Triebswetter)是位國際自由記者,擁有現代文學和古典音樂背景。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雕塑通常用來紀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來,雕塑流行的題材包括神話場景、政治領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個最特別的主題並不在上述類別裡。人物雕塑《斯皮納里奧》(Spinario)或稱《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現的是一位坐著的裸體男孩,全神貫注地在拔他腳上的一根刺。幾千年來,這座雕像給藝術家帶來非常深刻的啟發。
  • 英國威爾頓莊園(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義與英國美學,堪稱獨樹一格。外牆採用當地石材建造,與英格蘭威爾特郡(Wiltshire)鄉村融為一體。古典比例、強調對稱、矩形特徵等設計,符合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安德里亞‧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的美學原則。外牆沒有石柱,最初的構想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待在戶外,同時還能屏蔽來自地中海炙熱的陽光,這樣的設計適合北方的地理與氣候。
  • 大理石屋(Marble House)靜謐地坐落在納拉甘西特灣(Narraganset Bay)沿岸,它是美國羅德島紐波特(Newport)第一座大理石豪宅,將原本幽靜的木屋改建成富裕的堡壘。取名「小屋」(cottage)是為了對早期木瓦風格(shingle style)避暑別館的尊重。但事實上,這是一棟「適合王后」居住的頂級豪宅。
評論